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及哲學(xué)的狂野年代》 將傳主放在了那個“哲學(xué)的狂野年代”的背景之中,在敘述叔本華平淡而不平凡的一生的同時,也將其哲學(xué)與其他的前輩或同時代哲學(xué)家——如康德、費希特、謝林、浪漫派哲學(xué)家、黑格爾、費爾巴哈、馬克思——的思想放在一起考量。叔本華作為歷史理性的懷疑者、悲觀主義的哲學(xué)家,與樂觀向上、高歌猛進的“狂野年代”格格不入,因而注定了默默無聞、知音難覓。書中既有生動的敘述、饒有情趣的逸事穿插,又有縱橫捭闔的哲學(xué)比較、嚴謹?shù)乃急。因此這不僅僅是一部單純的記述生平的傳記,而且還是一部思想的傳記,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部哲學(xué)史著作。 《肖邦:生平與時代》 基于長達十年的研究和來自華沙、巴黎、倫敦、紐約和華盛頓特區(qū)檔案館的大量一手資料,艾倫·沃克的重要著作《肖邦:生平與時代》是一個多世紀以來對這位偉大的波蘭作曲家論述得最為全面的英語著作。本書對作曲家戲劇性的一生進行了細致的探討,特別關(guān)注了肖邦的童年和青年時期以及他和喬治·桑共同度過的九年感情生活。這本權(quán)威傳記以前所未見的清晰筆觸對肖邦及其音樂進行了解讀,使這位19世紀最為神秘、最受人們喜愛、最具傳奇色彩的藝術(shù)家形象躍然紙上。 《伊藤博文:近代日本奠基人》 伊藤博文1841年生于周防國,1909年(68歲)在中國哈爾濱遇刺身亡。伊藤一生歷經(jīng)幕末維新、西南戰(zhàn)爭、明治十四年政變、條約修訂、立憲政治的確立、甲午中日戰(zhàn)爭和日俄戰(zhàn)爭、朝鮮統(tǒng)治……他的一生正與近代日本的初創(chuàng)時期重合。作者伊藤之雄廣泛涉獵書信、日記等原始史料,立足歷史學(xué)研究的最新成果,描述了伊藤博文“剛強耿直”、波瀾壯闊的一生。這是一部改變伊藤博文形象的決定性著作。 《德意志理想主義的誕生:席勒傳》 弗里德里!は眨1759~1805),偉大的德國詩人、戲劇家、美學(xué)家,是德語文學(xué)中最富活力的形象之一,其作品深受中國讀者喜愛。本書描繪了席勒的一生,講述了席勒如何(與歌德一起)在1790~1805年的十多年間成為德意志精神生活中的那顆位居核心的恒星。所有人都登上了舞臺:諾瓦利斯、荷爾德林、施萊格爾兄弟、費希特、青年黑格爾、蒂克、布倫塔諾。這部關(guān)于一個偉大人物的生平、著作與時代的書,或許正可以開啟一場“席勒復(fù)興”。 《陀思妥耶夫斯基傳》 這部傳記作品是25年以來德語文學(xué)界的第一部陀氏傳記。在書中,他生動地描述了作家在波瀾壯闊的時代背景下坎坷的一生:27歲因涉嫌政治被捕,在臨刑前最后一刻被赦,僥幸揀回了性命;在流放西伯利亞10年后浴血重生,重新返回文壇;為躲避債主的糾纏逃往國外,因生活窘迫而染上賭癮。古斯基用流暢的文字,回顧了陀氏從反叛到反動的政治立場變遷,以及為了靠寫作謀生而付出的無數(shù)心血。陀氏小說中那些充滿張力的畫面以及對人性的不斷拷問,都在這部新傳中通過作者的傳神之筆,清晰地呈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