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生了很多大事件的2020年已經過去,此時,我們面對的是2021年所包含的未來!拔磥怼笔且粋聽起來非常宏大的詞語,然而,它同時也是由許多被拆解的時日、原子般的個人生活所構成的,如果要在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中尋找“眾多未來”的可能性,就要回歸到具體的情緒、夜晚、私人生活,在看似微觀的地方開拓生命的疆域。 在這個微觀工程中,或許沒有比書籍更適宜的開拓工具。它會于每一個夜晚,在每一個渺小的窗戶后打開,它所帶來的永遠都是不固定的體驗,可能會帶來具有重量的思考,可能會帶來歷史的詮釋或者無拘束的詩意,也有可能只是增添了一點生活的美感與童趣,重要的不在于我們閱讀什么,而是當我們合上書后,將以何種狀態(tài)進入自我的生活。 和往年一樣,2020年年末,書評周刊遴選出了一年中值得注意的閱讀文本!2020新京報年度閱讀推薦”從去年10月中旬開始啟動,歷時近三個月,經過書評周刊編輯部多輪篩選,我們從去年的出版物中選出88本年度入圍書單,內容涵蓋文學、藝術、歷史、思想、社科、經濟、兒童、教育、生活、新知10個類別。在入圍書單的基礎上,我們又邀請了13位業(yè)內專家學者進行線下研討,最終根據終審評委會的研討情況,以及編輯部的意見與整體考量,確定了最終10本年度推薦榜單。 這10本書將會隨同我們一起勾勒未來生活的樣貌,就像墻壁上的夜窗一樣,用靜謐而多樣的方式照映著生命的所有狀態(tài)與悲歡。 2020新京報年度閱讀推薦特刊 年度閱讀推薦 2020 新 京 報 開拓人的精神世界 《人的疆域:卡內蒂筆記1942-1985》 作者:(英)埃利亞斯·卡內蒂 譯者:李佳川 季沖 胡燁 出版方:理想國丨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致敬辭 一個真正的智者,能夠憑借直覺感受到復雜現實的本質,而筆記,則是最能體現這一閃光點的形式。二十世紀中期歐洲社會的鬧劇與變遷,為作家卡內蒂提供了豐富的觀察范例,他在只言片語中刺破現實的陰霾,帶來思想的魅力之光。筆記中的碎片式觀察與日常生活形成了緊密聯(lián)系,它以敏銳的感知力超越了思想的立場,將共同的精神追求與反思質疑遞向了不同時代、不同環(huán)境的讀者。這本書的重量,來自作者四十三年思考與寫作的結晶,而它的溫度,則在于為每一種精神困境擺上了思想的蠟燭。 我們致敬《人的疆域》與探索人類精神狀態(tài)的作家埃利亞斯·卡內蒂,同時也致敬三位譯者在長期研討與交流中所進行的翻譯工作。漫長的文字歷程構成了一個廣闊的空間,在那里,人類的生命是有限的,人類的認知是有范圍的,然而,人類對自由精神的追求,是無限且無疆域的。 塑造自我的碎片 《記憶記憶》 作者:(俄)瑪麗亞·斯捷潘諾娃 譯者:李春雨 出版方:大方丨中信出版集團 致敬辭 記憶不是單純的往昔,它是銜接著當下與未來的橋梁。它可能是消匿的,在離開某個時代后便融入無形的空氣;它可能是構想的,是我們憑借著流轉的資料與物品,對這些碎片提出的一種解釋;它也可能是負面的,如同積累的塵埃,漸漸成為前行中帶來重負的陰影。我們或許無法將記憶轉化為明晰具體的當下,然而,通過捕捉記憶的過程,我們可以盡可能地接近完滿的認知,正如在意識到拼圖的所有碎片后,才有可能構想完整的畫面一樣。 我們致敬《記憶記憶》,致敬創(chuàng)作了它的俄羅斯作家瑪麗亞·斯捷潘諾娃。這是一本形式豐富,難以界定的作品,它圍繞著記憶的母題書寫了一部交響曲,將我們帶到文學藝術的思想中心,讓讀者感受歷史塵埃的微小顆粒,它在細膩靜謐的字句之外指向了嚴肅的人文思考,成為了一部紀念碑式的文學杰作。 與過去真正和解 《恐懼與自由: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如何改變了我們》 作者:(英)基思·羅威 譯者:朱邦芊 出版方:甲骨文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致敬辭 二戰(zhàn)早已結束,但人類仍然活在以1945年為紀元的“后1945”的陰影中。作為一部戰(zhàn)后全球史,《恐懼與自由》的作者基思·羅威引領讀者來到恐懼與自由之間漫長的灰色地帶。在這里,二戰(zhàn)中形成的正邪二元論,成為了冷戰(zhàn)對抗的意識形態(tài)根源。英雄與惡魔的“標簽”,簡化了戰(zhàn)后復雜多元的世界,成為全球沖突新的導火索。當自由在放縱與禁錮的兩個極端之間搖擺時,恐懼就會借勢重臨世界,引起紛爭和不和。唯有人類意識到命運的相連共通,才能讓時間的指針走出二戰(zhàn)的陰影,走向未來。 我們致敬《恐懼與自由》,致敬作者基思·羅威以史家深刻的洞察力和非凡的勇氣,揭開了人類長久以來回避的歷史瘡疤,打破了人們對戰(zhàn)爭、國族和正邪對抗永恒迷戀的執(zhí)念。為了擁抱新的未來,人類必須學會與過去真正進行和解。 看見中國普通年輕人的命運 《我的二本學生》 作者:黃燈 出版方:人民文學出版社 致敬辭 2020年,青年一代的焦慮引發(fā)了廣泛的關注。相比于985中自嘲為“小鎮(zhèn)做題家”的高材生、在“績點為王”規(guī)則中的清北精英,“二本學生”在各類社會范圍內的討論中常常淪為“沉默的大多數”。《我的二本學生》則將目光投向了他們,作者黃燈用她曾教過的二本學生們鮮活的經歷,訴說這批年輕人在時代變遷下的困惑與失落,焦慮與希冀,思索時代環(huán)境與青年發(fā)展之間的關聯(lián)。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的經歷,折射出中國最為多數普通年輕人的生存境況。 我們致敬《我的二本學生》,致敬它用細致的記錄,讓一個個看似平凡卻不平庸的心靈發(fā)出曾經不被聽到的聲音。我們致敬黃燈,從《一個農村兒媳眼中的鄉(xiāng)村圖景》到《我的二本學生》,她用持之以恒的行動,實踐著一名教師的人文關懷,和一名知識分子的社會思考與道義擔當。 讓歷史人物重新扎根 《文化失憶》 作者:(澳)克萊夫·詹姆斯 譯者:丁駿 張楠 盛韻 馮潔音 版本:理想國丨北京日報出版社 致敬辭 我們遭受了遺忘的“詛咒”,歷史總被輕易地拋諸腦后。而克萊夫·詹姆斯選擇寫下了800頁的皇皇巨著,他以廣博的知識與深厚的激情,書寫出這部貫通歷史、哲學、文學、音樂等領域的思想者備忘錄。從阿赫瑪托娃(A)到茨威格(Z)的序列中,克萊夫·詹姆斯將20世紀的文化英雄召喚至此,建立起一座抵抗遺忘的思想者大廈。你可以從任何一頁進入也可以從任何一頁離開,而這部用四十年鑄就的文化坐標會一直留存。 我們致敬《文化失憶》,致敬它在一個奔騰不息的時代捕捉到舊日思想的閃光。我們也致敬《文化失憶》的作者克萊夫·詹姆斯,致敬他為20世紀的精神生活留下自己的證詞,并用這證詞將我們從遺忘的潮水之中打撈。 在更長的時間維度中理解經濟 《中國經濟史的大分流與現代化》 作者:馬德斌 譯者:徐毅、袁為鵬、喬士容 出版方:啟真館丨浙江大學出版社 致敬辭 工業(yè)革命在經濟史上是一個并未說盡的中心議題。它顛覆了生產的動力機制,塑造了經濟的增長方式。不同經濟體被拉開差距,形成一種“大分流”。追趕型經濟體隨后產生。經濟學家馬德斌把中國作為根本的方法,回到“大分流”前的中國和歐洲,比較工業(yè)革命的基礎,同時回到“大分流”后的中國和日本,比較追趕型經濟體的現代化差異。他反思并超越勞動力、資本等要素價格和財政的解釋力,在制度和歷史中理解發(fā)展的真實邏輯。 我們致敬馬德斌,致敬他在論集《中國經濟史的大分流與現代化》中兼具計量統(tǒng)計和新制度經濟學特征的研究,克制思辨,讓讀者看到制度在促進與抑制經濟增長之間的巨大張力。我們同時致敬浙江大學出版社“啟真館”,在世界經濟格局再次轉變的當下,將這樣一本基于多國的比較經濟史研究帶到讀者面前。 聽見美國社會撕裂的“深層故事” 《故土的陌生人》 作者:(美)阿莉·拉塞爾·霍赫希爾德 譯者:夏凡 出版方:甲骨文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致敬辭 2020年的美國大選充分體現出美國社會的嚴重撕裂。無法互相理解、無法互相共情、情緒化的互相攻訐,戾氣充斥在美國社會的方方面面。《故土的陌生人》是一本嘗試跨越美國兩派“同理心之墻”的著作;艉障柕略诿绹С止埠忘h和茶黨的“紅州”做了歷經五年扎實的田野調查,她以翔實的一手資料,為大家勾勒出這些共和黨支持者背后的“深層故事”。 我們致敬《故土的陌生人》,致敬它的作者霍赫希爾德。這本書為我們理解美國社會的撕裂提供了富有創(chuàng)見的視角——美國藍領工人們失落的“美國夢”所導致的哀怨情緒,在他們的政治選擇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艉障柕聻榱颂綄ど鐣毫训谋举|,以富有洞見的研究范式、優(yōu)美而細膩的文字、嚴謹的專業(yè)精神、悲天憫人的公共關懷,為讀者描繪了一幅被歷史洪流拋棄的人們的全景圖。霍赫希爾德用她的行動和文字告訴全人類,想要告別分歧,學會傾聽、將心比心是達成和解的第一步。 奇幻的動物故事 也訴說著人的境況 《內城故事》 作者:(澳)陳志勇 出版方:蒲蒲蘭繪本館丨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 致敬辭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fā)展,人與自然該如何持續(xù)相處已成為當今世界完全無法回避的問題。《內城故事》在這一現實背景下,從中抽出尤為動人心弦的人與動物的關系這一點,用充滿奇異幻想的故事與畫面,對此進行了系列深刻的反思。長久以來,人類高居于地球食物鏈頂端,全然忘記了自己也是動物的一員,忘記自己脆弱的命運實際與周遭世界緊密相連,對自己對世界造成的巨大影響視而不見!秲瘸枪适隆匪Φ,正是將這些巨大而沉默的傷口呈現到人面前。另一方面,書中同時也對作為個體的人類復雜的生存狀態(tài)進行著探尋,充滿了人文主義的關懷。 我們致敬《內城故事》,致敬它對動物與人類同樣深切的情感,在表面的痛苦和壓抑之下,隱藏著深處理解的溫柔、善良、勇氣與希望。我們同樣致敬作者陳志勇,致敬他恢弘而細致的想象力,將如此美麗而沉重的思索,這樣栩栩如生地捕捉出來。 一段非凡的“逛動物園”之旅 《逛動物園是件正經事》 作者:花蝕 出版方:商務印書館 致敬辭 1個人,4個月,41個城市,56座動物園。作為一名動物園愛好者、動物科普達人,花蝕遍訪全國各大城市動物園獲取第一手資料,以專業(yè)游客的視角為無言的動物發(fā)聲,也為我們展現了一個與固有認知絕對不一樣的動物園世界。在展示每一種動物的獨特之處之余,他揭示了動物園的存在意義:看懂動物,尊重動物,有助于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他堅信:動物園是大自然的縮影,它雖然具有原罪,卻是現代社會必不可少的地方,也是人類進行動物啟蒙的絕佳場所。 我們致敬《逛動物園是件正經事》,致敬這本書對中國動物園巡禮式的聚焦,以及對動物福利的深切關注;我們也致敬花蝕,致敬他帶我們踏上了這段非凡“逛動物園”之旅,讓我們的關注,成為促進動物園進一步前行的動力。 在老照片中 打撈中國人的日常生活 《佚名照:20世紀下半葉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圖像》 作者:晉永權 出版方:文景丨上海人民出版社·活字國際 致敬辭 自攝影技術誕生伊始,人們就難以遏制用文字記錄、闡釋、分類影像的欲望。但是《佚名照》卻試圖說明,影像自有其命運。隨著世紀更迭、時代變遷,曾經隆重拍攝并精心收藏于家庭相冊的黑白老照片,或在關系結束后被裁剪,或在搬遷流動后被遺棄,流落至舊貨市場、地攤街頭。脫離了文字描述、拍攝情境的佚名照片,反而擺脫了個案差異,在與其他同類照片的“互圖性”中創(chuàng)建了文字之外的獨立世界,用圖像語言講述了一代中國人在照相行為中投射的時代潛意識與精神變遷史。 我們致敬《佚名照》,致敬它對影像自身語言的探索與建構,致敬它對上世紀下半葉中國人日常生活的記錄與還原,也致敬它對時人精神世界和公共記憶的歸納與呈現;同時我們致敬作者晉永權,是他用二十余年時間,將上萬張黑白老照片從舊貨市場打撈,賦予它們新的生命。 本文為新京報獨家原創(chuàng)內容。作者:書評周刊編輯部;致敬辭校對:王心,導語校對:李世輝。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fā)至朋友圈。 掃描以下二維碼 或點擊即可觀看 2020新京報年度閱讀盛典 現場直播 1月16日下午兩點,正式開始 ▼ —— 直播平臺入口 —— 新京報APP 可先點擊下圖,下載新京報APP, 關注直播界面更新內容。 快手 抖音 微博 點擊 進入2020新京報年度閱讀盛典直播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