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日兩國語言中,既有相同的語言表現,也有很多不同的語言表現。是否擁有語言運用能力、根據不同場合和不同人物能夠選擇適當的語言表現進行交流,是關系到雙方能否順利交際的重要因素。文鐘蓮著的《中日言語行為對比研究--沖突與交融》主要從漢日對照語用學的視角出發(fā),對拒絕表現中的語義程序的出現頻率、語義程序的平均值,以及語義程序的結構(步驟)等三部分進行考察分析,將禮貌得體性用語作為焦點,發(fā)現在不同場合及不同人物的情況下中日兩國拒絕表現特征中的異同點。 文鐘蓮著的《中日言語行為對比研究--沖突與交融》以“拒絕”表現為主題,從社會應用語言學的視角出發(fā),通過科學的研究方法為中日兩國語言對比研究開辟一個新的途徑,發(fā)現中日兩國“拒絕”表現結構的共同點以及差異點,最終指出中日兩國“拒絕”表現的沖突與兼容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