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不語對枯棋:晚清的政局和人物》是一部緊緊圍繞重要事件和關鍵人物講述晚清政局的歷史讀物。作者筆下的北京勝跡,皇宮御苑、王府宅邸、街頭巷尾,都曾經是風華絕代的歷史亡靈活動的舞臺。作者用極富感染力的細節(jié)敘述,再現(xiàn)了慈禧太后、光緒皇帝與李鴻章等親王重臣、康梁等維新人士在歷史關頭的艱難抉擇和復雜多變的內心世界,為那個時代勾勒出鮮活的形象,不止是消閑破悶的京華掌故,更浸透著史學行家的功夫,發(fā)舊思而生新意。 《秋風寶劍孤臣淚:晚清的政局和人物續(xù)編》約17萬字,配150幅照片!肚镲L寶劍孤臣淚:晚清的政局和人物續(xù)編》在寫作上,采用“以散文的筆法寫論文,以論文的嚴謹寫散文”,全書選題嚴謹,以小見大,深入淺出,內容涉及晚清政治、外交、洋務、教育、醫(yī)學等諸多方面;將歷史研究的最新心得用散文筆法恣意寫來,隨時穿越于昔日和今日之間,文字流暢可讀。在史料選用上,將清人書信、日記、詩文同奏折、朱批等巧妙地結合。使得每篇文章皆有豐富內涵,且不少史料為作者首次披露,不少觀點為作者首次提出,無論關注的視角,還是涉及的事件,都是史學界關注卻未作深入研究的。書中涉及到慈禧、李鴻章、左宗棠、翁同龢、張佩綸、郭嵩燾、嚴復、呂耀斗、胡傳、唐國安、康德黎等重要歷史人物,在歷史細節(jié)的發(fā)掘上,有新的見解,訂正了前人的一些訛誤,具有學術意義。有的文字用游記方式寫來,增添了讀者對歷史事件發(fā)生地的現(xiàn)場感受。 繼《天公不語對枯棋》和《秋風寶劍孤臣淚》后,姜鳴撰寫的晚清歷史散文第三輯,收入十三篇文章。有濃墨重彩的長篇考證,揭示了“馬嘉理事件”后清廷的外交失敗,“甲申易樞”對甲午戰(zhàn)敗的潛在影響,以張佩綸為代表的“清流”在當時政壇中的沉浮,而這些事件恰好為之后的甲午戰(zhàn)敗埋下了伏筆。也有角度新奇有趣的小文,從胡雪巖的破產,到孫中山的倫敦綁架事件;從李鴻章最后生涯的居所,到張佩綸的愛情婚姻生活;從醇親王巡閱北洋海軍的詩歌與影響,到一勺用來養(yǎng)生的牛肉羹——涉及晚清政治、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 姜鳴善于由點及面地呈現(xiàn)歷史事件背后細膩而宏觀的縱深之感,他將嚴謹?shù)氖穼W考證與頗具趣味的實地探訪相結合,佐以輕快動人的文筆,對晚清重要的歷史事件和人物給出了新穎的解讀。在歷史與現(xiàn)實的交融之中,再現(xiàn)出那個動蕩波瀾年代的真實圖景。 作者介紹: 姜鳴1957年生于上海,1984年畢業(yè)于復旦大學。做過工人、大學教師、證券公司高管,F(xiàn)任上海國盛(集團)副總裁,上海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院長。 主要著作:《龍旗飄揚的艦隊——中國近代海軍興衰史》(1990、2002、2014) 《中國近代海軍史事日志》(1995,增補本即出) 《被調整的目光》(1996) 《天公不語對枯棋》(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