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2022年就快結束了。 過去這一年,終將在我們的生命中留下很深的印跡,無論生活如何,書籍永遠是我們的庇護所。 2022年,社科編輯室的同仁們努力耕耘,收獲了一份長長的出版書目,盡管出版是遺憾的藝術,但每一本被做出來的書都值得認真對待。 想必你也好奇,哪一本書是編輯覺得最值得推薦給大家的?今天的書單為大家分享編輯們的年度推薦。 今年出版的新書,你最喜歡哪一本?歡迎后臺留言分享。(順便預告一下,2023年的出版計劃將很快與大家見面,敬請期待。) No.1 + 《初光》 [美]理查德·普雷斯頓 著 姚向輝 譯 推薦人:張吉人 我今年最想推薦的一本書,《初光》。 初光是星光第一次落在望遠鏡的透鏡和傳感器上,初光是來自宇宙邊緣的光,初光是創(chuàng)世之初。 很多人說《初光》是寫給天文學和天文學家的情書,也有很多人把它奉為另類的科普經典。 對我而言,《初光》就是那種真正純粹的非虛構作品,它書寫純粹的光,純粹的物,純粹的人。它在宇宙的尺度上寫人的渺小和偉大,也在人的尺度上描寫宇宙的冰冷和熱力。 《初光》是一部“主觀的”科普作品,從第一行文字起你就能感受到一股巨大的情緒推力,它不掩飾愛,不回避美,也不吝于嘲弄。更難得的是,就像海爾望遠鏡的工匠們最后花費數年用拇指輕輕打磨鏡面,它用不厭其煩的細節(jié)耐心打磨這份“主觀”和情緒。 《初光》當然不是第一本幫科學家征婚的文學作品,它只是在提醒,面對科學和生活,我們要學會享受它們帶來的無序驚奇。 No.2 《尋味東西》 [英]扶霞·鄧洛普著 何雨珈譯 推薦人:范范 精神法國人、雞血老母親 扶霞新書《尋味東西》無疑是我們在今年四五月份上海封控期間的最大慰藉。封面上身處倫敦家中廚房的扶霞笑臉盈盈地手捧辣子雞,身后供奉的灶君在中西合璧的廚具之間熠熠生輝,看上去和諧又趣致。 繼《魚翅與花椒》帶著我們游歷全國、吃遍神州之后,這次扶霞讓我們重新投入到闊別三年之久的五洲四海:從倫敦唐人街到加州米其林,從土耳其遠古盛宴到蘇格蘭粗壯鹿鞭……扶霞依舊是那位闖入美食江湖的俠女,她的使命,便是尋味東西。 No.3 《瘋浪人生》 [美]威廉·芬尼根 著 易思婷 譯 推薦人:鐘瑾 最愜意的時刻之一 是帶本書半躺在和風暖陽下, 書罩在臉上(此時書名就很重要了) 我對能有機會出門看世界的人始終存著一份艷羨和審視。在美國1960年代的那份熱鬧中,芬尼根找不到自己,在荷爾蒙的慫恿下立志要跟天底下各種各樣的姑娘滾床單。 我從不知道一個人為了對抗孤獨可以這么不要命。那些撲過來可以把人直接砸向海底的巨浪啊。他不帶重樣地寫海浪,寫在浪上的感受,讀著讀著不由地隨著他去體會他的恣意、酣暢、狂喜,那種伸展雙臂說I’m king of the world的感覺,也會不自覺地心疼他的渾身是傷。一路沖下來,男孩長成了英俊的男人,變成了一個出色的戰(zhàn)地記者。 No.4 《謊報》 [美]T.克里斯汀·米勒 肯·阿姆斯特朗 著 鄧南君 譯 推薦人:常劍心 喝最苦的咖啡,做最真實的書 網飛劇《難以置信》原作,獲普利策新聞獎。 除了性侵案件,還有哪種罪行中,是被害人而非加害人需要竭力證明自己的清白,甚至要反省自己面對暴力,反抗得不夠徹底? 關于瑪麗事件的報道之所以獲得普利策新聞獎,不在于事件本身“離奇”,而恰恰在于其“普遍性”,旣惖脑庥鼋沂镜氖恰伴L久以來執(zhí)法部門對強奸案的調查之失敗,以及對受害者的創(chuàng)傷理解之無能”(獲獎詞)。 《難以置信》結束于瑪麗的沉冤得雪,留給觀眾苦澀的欣慰。而《謊報》一書則觸及劇中來不及細說的一個更為嚴峻的現實:對性侵受害者的偏見不僅存在于社會輿論之中,這種懷疑論根植在司法部門和執(zhí)法人員之中,而且有著很深的歷史根源。 如果很多人在讀完《謊報》之后,依舊質問瑪麗為什么要說謊……那這個世界真是令人絕望。 No.5 《刑事辯護人》 [日]龜石倫子 新田匡央 著 高璐璐譯 推薦人:薛倩 為明年要出14本新書 而瑟瑟發(fā)抖的雜食小編 這本書4月出版時候正好撞上封控,真正上市差不多到快7月了,在倉庫里躺了兩個多月,心疼……雖然是放在紀實的“真實罪案”系列,但其實這是一本法律類,或者說是普法的書。案件并不復雜,但是涉及隱私權的問題,在國內這個時點出版還是別具意義。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問問自己,是不是愿意讓渡自己重要的隱私去換取可能更多一點點的安全?隱私到底意味著什么?為什么“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正如書中提醒我們的那樣,“如果我們的社會對別人的權利和自由受到脅迫的情況過于包容,那總有一天,脅迫會以其他形式降臨在自己身上。要想自己生活在安心的社會里,就決不能把別人的權利受到侵害僅僅當作他人之事”。必須理解法律背后追求社會公正的邏輯,而不是做盲從法條的工具人,這也是作為現代社會公民應有的素質。 No.6 《染出自然之色》 [日]吉岡幸雄 福田伝士著 方文素譯 推薦人:Sora 掉進社科編輯室的生活編輯 第一次看到這個文案就被擊中了: 梅花、櫻花、紫藤、桔梗、菊花、紅葉……用身邊植物的花、葉、枝、根,染出自然的色彩朱華、瓶覗、縹色、秘色、紺……這些從平安時代走出來的典雅綺麗,千年之后再次從吉岡幸雄的手中浪漫地再現出來。 等親眼看到顧問老師邵旻老師用植物染出的一箱子各色布料,就沉迷了。 面對美,文字是乏力的,只能用眼睛去看,動手去創(chuàng)作。 《染出自然之色》是用30年時間還原466種失傳的古老顏色、日本國寶級植物染大師吉岡幸雄的植物染教材書,又是一本在家就可以做的植物染書,他用1200張照片詳細記錄了70種染色法,所用材料皆是身邊常見的咖啡、洋蔥、紅花等等。只要照著書做,誰都能在創(chuàng)造出只屬于自己的美好。 No.7 《“廢除文科學部”的沖擊》 [日]吉見俊哉 著 王京 史歌譯 推薦人:笑月 年頭忙到年尾的營銷機器 作為新書系“譯文坐標”第一彈中的一本,我們沒有想到這本書引起了大家特別多的關注。除了圍繞“文科無用論”這一問題,吉見俊哉這本著作重點闡述了:大學應該培養(yǎng)怎樣的人才?人為什么要學習?什么樣的人才不會被淘汰?特別有意思的是,他提出的人生三次入大學的理論,所謂三次,是18歲的高中畢業(yè)生、35歲的職場人、60歲的退休者。因為入學者的多樣化,大學就會成為擁有不同閱歷、知識的人群相互對話的場所,也將不斷催生出新的價值和認識。這一設想非常的理想化,但讓人心向往之。 如果你想在這本書里找到文科的出口,并不一定會有答案,但一定會有啟發(fā)。 延伸閱讀 用故事,進入真實 | “譯文紀實”系列全書目毫無意義的工作?| “打工人”書單 我們做了一個新書系“譯文坐標”,給愛思考的你毫無意義的工作?| “打工人”書單 討論,只能從“現場”開始 主題書單 | 當老齡化社會來臨,你做好準備了嗎? 書單|一流的犯罪故事,不必虛構 掃描下方二維碼 添加“廢墟狗”為好友 第一時間了解新書資訊與優(yōu)惠消息 點擊關注“非虛構時間”?? ?? 戳“”·進入“譯文紀實”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