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集以國際上權威的《榮格文集》(21卷本)為藍本,精選其中的代表作,分9卷出版,本套裝由9卷軟精裝本組成,具體卷名如下: 第一卷 《弗洛伊德與精神分析》 本書收錄的是榮格在1906年至1916年間論述弗洛伊德與精神分析的著作和后來補充的一些內容。榮格從自己的思想立場對弗洛伊德的思想進行了非常深入透徹的分析,對于理解弗洛伊德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第二卷 《轉化的象征——精神分裂癥的前兆分析》 本書是榮格分析心理學的奠基之作。他將醫(yī)療心理學從當時充滿主觀與個人偏頗的情勢中解放出來,讓大家了解潛意識是一種客觀的、集體的心靈,并把自己的研究對象從個別的病例轉向了神話,轉向了文學,在進行這些研究的過程中,創(chuàng)立了原型理論。 第三卷 《心理類型——個體心理學》 本書是榮格歷經(jīng)20年探索而鑄就的一部巔峰之作。它從心理學視角出發(fā),從人類思想文化的長河中,選擇宗教、哲學、文學、美學等領域中有代表性的人物及其作品展開創(chuàng)造性的分析和評判,總結概括出內傾和外傾兩種最根本的心理類型,并詳盡闡明了兩種類型在感覺、直覺、思維、情感四種心理機能方面的不同的體現(xiàn),及其所造就的迥然不同的人生命運。 第四卷 《心理結構與心理動力學》 本書收錄了榮格討論心理結構及其動力的一些重要論文。在這些論文中,他討論了心理能、集體無意識、靈魂信仰等重要的問題。這些論文標志著他脫離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開始構建自己的理論概念。 第五卷 《原型與集體無意識》 本書收錄了榮格關于原型概念及其與集體無意識之間的關系的12篇論文。集中討論了集體無意識的原型、集體無意識的概念、母親原型心理面面觀、兒童原型心理學、個性發(fā)展過程研究、個性發(fā)展與意識和無意識的關系等問題。本書是榮格思想的精華部分,無論是對人文科學還是社會科學都有極大的影響。 第六卷 《文明的變遷》 本書收錄的是榮格論述個體與社會關系的論文。榮格認為,西方文明的沖突源于作為群體的個體的集體無意識中產(chǎn)生的心理危機。想要抓住潛意識的本質,我們不僅要關注當代的問題,而且要了解人類心理的歷史。 第七卷 《人、藝術與文學中的精神》 本書中的文章主要包括榮格對帕拉賽爾蘇斯醫(yī)生、弗洛伊德、漢學家衛(wèi)禮賢和畢加索的評價,以及對名著《尤利西斯》的評論,此外還包括論述心理學與文學、分析心理學與詩歌之間關系的文章。在這些文章中,榮格闡述了文學藝術與集體無意識之間的關系,并從原型理論出發(fā),對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進行了分析和解釋。 第八卷 《人格的發(fā)展》 本書收錄的是榮格在不同場合發(fā)表的關于兒童心理學和教育學的論文,它集中反映了榮格對于兒童的心理狀態(tài)、教育過程、人格發(fā)展等重要問題的思考。榮格突出地強調了父母和教師在兒童的智力、情感、人格形成中至關重要的影響。在探討兒童心理和人格發(fā)展等問題上,榮格也顯示出了他和弗洛伊德的分野。 第九卷 《象征生活》 本書收錄的是榮格晚年所做的一些系列講座的講演稿,因此它也被視為榮格對自己思想的一種簡潔通俗的概括和表達。在本書中,榮格對意識、潛意識問題以及感覺、直覺、思維、情感等各種心理機能做出了自己獨特的界定和闡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