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目光所及的生活里,早已沒有“開學”的概念,“學習”這件事都在離我們遠去。畢業(yè)已久,甚至自己都為人父母,還是會在今天,想念那幾位在學生時代影響了自己人生軌跡的老師。 都說師恩難忘,難忘的是他們說過的那些話,就像青春期里的燈塔。告別學校,獨自面對生活的我們,總感覺少了一些指引和陪伴。今天,小編想給你介紹幾個“同學”,我們會陪你在人生這座學校里繼續(xù)修習,一起讀書,一起成長。 一門國學課 當下你正追尋的生活方式,正是古人的“雅” 以前,古人看到美麗的晚霞會說“落霞與孤鷺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現(xiàn)在的我們一碰上藍天白云就狂拍,可朋友圈配文只會寫“哇塞,美cry!”;古人聽到悅耳的曲調,會感嘆“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現(xiàn)在我們能做的也只有默默單曲循環(huán)。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我們可能還停留在“中考必考”“背誦全文”這樣的刻板印象中,其實古人的智慧和情懷比我們想象的要深沉的多,也有意思的多,跟他們相比,我們好像缺少了⼀種觀照生活的詩意的眼光。如何體會我國3000年人文經(jīng)典的美?可以從這本書開始。 書中集結十位復旦大學名家,以中國文化史十大經(jīng)典主題為脈絡,用更新更直白的角度打開經(jīng)典之門。從《詩經(jīng)》到《紅樓夢》,從儒家到道家,從唐詩到宋詞,這些經(jīng)典滋養(yǎng)了每一個中國人的精神,塑造著每一個中國人的性格。這些流淌在我們血液里的文化基因,值得每一個人去了解和感受。 一門哲學課 如果可以,我想把這本書送給少年時的自己 如果說那部文學經(jīng)典《蘇菲的世界》能把讀者帶入充滿智慧的哲學世界,那么《蘇菲的哲學課》或許是讀懂《蘇菲的世界》的一把鑰匙。 這是法國著名哲學家賈尼科生前寫給女兒的30堂哲學啟蒙課,他的女兒蘇菲中學時開始接觸哲學,他覺得市面上的哲學書都太深奧、太枯燥了,于是決定親自為女兒寫哲學讀本,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回答了普通人最初接觸哲學時的問題:哲學是什么?為什么要學哲學?哲學在討論哪些話題,它能回答我們所有的問題嗎?如何走近偉大哲學家的思想和著作?賈尼科寫了30堂哲學小課,一天一堂課,每堂15分鐘,讓哲學入門變得輕松有趣。 這本書是這位慈愛而有智慧的父親送給女兒的禮物,也是送給對哲學感興趣卻不知從何處下手的讀者的禮物。這30堂哲學課只是開始,作者在書里對讀者們充滿期待,希望大家心中播下獨立思考的種子,再用豐富的人生歷練澆灌它,讓自己的心靈成長。 一門社會課 別把14歲的困惑拖到40歲 每次聽聞或遇到暴力和歧視,我們的常規(guī)動作往往是否定。這種否定看似道德至上,實際等同于放棄了對暴力和歧視的主動思考!14歲懂社會”系列的最新兩冊《雖然人人都說暴力不好》和《歧視也沒什么錯》,就嘗試著從另外一個角度解讀暴力和歧視: 《雖然人人都說暴力不好》的作者萱野稔人是一位哲學家,他將暴力的本質、道德的力度和缺陷、國家與暴力的關系一一剖析:為什么人人都說暴力不好,但它卻從未消失;法律禁止殺人,卻用死刑懲罰罪犯,到底哪一種才是正義?讀完這本小冊子,你原本堅信的是非善惡,可能會被顛覆。 《歧視也沒什么錯》的作者霍金青山是一位殘疾搞笑藝人,借著編搞笑段子的契機,他重新審視了自我身份、殘疾、歧視、公平等諸多議題:在現(xiàn)實中,無論能否意識到,每個人都生活在歧視與被歧視中;歧視,可以說是將自己和他人進行比較之后,認識自我的過程。 “14歲懂社會”系列目前已經(jīng)出版十本,它試著從職業(yè)、人際、世界觀等多個角度解決生活煩惱與人生困惑,用新鮮而真實的事例,呈現(xiàn)出一個人該擁有的視野。這原本是面向青少年的讀物,卻得到許多成人讀者的好評和追看,想想也有道理:誰想把14歲的困惑拖到40歲呢? 一門電影課 從消遣到真愛,你得先懂點“看片兒”的門道 “一般人在25歲時看過的電影,可能要比一輩子讀過的書還多。有這樣的閱片量為基礎,再學習一些電影特有的“語言”,你就能產(chǎn)生富有價值的獨到見解。”提出這個觀點的是密歇根大學的教授托馬斯 · 福斯特,你一定知道他之前的作品:《如何閱讀一本小說》和《如何閱讀一本文學書》,現(xiàn)在,這位全美最受歡迎公開課教授要聊聊電影了。 福斯特認為電影自有一套“語法”,其中包括動作、形象、音效、配樂、時間設置等元素。在探討這些元素時,他舉了不少例子,不同于許多電影鑒賞類書籍的“高冷”,福斯特選取的影片類別繁多,年代跨度廣:從風靡全球的爆米花大片《復仇者聯(lián)盟》,到影史留名的經(jīng)典黑白電影《卡薩布蘭卡》 ;從科恩兄弟、昆汀 · 塔倫蒂諾跌宕起伏的類型片,到伍迪 · 艾倫絮絮叨叨的文藝片,你總能找到自己愿意鉆研的一款。同時,福斯特教給我們的不少“語法”規(guī)則其實幾乎適用于所有的電影。 讀完這本書你會發(fā)現(xiàn),看電影遠遠不止看明星、看故事,而這也許是你成為真影迷的開始。 課外活動 跟隨文學大師的腳步,邊走邊讀 老師——不管是古代的還是今天的——都常常會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古人多數(shù)時候只能靠腳,那叫行走;而現(xiàn)在,我們管這叫旅行。 想跟隨文學大師去旅行嗎?你可以在這套“譯文華彩 · 漫游”系列的書中,追憶海明威的文藝巴黎、毛姆的舊時中國,跟隨永井荷風徜徉地中海、紀德漫游土耳其、勞倫斯跋涉意大利。 “譯文華彩”系列第一輯主題定作 “漫游”,五冊書分別收錄海明威、毛姆、永井荷風、紀德和勞倫斯五位公認的文學大師的經(jīng)典游記類文字,選擇經(jīng)過時間檢驗的名家名譯,由著名設計師周偉偉操刀設計,制作成封面典雅、開本舒適的盈掌小冊。是“碎片化閱讀”時代的片玉碎金。 而一本書,既可以是旅行的伴侶,也可以是旅行的原因。下次,在行囊里裝上必備用品也裝上精彩故事,這樣的旅程會讓我們感受更多,收獲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