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原著小說:今天推薦的5本書,都已經(jīng)被改編成電影。但這絲毫不影響小編推薦它們。畢竟書和電影,還是有很多微妙的區(qū)別。如果你沒看過書,那么你愛上的不是一個完整的故事。
01《天使與魔鬼》
丹·布朗 豆瓣評分:8.2 (25175人評價)
早些年的知識性懸疑小說《達芬奇密碼》在中國掀起了閱讀狂潮,小編至今還記得那些神秘符號帶給我的強烈沖擊。
而《達芬奇密碼》的前傳——這本《天使與魔鬼》同樣精彩非凡。
故事的男主角依然是那位博學(xué)又機敏的符號專家羅伯特·蘭登。
蘊藏著強大能量的“反物質(zhì)”被盜,科學(xué)家被殺害,胸口留下了一個神秘的符號。
但在天主教教皇選舉日,失蹤的“反物質(zhì)”在梵蒂岡城地下某處被人發(fā)現(xiàn)。
如果不能及時找到“反物質(zhì)”,那24小時后“反物質(zhì)”就會爆炸,整個梵蒂岡城就會灰飛煙滅。
就是在這樣一個刻不容緩的形勢下,蘭登踏上了前往梵蒂岡的冒險之旅。
故事是這樣一個故事,但這本書的真正主題是探討科學(xué)與宗教的關(guān)系。
被宗教迫害的人們將宗教視為魔鬼,而狂熱的宗教徒則認為科學(xué)具有毀滅人類的力量。
兩者之間,究竟誰是天使,誰是魔鬼?
在科學(xué)技術(shù)高速發(fā)展的今天,丹·布朗的這部小說無疑觸碰到了人類最敏感的神經(jīng)。
02《香水:一個謀殺犯的故事》
帕·聚斯金德 豆瓣評分:8.5 (26875人評價)
這是一部“僅憑氣味就能高潮”的小說。
在這個構(gòu)思奇特的故事中,我們目睹了一個天賦異稟又邪惡的少年的一生。
他生來沒有氣味,沒有人類身上的那種氣味,所以他不被認可,周圍的人也視他為魔鬼,遠離他。
但他卻擁有這個世界上最敏銳的嗅覺,并在調(diào)香上展示了自己驚人的天賦。
因此,氣味便成了他理解世界的唯一方式。
而當他意識到?jīng)]有氣味的自己,就如同不曾來過世間的時候,天賦也就醞釀出了殺機。
在他的一生中,他一共謀殺了26個少女,而每一次謀殺都出于同一個目的,那就是收集她們身上的香氣。他希望通過香氣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在殺死少女后,他會用油脂浸泡過的布包裹尸體,分離出人的味道來。
在他聞到香味而熱淚盈眶的那一刻,小編不禁脊背發(fā)涼。
一個人,終其一生,為了尋找自己存在于這個世界的證據(jù),不斷地滑向了罪惡的深淵。
這種病態(tài)似的執(zhí)著,讓小編窒息,卻也讓我不得不重新審視“我是誰”這個終極命題。
03《沉默》
遠藤周作 豆瓣評分:8.5 (1975人評價)
小編讀這本書的時候哭了不下五次,哭完總覺得不寫點什么對不起自己流的淚。
小說講述了葡萄牙傳教士洛特里戈偷渡到日本,調(diào)查老師棄教一事。在調(diào)查中,傳教士發(fā)現(xiàn)了老師棄教的真相,而他最終也出于同樣的原因棄教了。
原來當時的日本正處于德川幕府初期,基督教信仰被嚴格禁止。為逼迫他棄教,三名日本信徒被處以酷刑,他必須在自己的信仰和解救這三個無辜的生命之間做出選擇。
艱難的抉擇讓洛特里戈在無言的痛苦中苦苦掙扎,在這個掙扎過程中,他最終聽從了內(nèi)心的召喚,選擇了棄教。
在小編看來,那一刻的洛特里戈已經(jīng)自我封神。
他掙脫了人性的束縛,喚醒了內(nèi)心深處的神性,我們所謂的神,一直都是自己的靈魂正道。
同樣的,這本書也有同名電影。但不管你有沒有看過電影,小編都強烈建議你去讀一讀這本書,你會愿意隨著文字的節(jié)奏呼吸沉浮,直到最后一個字符的戛然而止。
04《我不是潘金蓮》
劉震云 豆瓣評分:8.2 (10051人評價)
劉震云屬于那種叫好又叫座的作家,被改編成電影的作品小編幾乎全都看過。
而他的《我不是潘金蓮》拍成電影后,那精巧的圓形與方形鏡頭,打造的方圓世界,更是給小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不是潘金蓮》的女主角叫做李雪蓮,在與丈夫假離婚之后,她發(fā)現(xiàn)這場離婚錯案越走越偏離原先的軌道。
從此,她像秋菊一樣地走上了打官司之路,為了證明案件錯判,她一路告到了北京,從法院院長到縣長、市長都被她拉下了馬,為了這點“私事”,每年“兩會”時,她去上訪幾乎變成了必不可少的風(fēng)景。
整個故事講得嬉皮笑臉、荒誕百出,但小編讀完不禁又感到一絲沉重。
它不僅描出了一幅世態(tài)炎涼、人生百態(tài)、官民之爭的滑稽景象,更是放大了官與民之間的信任危機。
李雪蓮這么多年認死理討公道,不過苦等一句暖心話,但從來沒有人認真傾聽過她的內(nèi)心,沒人相信她說的。就算她說不上訪了,還是不被信任,這才激發(fā)了她反抗到底的勁兒。
其實,委屈不在于公平正義受到多大挑戰(zhàn),更多是在于信任的缺失。
05《天才的編輯》
A·司各特·伯格 豆瓣評分:9.1 (598人評價)
小編在一家圖書出版公司工作,在《天才捕手》上映的時候,禿頭老板激動地為全公司買了票,請大家去看這部電影。
電影中,演員科林·費爾斯完美地演繹了麥克斯·珀金斯這個偉大的編輯,但小編認為,書中的故事比電影更加精彩。
麥克斯·珀金斯是美國出版史上最具有傳奇色彩的編輯。在他的發(fā)掘之下,才有了我們現(xiàn)在熟知的菲茨杰拉德、海明威、沃爾夫……
他本人奉行著“書屬于作者”的信條,對于每一位作者的書,都是“像女仆一樣提供服務(wù)”,盡量減少對作品的干涉;
他一直堅持編輯在幕后工作,謝絕作者在書中提到他,但跟他合作的作者總是想把寫的書獻給他……
他將一生都奉獻給了文字,從而引領(lǐng)了一個文學(xué)時代。
小編非常理解麥克斯·珀金斯的奉獻精神,因為對于我們這些愛書的人來說,最重要的是文字本身。
盡管它很單薄,但它承載的靈魂的卡路里卻高得嚇人,甚至超越了我們自身,成為我們最純真的歸屬和最純粹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