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故事都有一個開始,所有的故事也都會有一個結局,但卻不一定是預想的結局。正如莎士比亞所說:“我猜中了這個故事的開始,我將上帝賦予我的一切獻給了你,但我卻沒能料到這個故事的結局”。 這幾本經(jīng)久不衰、超級經(jīng)典的國外愛情小說,就有著讓人預料之外的故事結局。 1.《了不起的蓋茨比》 作者:茲杰拉德 ▲高居美國百年英語文學最優(yōu)秀小說第二位,被多次搬上銀幕和舞臺。 小說描述了出身貧寒的蓋茨比如何歷盡艱辛不擇手段地攫取財富,最終從一個窮光蛋變成世人心中“了不起”的大富豪,卻又如何苦苦追求初戀時由于貧窮而失去的情人的故事。 當蓋茨比由一個貧窮的軍官奮斗成為百萬富翁的時候,以為時光可以倒流,重溫舊夢,但久而久之,他發(fā)現(xiàn)黛茜遠不像他夢想的模樣,而只不過是凡塵俗世的物質女郎。這種醒悟還沒多久,黛茜就開車碾死了丈夫的情婦,湯姆嫁禍于蓋茨比,蓋茨比終于被害,而黛茜居然沒來送葬。 蓋茨比的悲劇在于他把一切都獻給了自己編織的美麗夢想,而黛茜作為他理想的化身,卻徒有美麗的軀殼。想來,蓋茨比至死都沒有發(fā)現(xiàn)黛茜臉上嘲弄的微笑,也萬萬不會想到自己會死在心愛的人手里吧! 如果打算愛一個人,你要想清楚,是否愿意為了他,放棄如上帝般自由的靈魂,從此心中甘愿有了羈絆。 2.《安娜·卡列尼娜》 作者:列夫·托爾斯泰 ▲把19世紀批判現(xiàn)實主義推向了最高峰,社會公認它所達到的高度是俄國文學從未達到過的。 主人公安娜是一個貴族女人,因不滿與丈夫的虛偽無趣,而渴望尋找自己的愛情,為此她不惜拋夫棄子,與情人沃倫斯基同居,但伏倫斯基并非一個專情的理想人物,最后也為了自己的前途拋棄了安娜。安娜有家不能回,上流社會也永遠地拒絕了她,最后安娜發(fā)現(xiàn)自己再也無法在這個虛偽的社會中生活下去,絕望之余,她選擇了臥軌自殺。 社會轉型時期,人物內心的矛盾與糾結,思想上的進步與落后的交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才會造就那許多不遂人愿的悲劇。安娜就是一個滿懷歡喜的追求新生,卻凄慘收場的悲劇典范。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3.《傲慢與偏見》 作者:簡·奧斯汀 ▲這或許是全世界最偉大的愛情小說之一,英國文壇上第一次為女性代言,歌頌女性自主追求婚姻幸福的小說。 這本書講述了19世紀初期,英國的鄉(xiāng)紳之女伊麗莎白·班內特五姐妹的愛情與擇偶的故事。每一對戀人都代表了一種愛情觀,其中又以伊麗莎白和達西先生的最動人。 富家子弟達西認識伊麗莎白不久就愛上了她,并且不顧門第和財富的差距,勇敢地向她求婚,但是伊麗莎白因為他的傲慢拒絕了他。達西的這種傲慢實際上是地位差異的反映,但是對于伊麗莎白來說,只要存在這種傲慢,她和達西之間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思想和感情,也不可能有理想的婚姻。 但經(jīng)過了一段時間之后,漸漸地,伊麗莎白發(fā)現(xiàn)并親眼看到了同樣善良的達西在為人處世和一系列所作所為上有了質的改變,尤其是他過去那種驕傲的神態(tài)完全沒有了。于是,伊麗莎白對他的偏見也漸漸消失,一段美滿的姻緣也就此最終成就。 這樣一個灰姑娘與白馬王子的故事,在18世紀末的英國是多么的門不當戶不對,然而正是因為戀人雙方彼此之間態(tài)度的轉變,造就了一段美滿的姻緣。 傲慢讓別人無法來愛我,偏見讓我無法去愛別人。 4.《簡·愛》 作者:夏洛蒂·勃朗特 ▲百余年來,《簡·愛》的形象是不朽的,男女主人公詩歌般的對話廣為讀者模仿和傳抄。 《簡愛》講述的是一個愛與尊嚴的故事。身份低微的女家庭教師簡,與主人羅切斯特先生互生愛慕之情。在即將步入婚姻殿堂之時,簡卻發(fā)現(xiàn)羅切斯特早有妻室,一個一直被囚禁在閣樓里的瘋女人。傷心之余,筒孤身逃離莊園,四處流浪,后因心中一直對羅切斯特念念不忘,又重新回到他身邊。這時莊園已是面目全非,羅切斯特也雙目失明,但簡毅然地和他走到了一起。 小說歌頌了一個雖出身低微,但極具尊嚴;雖外表柔弱,內心卻異常堅韌;雖生活在下層社會,卻努力擺脫舊習俗和命運的女性形象。 本書的轉折之處不僅在于簡沖破了社會觀念的藩籬,與羅切斯特走到一起,更在于她接受了羅切斯特對他的隱瞞和欺騙,選擇相信他對自己的真誠,而最終,羅切斯特沒有讓他失望。 你以為我貧窮,相貌平平就沒有感情嗎?我向你起誓,如果上帝賜予我財富和美貌,我會讓你難于離開我,就像我現(xiàn)在難于離開你一樣。上帝沒有這樣安排,但我們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同你我走過墳墓,平等的站在上帝面前。 5.《純真博物館》 作者:奧爾罕·帕慕克 ▲在土耳其創(chuàng)下兩天銷售十萬冊的紀錄,帕慕克歷時10年才完成,是他對公眾顯示出最大耐心與敬意的一部小說。 1975年的春天,30歲的富家公子凱末爾與名媛茜貝爾訂婚在先,卻意外遇到出身貧寒的遠房表妹——18歲的清純少女芙頌。兩人熾熱的愛戀過后,凱末爾最終與茜貝爾解除了婚約,卻發(fā)現(xiàn)芙頌早已離他而去。凱末爾追隨著少女的影子和幽靈,深入另一個伊斯坦布爾。 為了平復愛的痛苦,他悉心收集起心上人的一切,她用過的與喜歡的,頂針、筆、發(fā)卡、煙灰缸、耳墜、紙牌、鑰匙、扇子……,凱末爾用十五年的時間走完1743個博物館,創(chuàng)造出獨一無二的“純真博物館”,紀念他永失的所愛。 凱末爾為芙頌失去了未婚妻,最后連芙頌也失去了,當我們以為他會因失去摯愛而悲痛欲絕時,凱末爾卻將這份傷痛化作最溫情的感動,用一座純真博物館,塑造起對過去的回憶,對摯愛的追憶,讓人體會到,痛失所愛也可以獲得幸福與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