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白巖松:行走在愛與恨之間》后,央視主持人白巖松新作。這是一本白巖松采訪、思考的散文隨筆,記錄了他近年來采訪的所見、所感、所悟。在本書中,白巖松以其一貫的客觀視角,平實地將一段關(guān)于臺灣的記憶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 全書絕非輕描淡寫,白巖松深入采訪臺灣各界代表人物,帶著思考去諦聽,帶著問題去交談。力圖從自己的近距離觀察之中,剖析政治、經(jīng)濟、文化、時尚等諸多方面。 《遠的歷史近的情》正如其書名一般,遠是一種陌生,近是一種熟悉,兩種情緒交織相合,時刻陌生又熟悉著;蛟S正如白巖松所說,“要真正走到深處,不是幾天幾月的旅行能夠做到的,需要用心去體悟。” 作者簡介: 白巖松,央視主持人,主持《新聞周刊》、《感動中國》、《新聞11》等節(jié)目,以其“輕松、快樂、富有趣味”的主持風(fēng)格,深受觀眾喜歡,著有《白巖松:行走在愛與恨之間》《白說》《幸福了嗎》《痛并快樂著》。 目錄: 序:臺灣記憶 連戰(zhàn):不可以再自我孤立下去了 中國國民黨中央大樓:一段歷史的濃縮 宋楚瑜:讓歷史評價大陸行 柏楊:只有中國強我才會開心 侯孝賢:重拾臺灣電影的最好時光 臺灣的味道:吃不盡的街頭小吃 誠品書店:讓讀書成為時尚 問津堂:簡體字書在臺灣 高金素梅:為高山族而生 101大樓:臺灣的驕傲 西門町:年輕人的天堂 鄧麗君:永遠的歌者 淡水古鎮(zhèn):遠的歷史近的情 目錄: 序:臺灣記憶 連戰(zhàn):不可以再自我孤立下去了 中國國民黨中央大樓:一段歷史的濃縮 宋楚瑜:讓歷史評價大陸行 柏楊:只有中國強我才會開心 侯孝賢:重拾臺灣電影的最好時光 臺灣的味道:吃不盡的街頭小吃 誠品書店:讓讀書成為時尚 問津堂:簡體字書在臺灣 高金素梅:為高山族而生 101大樓:臺灣的驕傲 西門町:年輕人的天堂 鄧麗君:永遠的歌者 淡水古鎮(zhèn):遠的歷史近的情 蔣孝嚴:為兩岸“三通”貢獻心力 王永慶:為了臺灣的前途,要和大陸合作 臺北故宮博物院:兩岸相隔,同出一脈 陳文茜:人生最怕格局小 臺灣志工:尋找快樂人生 證嚴:以佛心為己心,慈濟人間 高山族豐年祭:請聽聽我的聲音 余光中:黃河的聲音是我的胎記 海棠登陸其實去臺灣,不過是一次平常的采訪,有人有事,可回來之后,見到的人都好奇,問長問短,使這次采訪就變得不尋常起來,。我想這并不是一種幸福的感受,就像羅大佑在歌中唱過的“朋友之間越來越有禮貌,只因大家見面越來越少”,這神秘與好奇就與海峽之間無“橋”而有關(guān)。 我并不是第一次去臺灣,也因此少了第一次的敏感與好奇。 第一次是四年前,飛機未落地時,緊張與敏感就無處不在,遇到國民黨的黨員說什么?遇到民進黨的黨員怎么辦?別人嘴里說出反動言論怎么辦?其實當飛機落地,想像想象變成了人與人之間真實的交流,恐懼與緊張就讓位于熟悉與親切了,曾經(jīng)以為不易化解的就那么輕輕一笑便帶了過去,這讓我想起醫(yī)學(xué)中的一個詞——:脫敏。兩岸之間需要脫敏,互不走動時的敏感與猜疑需要多加多走動來脫敏,這之其間,媒體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這次去臺灣,欄目名字起得很個人化,叫作“《巖松看臺灣”》,這一直讓我有種掠人之美的內(nèi)疚感,因為為此付出努力的人太多,這里我就不一一列舉了。單說這欄目名,一個“看”字,調(diào)動的似乎只是眼睛的功能,但我覺得不完全是,還有鼻子、耳朵和嘴,而更重要的是心。那么,結(jié)束11天的臺灣行,這些器官都收獲了什么? 嘴是最冤的,雖然節(jié)目中給人的印象是我們被秀芳帶著四處去吃,但由于鬧肚子,美味只是舌頭的感受,鏡頭一拍完就不敢入肚,然而與臺灣小吃的短暫的接觸,還是留下了臺灣小吃美味的印象。 鼻子是很入鄉(xiāng)隨俗的器官,這次去臺灣,“味道”給我的感受很中國,因為走在臺灣的街鎮(zhèn)之中,那熟悉的味道并不讓自己有離家感,這兒是辣椒,那兒是醬油,鼻子稍做努力,就辨得出佳肴的方向,這味道讓自己在臺灣從未迷路過。 而耳朵是被照顧的,這幾年大陸娛樂節(jié)目的火爆,讓相當多的主持人說起話來貌似臺灣朋友,因此這次到臺灣就像見到了大陸綜藝節(jié)目的主持人,少了別扭多了親切,更何況還聽到那么多讓人開心與溫暖的心里話,耳朵更是受寵若驚。 那么眼睛與心呢? 有許多被眼睛看到,同時也被鏡頭看到的東西交給了觀眾,可還是有一種看到的東西,進不了鏡頭卻留在腦海里,比如臺灣的細節(jié)與軟件。 論硬件,大陸的很多城市怕是遠遠超過了臺灣的幾座城市,沒辦法,咱們有后發(fā)優(yōu)勢。可是再認真一點,看到論軟件,便看到臺灣一些獨特的優(yōu)點。,鬧市中,大家全規(guī)規(guī)矩矩地排隊,沒人插隊:坐自動扶梯時人們自主地站到右邊,為著急的人留著左邊的路;大街上看得到不少殘障人士,后來我們才知道,這是因為城市中的相關(guān)設(shè)施齊全,殘障人士可以很方便地走出家門;隨處可見的志愿者讓人明白富裕之后人們應(yīng)有的選擇;還有證嚴法師主持的慈濟會為社會心甘情愿地做著扶危濟困的善舉……這個時候才會知道臺灣雖然不大,但要真正走到深處,卻不是幾天幾月的旅行能夠做到的,需要用心去體悟。 自然要把心留到最后。還要先說感謝,要感謝兩岸有關(guān)部門的善意,沒有這善意,大家依然會處在想像想象中的緊張狀態(tài),而在交流中多了這份善意,才知道這種想像想象的可笑。這其中中央臺辦的放松與寬容,讓我印象深刻。 沒有臺灣東森電視臺便沒有《巖松看臺灣》欄目的露面,這并不是句客套話,畢竟和東森是相識了很久的朋友,我們還沒有啟程的時候東森就已安排妥當,還未出發(fā)便看到了成功的影子;我們這個欄目雖然叫作《巖松看臺灣》,卻因為秀芳而提高了收視率,這個自知之明我還是有的。 能不感謝我們在臺灣的被采訪者嗎?當然不能,幾乎沒人拒絕接受我們的采訪,這已經(jīng)是一個奇跡了,而且大家把那么多精彩而又掏心窩的話留給了我們,想要道聲感謝,這兩個字就有些輕了,一切都在心里。 還有觀眾,還有我們遇到的臺灣每一個普通民眾,都有許多值得我們回味的東西。記得有一句話說:——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那么我們裝著這樣多的感謝,我們的心可不可以更大一些?回來了一段時間,但這時間不用來回味,而用來為下次出發(fā)做好準備。 我相信這次跨越海峽之行不是第一次,這只是一個開始,過后不久,秀芳應(yīng)當來看大陸,然后明年我們再去臺灣,然后……一切都會變得尋常,變成習(xí)慣,沒人再敏感,沒人再好奇。先不別去談久遠之后我們的夢,先從清晨我們彼此給對方的第一個笑臉開始,這個時候,我們應(yīng)當告訴羅大佑:“,朋友之間應(yīng)該沒大沒小,因為大家見面的機會時候很多,不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