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真真切切地看到實物時,才能體會到那些聲名遠揚的歷史遺產(chǎn)到底妙在何處。在去往現(xiàn)場的路途中,就如同進入到了歷史劇中一般。當建筑最終出現(xiàn)在眼前時,它的大或是小、手感、味道、光線、濕度等感受就撲面而來,這種“預(yù)想之外的體驗”,單憑網(wǎng)絡(luò)上獲取的那些信息是體會不到的…… 01 《我和哈利的環(huán)球騎行》 作者和寵物狗哈利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去尋找這個世界的生命的真諦。 從2012年他與哈利的川藏騎行到珠峰、尼泊爾穿越青藏,回到內(nèi)陸蘇州,到2014年的環(huán)球騎行,從蘇州出發(fā)橫跨亞洲、歐洲,及北美環(huán)球一圈。這本書里記錄了他們的冒險故事,與讀者分享他們的心情與感懷。 我們一路騎行露營非常節(jié)儉。世界有多遠?其實只是兩個車輪的距離。并不用很有錢,重要是堅持夢想。每個人都有夢想,但有多少人能真正去實現(xiàn)? 就像北島的詩:“那時我們有夢,關(guān)于文學(xué),關(guān)于愛情,關(guān)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深夜飲酒,酒杯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我只是不想有一天聽見夢破碎的聲音,所以走在了追夢的路上。環(huán)球騎行,更大難關(guān)還是心理。一個人的孤獨,面對問題的無助,有一個生命始終陪伴,就覺得沒那么難了。 在路上,哈利既像個孩子,每天用閃閃發(fā)光的快樂帶給我力量。又像個朋友,和我分享風(fēng)景、承擔(dān)艱難。我們是一個團隊,缺一不可,并肩前行。 02 《重新發(fā)現(xiàn)日本》 如果你對日本的古建筑感興趣,想現(xiàn)場去看看,不妨先讀一下磯達雄和宮澤洋的這本書。 建筑可以代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或一個地區(qū)的歷史。要想了解一個國家的歷史,不妨從它的建筑著手。日本建筑在世界建筑界享有盛譽,雖深受中國影響,日本人按照自己民族的審美情趣,逐漸有了其獨特的魅力,宮殿、神社、寺廟、城堡、民居、茶室、庭院各有特色。 本書精選日本全境60處震撼人心的最美古建筑,以海量照片與精致手繪體現(xiàn)建筑細節(jié),以幽默精辟的文章深度解析建筑背后的政治歷史背景、建筑本身的設(shè)計意圖與文化意味,帶讀者全面欣賞日本建筑細致之美、深入淺出地認識日本歷史與文化。帶上本書,為獨特而有意義的旅程無限加分,讓旅行的樂趣無限翻倍! 03 《北歐,冰與火之地的尋真之旅》 假如你和大家一樣,也許一輩子都不會去丹麥、冰島、挪威、芬蘭或者瑞典,看這本書就對了,跟著布斯這位向?qū)プ咭惶税。他好相處,愛嘗新鮮,談吐風(fēng)趣,觀察細致。而且,他講的全是實情…… 冰川和極光,森林與火山,極具沖擊力的自然風(fēng)光在北極圈里吸引著一切渴望新奇冒險的人。1539年,在奧拉斯 · 馬格努斯繪制的《海圖》中, 這里還是一片海上巨怪頻出的邊陲之境,沉睡近500年之后,一躍成為地球上幸福感最為強烈的地區(qū),僅剩天堂可以與之媲美!氨睔W迷團”逐漸演變成為今日世界最令人沉醉的神話之一, 極光照耀之所究竟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這里的秘密 ,連距離最近的鄰居也未聞其詳,據(jù)直線到達距離最短的歐洲人明確表示,其實相比之下,他們還是更了解亞馬孫雨林。 終于, 一位自認幽默、 勇敢又較真的英國人, 大膽走入這塊披著面紗的傳奇地域,徑自推開神秘芳鄰的窗扉, 苛求真相,一探究竟,為卷裹全球的現(xiàn)象級“北歐熱潮”還原一段最為忠于原貌的解讀。 04 《人在故鄉(xiāng)為異客》 七十篇精彩短文的合集涵蓋了比爾與美國重逢后五味雜陳的心情,以及他力圖重新認識美國的“歇斯底里”的過程。 大胡子比爾·布萊森年輕時離開故鄉(xiāng)美國,漂到英倫三島,做編輯寫書成家生子,樂不思蜀。一晃二十年過去了,他又舉家遷回美國,卻發(fā)現(xiàn)時移世易,保留在他年輕記憶中的美國已經(jīng)和從前大不相同。他雖人到中年,眼光仍如稚子一般天真爛漫。在他眼里的美利堅故土,處處皆新奇,事事皆文章。于是,我們能見識到郵局、五金店、汽車旅館、免下車露天電影院、車牌標語、公路邊的蹩腳展覽、餐車店、新英格蘭地區(qū)的特殊口音和方言,還有超大型室內(nèi)購物中心。填字游戲、垃圾食品、秋日登高、租車、看棒球賽、看電視看電影、買房置業(yè)、就餐、喝咖啡、廚房秘籍、汽車杯托這些美國生活中不為我們中國讀者常見的點點滴滴在布萊森的筆下一點也不瑣碎枯燥,他的文字總是有種讓讀者身臨其境的魔力,冷不丁地在結(jié)尾處撓到讀者的笑穴,讓你忍俊不禁噴飯之余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手不釋卷。 待你閱讀完后掩卷回想,一幅美國普通人生活的長卷便在你的腦海里慢慢展開。 因此,他于20世紀80年代末,親自來到中國尋找隱士文化的傳統(tǒng)與歷史蹤跡,探訪了散居于各地的隱修者,借此表達他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高度贊嘆和無限向往,形成了風(fēng)格獨特的“文化復(fù)興之旅”。 05 《風(fēng)險投資家環(huán)球游記》 吉姆·羅杰斯,一個成功的投資者,本書講述了他1999年1月到2002年1月,開車從冰島出發(fā),游歷了116個國家,包括那些旅行者不太會去冒險旅行的國家和地區(qū),如安哥拉、剛果、蘇丹、東帝汶等。 投資家羅杰斯用3年時間,駕車穿越116個國家的國境線,這讓他有了更開闊的視野。所以,他無需進行投資冒險,他可以看到常人看不到的堆放在墻角的錢,他所要做的,就是走過去,把錢拾起來而已。 在旅途中,他憑著自己對社會、政治和經(jīng)濟的獨到見解,記錄下了自己的所見所聞,糾正了人們頭腦中的一些陳見,并對各地的投資前景進行了預(yù)測。比如他認為:在安哥拉將有很多創(chuàng)造財富的機會;波利維亞在數(shù)十年的動蕩之后可能會成為一個后起之秀,因為那里有豐富的天然氣資源;歐洲注定是要失敗的…… 十年之后在他的第二本游記——《旅行,人生最有價值的投資2》里,羅杰斯要告訴讀者: 那些讓你深信不疑的信條,往往都是錯的。其實,我們對自己和這個世界,往往知之甚少。那些曾經(jīng)讓人深信不疑的信條,往往都是錯的。華爾街的專家觀點、政客的信誓旦旦、自己的經(jīng)驗之談,以及那些桎梏思想的傲慢與自大,所有這些都阻礙了我們的發(fā)展和進步。在迅速變化的世界中,我們只有投身其中,敢于冒險和探索,才能發(fā)現(xiàn)真相,應(yīng)對隨時到來的挑戰(zhàn)。 06 《遠方的鼓聲》 本書記錄了村上春樹和妻子在歐洲旅居三年的經(jīng)歷,漫漫灑灑依著行程一點點記錄下去。 是村上春樹的游記,時間為1986-1989年,游歷地區(qū)為歐洲,主要為希臘、意大利兩個國家。 “一天早上睜眼醒來,驀然側(cè)耳傾聽,遠處傳來鼓聲。鼓聲從很遠很遠的地方、從很遠很遠的時間傳來,微乎其微。聽著聽著,我無論如何都要踏上漫長的旅途”——作者聽得的微乎其微的“遠方的鼓聲”,最終成了您手頭上這部可觸可觀的《遠方的鼓聲》。 村上的游記具有個人特色,他幾乎不寫人所熟知的名勝古跡,而是與普通居民共同生活,描寫他們的日常工作、飲食起居等,以及他們的所思所想,富有深度感,對讀者了解這些國家的真實狀況有很大幫助,文筆也幽默有趣,可讀性很強。 在遠方的鼓聲呼喚下 我踏上漫長的旅途 裹起一件舊大衣 把一切留在身后 ——土耳其民謠 07 《旅行的藝術(shù)》 這部書就像一場完美的旅程,教我們?nèi)绾魏闷、思考和觀察,讓我們重新對生命充滿熱情。 旅行是什么,德波頓并不想急于提供答案,旅行為什么,德波頓似乎也不熱心去考求。但釋卷之后,相信每個讀者都會得到一種答案——這答案,既是思辯的,也是感性的,既酣暢淋漓,又難以言說,因為,它更像是一種情緒 ,令人沉醉而不自知翻開這本書,你踏上的將是一次異乎尋常的閱讀旅程。深信德波頓無處不在的智慧和機智將影響甚至改變你對旅行的看法,并有可能改變你日后的旅行心態(tài)和旅行方式。 德波頓是一個知識淵厚且富有邏輯思辨能力的作者。他曾經(jīng)是大學(xué)的哲學(xué)講師,有著深厚的哲學(xué)素養(yǎng),此外,對西方文學(xué)和藝術(shù)作品,他也有廣泛的涉獵。因此,在論及“旅行”這一近平陳詞濫調(diào)的題材時,他不僅時時表現(xiàn)出理性的悟覺,而且還能結(jié)合福樓拜、波德萊爾等文學(xué)家的創(chuàng)作,參照凡·高等畫家的作品,多方位地觀照“旅行”、剖析“旅行”。 對于任何旅人來說,一個為求真知而進行的旅程,遠比一個四處觀光之旅得到更多好處。 愛好旅行的人大多有那么一種心態(tài):這個世界是那么地大,而我們是那么地小,如果不以我們有限的時間和生命去看看這個幾乎無限的世界,那怎么對得起這一生。那么隨之而來的就是對身邊的人的看法:為什么他們還在原地,為什么他們沒有走出去,為什么…… 但是別忘記一件事:每個人對身邊的敏感度是不一樣的! 敏感度高的人,即使走走熟悉的街道,看看常見的房子,也會有不一樣的發(fā)現(xiàn),而不單單是要靠旅游這樣的經(jīng)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