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的力量 | 有哪些好的工作習慣值得學習?
很多人會把工作中的成長和發(fā)展,歸結(jié)于能力。 其實,對于很多人來說,能力都是差不多的,并沒有本質(zhì)的差別。真正決定兩個人之間差距的,很多時候,是工作習慣。 為什么別人總是做得比我快?為什么別人一年就能升職?為什么優(yōu)秀員工的稱號總是落不到自己身上? 下面這5本書,有一些簡單但是切實有效的細節(jié),希望對你有用。
推薦閱讀一:《Google工作整理術》 作者:[美] 道格拉斯·梅里爾 / [美] 詹姆斯·馬丁 谷歌專門有一個職位叫首席信息官,他們的前首席信息官、美國大數(shù)據(jù)分析先鋒道格拉斯· 梅里爾在出版的《Google工作整理術》一書中,以超前的信息理論和整理方法,教人們更聰明地做事,其中提到的“有序組織的原理”非常有用。 如果能把“有序組織的原理”理解透徹并化為日常習慣,一定可以助你擺脫混沌狀態(tài)。 1.為了實現(xiàn)大腦壓力最小化,要把生活組織得有條不紊。 2.讓信息盡可能快地離開大腦。 3.多重任務通常會讓你降低效率。 4.利用故事去記憶。 5.僅僅因為一直都按照某種特定方式做某事,并不意味著就該永遠這樣做。 6.知識不是力量,共享知識才是力量。 7.進行組織安排時,要繞開的是實際制約而不是假性制約。 8.對自己要坦誠,但是千萬不要自我評判。 9.要懂得什么時候忽略制約。 10.在發(fā)動汽車之前,一定要確切地搞清楚自己要到哪里去,還要知道選擇什么途徑去。 11.在實現(xiàn)目標的方式上要靈活變通。 12.不要給信息歸檔,用的時候去搜索就行了。 13.大腦中喜歡保存真正需要記憶的內(nèi)容。 14.大塊內(nèi)容要化整為零。 15.每周拿出些時間回顧關鍵信息。 16.沒有一個完美無缺的組織方法。 17.在數(shù)字信息中加上相應的關鍵詞,以便日后容易找到。 18.盡量使用已經(jīng)上手的工具。 推薦閱讀二:《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作者: [美] 史蒂芬·柯維 說到工作習慣,不得不提《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是自我管理類的經(jīng)典,深入剖析了“習慣”,并提出七個值得學習的習慣。 工作是做不完的,每時每刻我們的手邊總會有許多事情需要去處理,比如回郵件、寫報告、開會等等,可是為什么高效能人士就可以有條不紊地工作呢? 因為他們懂得如何在日常工作中發(fā)揮自己的獨立意志,如何用科學的個人管理理論來劃分工作的輕重緩急,如何用先進的時間管理方法來安排自己的工作日程,如何使自己工作變得更加有意義。 習慣一:積極主動——個人愿景的原則 習慣二:以終為始——自我領導的原則 習慣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則 習慣四:雙贏思維——人際領導的原則 習慣五:知彼解己——移情溝通的原則 習慣六:統(tǒng)合綜效——創(chuàng)造性合作的原則 習慣七:不斷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則 推薦閱讀三:《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術》 作者: [日] 佐藤可士和 既然一定得做,不如開開心心去做。這是《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術》作者對所有事物的看法,不僅限于工作。他提出從空間到思考的三階段整理,三種整理術的道理相同,只是難度逐漸提升。 1.前提是要確立“通過營造清爽空間,提高工作效率,規(guī)避風險”的積極目標。 2.整理是一場與“不安”和“暫且”心態(tài)的戰(zhàn)斗。若想打贏這場硬仗,必須有“舍棄”的勇氣。為了決定舍棄的物品,勢必得先設定優(yōu)先排序。嚴密的自問自答,再依時間軸區(qū)分,丟棄排名較低的物品。 3.若要避免幸苦整理的東西再度增加,必須定期重新檢視。電子郵件這一類一旦置之不理就會暴增的東西,一定要當場處理。 4.為了讓當前的工作環(huán)境更清爽,物品要放在固定位置,用完立刻歸位。不妨設置一個充當避難場所的“自由空間”,安置無法立刻整理的東西。 5.通過決定外框、統(tǒng)一規(guī)格,讓分類更加簡潔明了。如此可不但將不同種類的東西收拾干凈,而且是容易掌握的簡潔系統(tǒng)。 1.對信息提出觀點,窮究問題本質(zhì) 2.導入觀點的最終目標是導出遠景 3.退一步觀察,拋開自以為是,視野更加開闊 4.試著想象具體場景 5.隨時保持尋找遠景的積極態(tài)度 1.將思維信息化,提升溝通精度 2.了解自己的思維方式很困難,可以先從了解對方的思維方式開始練習 3.一切要從將思維置換成語言開始 4.提出假說,確認對方想法,直到對方表達的重點清晰可見 5.使用“自由聯(lián)想法”來進行“無意識的意識化” 推薦閱讀四:《習慣的力量》 作者: [美] 查爾斯·杜希格 習慣,在某些程度上來說,也是“直覺”即“智覺”,不需要思考,是習慣的一大特性。因為思考浪費時間,所以要形成本能反應。所以,合理的知識金字塔應該是:數(shù)據(jù)-信息-知識-技能-習慣-智慧。 《習慣的力量》告訴我們,習慣在我們的體內(nèi)是如何運作的,以及怎樣產(chǎn)生,如何才會被改變。這能讓你重新認識習慣。 第一步,確定自己想培養(yǎng)的習慣后,為完成這個行為找到自己的“獎勵”。這個獎勵要大到使自己產(chǎn)生某種“渴望”,否則沒效。 第二步,給自己設立一個觸機,要簡單易行。觸機產(chǎn)生,就要開始行動。 第三步,堅持在觸機和獎勵之間,建立某種行為習慣。重復、重復、重復。不僅僅要重復行為本身,還要一次一次強化自己的“渴望”感,最終讓觸機不僅觸發(fā)行動,更觸發(fā)對獎勵的渴望感。 第四步,獲取堅持的力量。這種力量的獲取有很多辦法,一是形成某個小團體,互相加油打氣,知道在這條路上自己不是一個人。當看到別人能堅持時,也能增強自己做到的信心。二是從信仰獲取力量,如果能將自己的信仰和行為結(jié)合起來,那力量是非常大的。 第一條規(guī)則,推倒舊習慣再建立新習慣的難度,大于在原有習慣上進行調(diào)整。 第二條規(guī)則,保留原來的“觸機”和“獎勵”,但調(diào)整你的“慣性行為”。 第三條規(guī)則:真正的習慣改變,不能缺少信念。 推薦閱讀五:《一頁紙工作整理術》 作者: [美] 丹·羅姆 研究顯示,通過聽覺獲得的信息,只能記住10%。透過文字,是20%。經(jīng)由圖像,則可以記住80%。 畫圖的過程,就是理清思路的過程!兑豁摷埞ぷ髡硇g》作者建議,工作的時候要養(yǎng)成一個習慣,最好準備一支筆和一張隨時可以畫畫的紙,盡管看上去只是做個樣子,但對你提高工作效率卻很有幫助。 如果一直用電腦鍵盤工作,你就會錯過使用大腦最有效的工作機制,那就是身體物理刺激,你要進行像畫畫這樣更精密的肌肉活動?梢哉f,這本書里講到的視覺化思考是思維導圖誕生的源頭,也是思維導圖的終極進階。 第一天:“主動地看” 盡可能地收集數(shù)據(jù) ; 盡可能地展示所有數(shù)據(jù),以便瀏覽 ; 建立基本坐標系 ; 將數(shù)據(jù)“畫”出來 ; 得出結(jié)論。 第二天:“觀察” 過濾出有價值的實用內(nèi)容; 對信息和材料進行分類; 找到材料之間的共性與聯(lián)系。 第三天:“想象” 尋找材料之間的新聯(lián)系; 參照以往經(jīng)驗,找到可以類比的事物; 從一個新的角度審視材料; 嘗試不同的展示方法; 建立自己的思考架構(gòu)。 第四天:“展示” 在展示時,我們需要選擇合適的框架,然后按照選定的框架畫圖,最后向別人介紹和解釋自己畫的圖。 除了推薦閱讀的五本書,也不應忽略了一些日常微小的習慣。例如: 1、遵守約定的會議時間 2、做好會議記錄 3、遇事及時溝通 4、每天列出最重要的三件事 5、關鍵節(jié)點要督促/匯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