《副刊文叢》
李輝/主編 大象出版社 2017年1月
從復(fù)旦畢業(yè)進入報紙開始,李輝就和副刊結(jié)下緣分,先是編《北京晚報》“五色土”副刊,后是編《人民日報》“大地”副刊,三四十年來,幾乎都在編副刊,也在其他各類副刊發(fā)表文章。退休后,李輝第一個大動作就編了一套“副刊文叢”,計劃每年出二十種,第一批北京訂貨會面市。1月13日,李輝邀請馬未都和我參與“百年副刊,引領(lǐng)讀者閱讀”對話,梳理副刊的前世今生。

《回望》
金宇澄/著 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2017年1月
一開始,金宇澄寫了我的父親母親,在刊物上發(fā)表。在朋友建議下把父母的故事繼續(xù)寫下來,才有了這本《回望》。他決定遠看一個普通的青年人,如何應(yīng)對他的時代,經(jīng)歷血與犧牲,接受錯綜復(fù)雜的境遇和歷史宿命,面對選擇,從青春直到晚年。父親去世后,母親情緒很差,金宇澄經(jīng)常陪母親翻閱相冊,于是請母親以這些照片為序,記下曾經(jīng)的時間和細節(jié)。在梳理記憶的這段日子里,她變得沉靜多了,仿佛只有回望,才是生命的價值。

《喜劇作家》
止庵/著 中信出版集團 2017年1月
止庵30歲那年,焚燒了自己年輕時寫的幾十萬字小說手稿。他后來在《挽歌》中寫道:“經(jīng)卷廢棄似紛紛白骨,/清風翻卷,一篇即是百年,/皓首的書生茫然無歸,/不知在哪里寫剩余的詩句!薄断矂∽骷摇樊斈瓯贿z落在友人地下室,成了為數(shù)不多幸存未毀的書稿,也是止庵迄今出版的首部短篇小說集,包括《世上的鹽》、《墨西哥城之夜》、《喜劇作家》、《走向》、《姐兒倆》等五個短篇,講述選擇與迷惘,幻想與失去的1980年代。

《我在故宮修文物》
蕭寒/主編,綠妖/撰稿,嚴明/攝影 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2017年1月
書是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的延伸,綠妖深入故宮,用了大量的時間,觀摩大師們的日常工作,與他們面對面交流,深入采訪;詩人攝影家嚴明,近距離跟隨拍攝。以口述的形式撰寫了12位故宮文物修復(fù)師的對歷史、對人生的回顧和感悟。他們是故宮里的鐘表匠、青銅匠、摹畫工、木器工、漆器工……他們一代一代薪火相傳,是故宮重要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宮墻外的世界斗轉(zhuǎn)星移,宮墻內(nèi)的他們卻要用幾年的時間摩挲同一件文物。一座宮廷鐘表上千個零件要嚴絲合縫;一件碎成100多片的青銅器要拼接完整;一幅古畫揭一兩個月;一幅畫臨摹耗時幾年到幾十年……他們用自己的一輩子來詮釋“因為熱愛所以堅持”、“擇一事,終一生”的牢固信仰。

《小英國 大倫敦》
愷蒂/著 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2017年1月
我在做副刊編輯時,愷蒂除了是《萬象》、《讀書》的王牌作者外,也是我的王牌作者,當時她住南非約堡。但她對倫敦的書寫沒有停止,上一本關(guān)于英國的書《書緣·情緣》是2002年出版的。之后十五年來,又寫了上百篇關(guān)于英國的文章。這本集子,收入精選的二十七篇,有些篇章讀過,但每一篇還是很有新意。

《棚內(nèi)棚外》
潘爭/著 三聯(lián)書店 2017年1月
副題為:上海電影譯制廠的輝煌與悲愴,從一個“譯二代”的視角,以自己真實的經(jīng)歷為基礎(chǔ),生動描述了眾多觀眾耳熟能詳?shù)呐湟舸蠹也粸槿酥膫人經(jīng)歷,以“全息”的方式揭開當年“內(nèi)參片”譯制工作的神秘面紗,是全方位地了解上海電影譯制廠電影配音工作幕后的故事,還原這段中國電影史上的輝煌篇章的重要讀本之一。

《佛羅倫薩的神女》
薩曼·魯西迪/著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7年1月
《午夜之子》之后的最新力作,是一部跨越東西方文化、宗教、民族的歷史魔幻小說。佛羅倫薩的交際花、馬基雅維利、虛幻的王后、乖戾的王子、不可思議的妓女、詭異的寵臣、神秘的閹人以及“性愛秘藥”、“記憶之宮”、“四個巨人”……這些令人眼花繚亂、不能自拔的故事,千頭萬緒、離奇曲折、出人意料,回味不絕。

《試刊號》
翁貝托·?/著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7年1月
埃科生前最后一部小說,通過一場陰謀重重的辦報實驗,對現(xiàn)代新聞業(yè)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一九九二年的米蘭,幾名記者加入一份正在籌備的日報——《明日報》,雄心勃勃地要在新的職位上大顯身手。在電視和廣播興盛的時代,報紙的滯后性不言而喻,因此,《明日報》立志講述“明日即將發(fā)生的事件”,通過深入調(diào)查,在新聞領(lǐng)域擁有某種“預(yù)見性”。他們精心研究過去的新聞,試圖編出一份模擬的“創(chuàng)刊號”。而在調(diào)查過程中,種種現(xiàn)實卻不容置疑地躍入眼前!叭藗兌家詾槟骼锬嵋呀(jīng)死了,而自1945年以來,意大利發(fā)生的每一件大事背后,都飄蕩著他的幽靈……”一名記者突然提出這樣的假設(shè),正當人們懷疑他走火入魔時,一天早晨,他慘遭殺害。

《我的職業(yè)是小說家》
村上春樹/著 南海出版公司 2017年1月
村上春樹首部自傳作品。這家伙,寫作三十五年,十三部長篇小說,每年陪跑諾貝爾,都是熱門人選。終于,他要說說自己的夢想和委屈。小說家看似風光,卻是份孤獨的職業(yè)。三十五年來,村上春樹在孤獨中編織著美妙動人的故事。他以十二章肺腑之言,真摯誠懇又不失幽默地講述自己寫作道路上的故事,和追逐夢想與幸福的人生往事。

《蘇聯(lián)的最后一年》
羅伊·麥德維杰夫/著 社會科學(xué)文獻出版社 2017年1月
敘述從戈爾巴喬夫掌權(quán)始至蘇聯(lián)解體終,對這段歷史時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進行了濃墨淡彩的描寫,其主旨在于讓人明了,當蘇聯(lián)的政治體系將一個尚未做好掌舵準備的人推到風口浪尖時,蘇聯(lián)這艘被政治及經(jīng)濟風浪沖擊得千瘡百孔的大船最終觸礁便是不可避免的了。本書對我們更真實地了解那段歷史,有借鑒和啟發(fā)意義。
(原標題:書單 2017第一單,從這些好書開始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