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玩笑》:米蘭·昆德拉首部長篇小說,出版于1976年,始于玩笑、終于瀉藥的人生鬧劇,其改編的同名電影被譽為捷克新浪潮運動的代表作。青年學生路德維克因為在寄給朋友的明信片上寫了幾句玩笑話而被開除出黨,并被下放到礦井做苦役。十五年后,獲得自由的路德維克重回故地…… 2.《好笑的愛》:米蘭·昆德拉唯一的短篇小說集,被譽為“昆德拉的整個小說創(chuàng)作的出發(fā)點”。該書以冒瀆不恭的輕佻手法,提出對生命本質(zhì)最沉痛的質(zhì)疑。 3.《生活在別處》:米蘭·昆德拉第2部長篇小說,完稿于1969年,曾獲法國文壇標志性獎項“美第奇”獎。書名取自詩人蘭波的一句名言,作家以此為主人公雅羅米爾的成長信條,構(gòu)筑了一部關于青春與夢想的史詩。 4.《告別圓舞曲》:米蘭·昆德拉第3部長篇小說,于1969-1970年間在波希米亞完成,榮獲意大利最佳外國文學獎,是作家流亡前的最后一部小說,曾被譯作《為了告別的聚會》,小說以蘇聯(lián)入侵布拉格為政治背景,通過出軌的小號手、美國商人、醫(yī)生、療養(yǎng)院護士和獲釋囚徒等8個人物反復曲折的故事,演奏了一場黑色愛情游戲變奏曲,對人類生存價值發(fā)出了終極追問。 5.《笑忘錄》:米蘭·昆德拉第4部長篇小說,1979年在法國出版,也是作家去國離鄉(xiāng)之后的首部長篇大作,堪稱創(chuàng)作生涯的關鍵轉(zhuǎn)型之作,小說中融入了隨筆、寓言體裁多種實驗寫法,昆德拉從自身的境遇出發(fā),書寫了那些試圖抵抗遺忘、固執(zhí)地保留記憶的人。小說中文譯本曾獲魯迅文學獎文學翻譯獎。 6.《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米蘭·昆德拉第5部長篇小說,出版于1984年,也是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之一,小說依托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的歷史劇變,以托馬斯與特蕾莎偶然而宿命般的愛情為主線,不僅書寫了個人命運在大的境遇變遷中的沉浮、個人在變革時刻的選擇,更是一部層次豐富、意象繁復的哲理小說,在輕與重、靈與肉的相對論中,不停追問生命的價值抉擇。 7.《不朽》:米蘭·昆德拉第6部長篇小說,出版于1990年,也是其最后一部用捷克語寫成的小說,作為音樂式小說藝術的典范之作,作家窮盡屬于“自己的某種形式的所有可能性”,交替講述了三個故事,聯(lián)結(jié)出一個個關于不朽與死亡、浪漫與放蕩、救贖與成長等命題。 8.《慢》:米蘭·昆德拉第7部長篇小說,出版于1995年,法國讀書界稱之為“遺忘三部曲”之一,是作家正式移民法國后用法文創(chuàng)作的第一部小說,也是一部關注現(xiàn)代人心靈生活的“慢”小說,通篇“沒有一句正經(jīng)話”,思考在一個追求速度的時代,人們該如何尋回慢的藝術。 9.《身份》:米蘭·昆德拉第8部長篇小說,出版于1998年,法國讀書界稱之為“遺忘三部曲”之二,作家圍繞“身份”問題展開了一系列討論,探討了陌生的自我的問題,沿著自我疑慮的途徑,小心翼翼地抵達意識的深處,進行自我觀察與詰問。 10.《無知》:米蘭·昆德拉第9部長篇小說,出版于2000年,法國讀書界稱之為“遺忘三部曲”之三,述說流亡西方的捷克人回鄉(xiāng)尋根,卻在現(xiàn)實巨大的落差中經(jīng)歷迷惘、失望及尋找自我的過程,這是一個尤利西斯的故事,也是昆德拉精神上最徹底的異鄉(xiāng)之書。 11.《雅克和他的主人》:米蘭·昆德拉的戲劇代表作,劇本完成于1971年,先后在捷克斯洛伐克、法國、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地搬上舞臺,改編自法國啟蒙思想家狄德羅的小說《宿命論者雅克和他的主人》,被公認為當代戲劇杰作之一,一切都被質(zhì)疑,一切都是游戲,一切都是消遣。 12.《小說的藝術》:米蘭·昆德拉對小說藝術思考的總結(jié),了解其小說創(chuàng)作理念的最佳入門書籍,從福樓拜、卡夫卡、普魯斯特到喬伊斯,米蘭·昆德拉用七堂小說公開課,描繪了小說的一路變遷以及為人類帶來的精神慰藉,道出小說的幽默精神。 13.《被背叛的遺囑》:延續(xù)《小說的藝術》里的思考,聚焦卡夫卡的遺囑公案,昆德拉整理了他所繼承的文學遺產(chǎn),開列出一份彌足珍貴的文學清單:卡夫卡、穆齊爾、布洛赫…… 14.《帷幕》:塞萬提斯派堂吉訶德游走世界,從此撕開由傳奇、預先闡釋織成的掩蓋現(xiàn)實本質(zhì)的“帷幕”……作為昆德拉的第三部文學隨筆,作家以更自由的筆觸探索與歷史和生活現(xiàn)實交混的小說藝術世界,對小說、文學乃至藝術的諸多觀念進行正名。 15.《相遇》:米蘭·昆德拉第四本文學隨筆集,作家一如既往“出入于藝術之境”,在書中回憶了與弗朗西斯·培根、富恩特斯、勛伯格、阿納托爾·法朗士等人的“相遇”,既是美學的“相遇”,也是幾個時代的“相遇”、更是作者與其舊主題和舊愛的“相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