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經久不衰的英國經典小說
《到燈塔去》  《到燈塔去》描寫一次大戰(zhàn)后拉姆齊教授一家和幾個親密朋友在蘇格蘭某島嶼上度假的一段生活。作者企圖在這部情節(jié)非常簡單的小說中探討人生的意義和自我的本質,指出自我有可能逃脫流逝不息的時間的魔掌并不顧死亡的威脅而長存不朽。燈塔塔尖的閃光即象征拉姆齊之人的靈魂之光。 本書的意識流寫作手法十分值得注意,如視角轉換,兩種時間,象征手法,音樂結構,借鑒繪畫等。 《達洛衛(wèi)夫人》  如果說這部小說作為媒介最天才之處在于其破除人類意識的囹圄、顯露人們細若蛛絲的思緒、顯露構成我們內心生活的記憶,那么伍爾芙的第四部小說本身就是鼎峰之作。弗吉尼亞讓現代主義煥發(fā)新生、重現生機。 《遠大前程》  《遠大前程》是狄更斯最成熟的作品之一,是他比較晚期的作品。狄更斯經歷了豐富的人間生活后,對人,對周圍環(huán)境,對自己的生活經歷都有了深刻的認識,而所有他成熟的思想認識都匯總在《遠大前程》一書中。 這部作品原題名是Great Expectations,意思是指一筆遺產,中國把它譯成“遠大前程”。這個譯名給讀者一種印象,即作品的主人公是有遠大前程的。而事實上,這個“遠大前程”是帶諷刺意義的,應該說這部作品的主題決非僅僅是寫孤兒皮普想當上等人的理想幻滅的故事,如果這樣理解,就領會錯了狄更斯創(chuàng)作這部作品的意義。 《簡·愛 (Jane Eyre譯林經典)》  勃朗特這部哥特式愛情傳奇出版于1847年,內容革新,講述了一個年輕女性追尋更為充實激情的生活,至今仍能引起現代讀者的共鳴。 勃朗特小說的主人翁簡·愛是個孤兒,追尋著自我的身份,主人羅切斯特先生深深吸引著她,其情至真令簡`愛無法抗拒;小說真切描述了簡·愛復雜的道德抉擇及其有時顯得有些原始的情感狀態(tài)。 《呼嘯山莊》  夏洛蒂和傳記作者告訴我們,愛米麗生性獨立、豁達、純真、剛毅、熱情而又內向。她頗有男兒氣概,酷愛自己生長其間的荒原,平素在離群索居中,除去手足情誼,最喜與大自然為友,從她的詩和一生行為,都可見她天人合一宇宙觀與人生觀的表現,有人因此而將她視為神秘主義者。其實人與自然的關系,從來就是人類文明史上重要的命題,愛米麗不過是步歷代哲人、隱者、科學家、藝術家后塵,通過生活和創(chuàng)作,身體力行地探尋人與自然的關系。 《大衛(wèi)科波菲爾》  《大衛(wèi)·科波菲爾》人物形象眾多,性格鮮活的角色云集。這些人物角色仿佛是讀者所在真實世界的一部分,和讀者親身遇見的人一樣,有著相似的世界觀。 《名利場(套裝上下冊)》  窮畫家的女兒蓓姬·夏普,自幼失去父母,但絕頂聰明。她以半工半讀的方式從寄宿學校畢業(yè)后,由一名家庭小教師起步,牢牢抓住每一個機會,削尖了腦袋鉆進維多利亞時代的上流社會,成為一顆光芒四射的交際明星。這一尤物的發(fā)跡歷程,在滑鐵盧戰(zhàn)役波瀾壯闊的歷史大背景映襯下,展現了堪稱世界文學中最成功的一個女冒險家藝術形象。薩克雷的詞鋒犀利,機智幽默,解剖人生精妙入微。本書問世將近一百六十年來,一直被譽為一面諷世明鏡、一部警世寶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