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一份書單和一些讀書筆記


作者:著名作家     整理日期:2022-07-17 08:19:09


  平生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由讀書到買書再到淘舊書,越來越感到樂趣無窮。每讀到一本好書,總能讓自己心潮澎湃,激動不已,深深體會到博爾赫斯說過的“讀一本書的體會不亞于旅行或墜入情網(wǎng)”。每讀過一本好書,總想跟志同道合的人分享,現(xiàn)把自己讀過的一部分好書和讀書感悟與大家分享。
  目錄
  1.周國平《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
  2.莫言《生死疲勞》
  3.老鬼《血色黃昏》《我的母親楊沫》
  4.薩拉馬戈《失明癥漫記》
  5.高爾泰《尋找家園》
  6.蕭默《一葉一菩提:我在敦煌十五年》
  7.常書鴻《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
  8.金易、沈義羚《宮女談往錄》
  9.朱家溍《故宮退食錄》
  10.聶紺弩《散宜生詩》
  11.荀慧生《小留香館日記》
  12.梅·戈爾斯坦《喇嘛王國的覆滅》
  書單·筆記

  周國平《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
  一份書單和一些讀書筆記
  最早讀周國平的一本書是《內(nèi)在的從容》,讀完沒什么特別的感覺。但這本《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卻是這些年來為數(shù)不多的能真正打動我,讓我流下眼淚的好書之一。周國平45歲時才有了女兒妞妞。由于妻子懷孕時庸醫(yī)的誤診,妞妞出生時便患有視網(wǎng)膜母細(xì)胞瘤。正如作者自己說的,“妞妞是被一系列人性的弱點殺死的。她是供在人性祭壇上的一個無辜的犧牲”。其實從妞妞的病被查清的那一刻起,直到她一歲多的時候離開人間,他們一直都在生離死別。眼睜睜看著心愛的女兒一點點離自己遠(yuǎn)去,看著生命在女兒幼小的身體里一點點流逝,這種撕心裂肺的感覺讓人痛不欲生。在這本書里,周國平飽含真情地為我們講述了一段甜蜜而又痛苦、短暫而又永恒的記憶。這本書不僅讓我看到了偉大的父愛,還有生命的易逝。我們應(yīng)該珍愛生命,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后來又讀了周國平寫他另一個女兒的《寶貝,寶貝》。這本書跟《妞妞》簡直有霄壤之別,感覺就像不是出自同一作者之手,完全沒什么意思。
  莫言《生死疲勞》
  一份書單和一些讀書筆記
  說來慚愧,我知道莫言這位作家真的還是2012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之后。在他獲獎的第二天,我就去買了一本《檀香刑》。后來又陸續(xù)讀了《蛙》和《豐乳肥臀》。但我最欣賞的還是他的一個中篇小說《!。在這篇小說中,我似乎看到了王小波的風(fēng)格。當(dāng)我讀了《生死疲勞》這本小說,我才真正對莫言佩服得五體投地,真切地體會到了什么是“魔幻現(xiàn)實主義”。作者把中國傳統(tǒng)的生死輪回觀念應(yīng)用到小說中,以1950年代以后的半個世紀(jì)中國農(nóng)村的社會變遷為線索,展現(xiàn)了一幅坎坷曲折的時代畫卷。在莫言這部小說里,我們可以看到他的一顆赤子之心,飽含著對中國農(nóng)村和億萬農(nóng)民的同情和關(guān)懷。
  據(jù)說加西亞·馬爾克斯當(dāng)年讀了?思{的小說后說了一句“他媽的,沒想到小說還可以這么寫”,莫言讀了馬爾克斯的小說后也說了這句話,當(dāng)我讀了《生死疲勞》以后仍有這種感覺!渡榔凇肥俏易x過的當(dāng)代中國最杰出的幾部長篇小說之一,我認(rèn)為也是莫言最好的一部小說。
  老鬼《血色黃昏》《我的母親楊沫》
  一份書單和一些讀書筆記
  一份書單和一些讀書筆記
  老鬼的這兩本書是我考研的時候讀的。當(dāng)時的計劃是在復(fù)習(xí)感到疲勞時,讀幾頁書調(diào)劑一下。但當(dāng)我看了《血色黃昏》的前面幾頁后就再也停不下來,考研復(fù)習(xí)的事全被拋到九霄云外,直到讀完這個小說!堆S昏》是一部個人的歷史,是一個人在惡劣環(huán)境中艱難求生的故事。這是一部沾滿了血淚的小說,是一本用生命書寫的時代悲歌。這本書讓我深深體會到,不論什么時候,能活下來的都是強者。小說中的林胡也正是因為明白這一點,所以咬緊牙關(guān)與生活戰(zhàn)斗,最終取得了勝利。這本書另一方面也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異化和扭曲,為了生存,很多人都變得麻木冷血,人獸難分。
  讀了《血色黃昏》,知道老鬼是著名作家楊沫的兒子,他還有一本寫母親的書。在一般人看來,寫母親的書自然是充滿溫情與濃濃愛意的,或表達(dá)贊美,或寄托思念。但《我的母親楊沫》幾乎不同于我們以往看到的任何寫母親的作品。作者在書中不加隱晦地揭露了母親不為人知的一面,而這些內(nèi)容足以讓人瞠目結(jié)舌。老鬼并沒有因為是自己的母親而刻意地美化楊沫,相反,他大膽地打破中國“為尊者諱,為賢者諱,為親者諱”的傳統(tǒng),把母親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的缺陷全部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這需要極大的勇氣!這一點就足以讓我對老鬼心生敬佩。在母親晚年纏綿病榻的時候,母子二人終于和解。老鬼在母親的床前親眼看著她劇烈抽搐,一點一點地走向死亡。畢竟母子連心,血濃于水,母子二人最后會面的場景令人淚下。
  薩拉馬戈《失明癥漫記》
  一份書單和一些讀書筆記
  知道薩拉馬戈這位作家還是高中的時候,看到他去世的新聞。這位老先生似乎是那種大器晚成的作家,他重要的幾部作品都不是年輕時完成的。1998年薩拉馬戈憑借《失明癥漫記》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那一年他已76歲高齡。我讀這本小說也是在考研復(fù)習(xí)的時候。一種不明原因的、傳播速度極快的失明癥在一個城市里迅速蔓延,只有一位醫(yī)生的妻子沒有染上這種疾病。她為了照顧自己的丈夫,也跟著丈夫一起被隔離起來。在這里,她是唯一能看見這個世界的人。在這里,種種人性的惡被激發(fā)出來。在災(zāi)難和恐懼面前,人類能做出我們平時想象不到的事情。作家在這部小說中表達(dá)了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在一場預(yù)想的災(zāi)難中,人性的善與惡得到了充分的展現(xiàn)。另外,《失明癥漫記》中沒有一個冗長、繁瑣的名字,全用“醫(yī)生”、“醫(yī)生的妻子”等代替,這在外國小說中是少見的,給讀者省去了不少麻煩。
  讀了《失明癥漫記》,抱著極大的期望買了《復(fù)明癥漫記》,但我失望地發(fā)現(xiàn)根本就讀不下去。
  高爾泰《尋找家園》
  一份書單和一些讀書筆記
  記不起第一次是在什么地方看到高爾泰這個名字。因為他曾在我就讀的蘭大工作過幾年,所以才會讀他的《尋找家園》!秾ふ壹覉@》這本書曾給我的震撼是難以言說的。不得不承認(rèn),在讀過這本書之后的很多年里都沒能再遇到一本這么好的書,一本讓人欲罷不能的書,一本讓人回味無窮的書,一本像詩一樣美麗卻又慘痛的書!秾ふ壹覉@》是一部把悲壯慘烈的時代變遷和跌宕起伏的個人命運用詩一般的語言敘述出來的散文集。作者把自己在不同人生階段的經(jīng)歷寫成一篇篇錦繡文章,連綴起來就是這一部可以看做個人自傳的《尋找家園》。后來,一位深受我尊敬的老教師對我說,《尋找家園》實在應(yīng)該獲諾貝爾文學(xué)獎!前幾年,我看到高爾泰又出了一本新書,就迫不及待地買了本《草色連云》。沒想到讀完后卻大失所望。高爾泰過去經(jīng)歷的苦難造就了《尋找家園》,如今安居在拉斯維加斯,就再也寫不出這樣的作品來了。
  蕭默《一葉一菩提:我在敦煌十五年》
  一份書單和一些讀書筆記
  讀了《尋找家園》以后,我對高爾泰這個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產(chǎn)生了興趣。另一方面,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的前身)這個機構(gòu)也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在網(wǎng)上看到一篇《<尋找家園>以外的高爾泰》,是高爾泰在敦煌文物研究所時的老同事、建筑學(xué)家蕭默寫的。蕭默在這篇文章中揭露了高爾泰不為人知的一些往事,高爾泰也針鋒相對地寫了反駁文章。在這種機緣巧合下,我又讀了蕭默在2010年出版的《一葉一菩提:我在敦煌十五年》。蕭默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回應(yīng)高爾泰的《尋找家園》而作的,據(jù)說初稿僅用50多天就寫成了。這本書的文采比高爾泰的書略遜一籌,但書的內(nèi)容帶給我的震撼甚至比《尋找家園》還要強烈!這是因為高爾泰的書中雖然對敦煌文物研究所大大小小的人物都有涉及,但幾乎都是點到為止,沒有展開去寫,給人一種意猶未盡之感。蕭默在他這本書里卻無所顧忌,酣暢淋漓。這本書真實記錄了敦煌文物研究所的一段歷史,一段人事,不是從史家的角度,而是從一個親歷者的角度,使得那段歷史鮮活起來,真實可感。
  常書鴻《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
  一份書單和一些讀書筆記
  高爾泰的《尋找家園》和蕭默的《一葉一菩提》中都用了不少筆墨去寫“敦煌守護神”常書鴻。在《尋找家園》中常書鴻夫婦為了接待甘肅省革委會主任而輕慢了朋友,惹得高爾泰寫了一首挖苦嘲諷的詩寄給常書鴻:“畫圖海內(nèi)舊知名,卅載敦煌有遺音。如何閑卻丹青手,拼將老骨媚公卿?”而在《一葉一菩提》中常書鴻是一位幾乎要卑微到塵土中去的老人。這位在留法期間幾乎與徐悲鴻齊名的杰出畫家因在塞納河畔看到了一本由伯希和編輯的《敦煌圖錄》而毅然決定回國。在抗戰(zhàn)勝利的那一年,歷經(jīng)坎坷的常書鴻終于來到了日思夜想的莫高窟,從此把自己的一生都獻(xiàn)給了敦煌藝術(shù)。晚年的常書鴻人在北京,但他的心卻始終在敦煌!毒攀呵铩穾缀跞康膬(nèi)容都是關(guān)于敦煌的,這位藝術(shù)家對敦煌的熱愛令人感動,令人敬佩。很難想象,如果沒有常書鴻,莫高窟是否能保留到今天。
  常書鴻的《九十春秋》有甘肅文化出版社、浙江大學(xué)出版社、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的三個版本。我在孔夫子舊書網(wǎng)上淘到的甘肅文化版的那一本,扉頁上有一方常書鴻先生的夫人李承仙的贈書章,讓我著實激動了一下。今年又讀了常先生的女兒、工藝美術(shù)家常沙娜先生的回憶錄《黃沙與藍(lán)天》,也是一本非常好的書。
  金易、沈義羚《宮女談往錄》
  一份書單和一些讀書筆記
  《宮女談往錄》的作者在這本書的前言中說:“談的人是漫談,聽的人是漫聽!弊髡叻驄D聽清宮的老宮女榮兒娓娓道來,然后漫筆記下,在我們眼前展開一幅一百多年前黃昏下紫禁城內(nèi)的生活畫卷。這本書主要寫了四個方面的內(nèi)容:清宮里的規(guī)矩、習(xí)俗及瑣事;慈禧的起居;慈禧西逃;光緒、隆裕、大阿哥、李蓮英等清宮其他人物。榮宮女的很多話語都充滿了幽默,比如她說:“閑事打聽多了憋在肚子里,放屁都會惹事”。這是她多年在深宮內(nèi)院做宮女的經(jīng)驗之談。還有比如說:“樹葉落到樹底下,后悔也就來不及了”。她在形容天氣時說:“天還是陰陰沉沉的,像含著眼淚一樣”。這是多么巧妙的比喻啊,也反映了榮宮女當(dāng)時的心境。我一直認(rèn)為研究歷史不能忽視那些歷史上的小角色,應(yīng)該通過小人物的命運看歷史。這本《宮女談往錄》就是這樣一本書,榮宮女的口述就是清宮末年真實歷史的再現(xiàn),她的悲慘命運實際上也就是風(fēng)雨飄搖的清王朝的命運。因此,榮宮女的口述看似漫無邊際、斷斷續(xù)續(xù),但其具有的史料價值卻是絲毫不能忽視的。
  朱家溍《故宮退食錄》
  一份書單和一些讀書筆記
  朱家溍先生是一位罕見的文史大家。他的《故宮退食錄》內(nèi)容極其豐富,簡直就像一座博物館。朱家溍的大半生都是在故宮里度過的,那里的一草一木都可以說浸注著他的心血。朱家溍自幼酷愛戲曲。后來他迷上了國劇宗師楊小樓,和楊的外孫劉宗楊相交甚好,并最終成為楊派武生在票界的杰出傳人。我看過朱家溍上世紀(jì)八十年代以后演出的《湘江會》、《青石山》、《霸王別姬》、《寄子》(昆曲)等戲,但印象最深的還是他八十高齡時示范演出的《別母亂箭》。朱家溍作為文史“通”家,多年來和張伯駒、劉曾復(fù)、吳小如等人齊名,堪稱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活化石”。朱家溍大半生都工作在故宮博物院,那浩如煙海的古籍資料給他的研究提供了最大的方便。而他那一篇篇錦心繡口的文章又給我們這些醉心文史的人以精神養(yǎng)料。
  聶紺弩《散宜生詩》
  一份書單和一些讀書筆記
  讀完聶紺弩這位“文壇奇人”的血淚之作《散宜生詩》,感觸頗多。《散宜生詩》中有一些詩句寫得非常好,絕對值得流傳后世,比如“贈梁羽生”一首中的“酒不醉人人怎醉,書誠愚我我原愚”。這一句“書誠愚我我原愚”尤其好,寫出了作者的心聲。聶紺弩身為一介寒儒,畢生都在與書打交道。文人自以為是最聰明的,卻往往被當(dāng)權(quán)者玩弄于鼓掌之間,最后不得不感嘆“我原愚”了。這一句詩中所含的辛酸與無奈是值得我們深深體味的。又比如“夜讀”一首中的“六十功名從我懶,百千書卷使人癡”也是很好的句子。讀了一輩子書,“百千書卷”生生把人給讀“癡”了,但要他丟開這“使人癡”的書卷卻又萬萬不能,這是一種真正的讀書人才會有的復(fù)雜感情。
  荀慧生《小留香館日記》
  一份書單和一些讀書筆記
  我在《京劇談往錄》中讀到過荀慧生晚年的秘書張胤德的一篇文章,知道荀慧生大半生堅持記日記,幾十年如一日,這在梨園界幾乎是獨一無二的。荀慧生從成名后的20世紀(jì)20年代開始堅持寫日記,一直到狂飆襲來的1966年為止,總共累積了44本,用他自己的書齋名命名為《小留香館日記》。荀慧生幼年即投師學(xué)藝,文化水平不高,因此他的這些日記很少是自己寫的,大都經(jīng)他口述,由身邊的人替他執(zhí)筆,如早年的陳墨香、晚年的張胤德等。文化大革命中荀慧生被批斗、抄家,他本人也于1968年底溘然長逝。所幸浩劫過后荀慧生的日記竟完好無缺地保留下來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但難以預(yù)料的事情還是發(fā)生了。在后來荀家分家的時候這些日記被子孫們瓜分得七零八落,散佚大半。如今我們可以看到的這本《小留香館日記》僅收錄了1926、1928-1934、1942-1944年的日記和1957、1959年的部分日記篇章。這已經(jīng)不是荀慧生44本日記的全貌,而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我認(rèn)為書名定為《小留香館日記殘本》也許更合適。
  我本以為荀慧生大師的這本日記是藝事日記,記錄的都是排戲、演戲的事。然而當(dāng)我讀到這本書時發(fā)現(xiàn)并非如此。日記中所記多為生活瑣事,對于藝術(shù)反而涉及很少,即便提到演戲的事也往往是一筆帶過。即便這樣,日記仍然引人入勝,因為內(nèi)容十分真實,全面再現(xiàn)了民國時期一個享譽全國的當(dāng)紅名角的日常生活。真實是日記的生命,否則就成了文學(xué)創(chuàng)作。荀慧生的日記自始至終給人一種真實的感覺,從文字到吐露出來的情感,莫不如此。本來荀慧生寫這本日記的目的就是為了把自己生命中的酸甜苦辣都記錄下來,就像張胤德說的“他要傾吐他的感情,于是他就要記日記”。
  梅·戈爾斯坦《喇嘛王國的覆滅》
  一份書單和一些讀書筆記
  我在本科畢業(yè)實習(xí)的時候讀完了美國藏學(xué)家梅·戈爾斯坦的皇皇巨著《喇嘛王國的覆滅》。這本700多頁的書是作者用了4年時間,走訪了西藏、印度、美國、尼泊爾等地的原西藏地方政府官員、各大寺院活佛等人,親自收集了許多珍貴的第一手資料,還查閱了印度政府和美國政府關(guān)于西藏的許多歷史文獻(xiàn),在此基礎(chǔ)上完成的一部經(jīng)典的西藏近代史著作。作者重在闡述西藏這個”喇嘛王國“覆滅的經(jīng)過及其覆滅的真正原因,這就是西藏保守的寺院集團對西藏哪怕一點點進步的阻撓與扼殺,最終導(dǎo)致了西藏這個所謂的”雪域佛國“的土崩瓦解。最為難得的是,梅·戈爾斯坦的這部書中錯漏之處極少,可信度很高,是一部價值很高的西藏近代史著作,這在我們國內(nèi)學(xué)者反倒不容易做到。如果想了解西藏近代史,讀《喇嘛王國的覆滅》,一本足矣。





上一本:市場不好就要多讀書,一名實戰(zhàn)派的投資書單 下一本:詩歌作品推薦,關(guān)于詩歌的28本經(jīng)典作品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一份書單和一些讀書筆記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