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小瀾為大家?guī)砹恕都~約時報》今年評選出的十佳好書,由編輯們投票選出,因其完全不考慮銷量、不搞頒獎活動、只考慮圖書質(zhì)量這些純粹的欣賞方式,受到讀者的信任與歡迎。 本次評選結(jié)果中有關于種族、殖民、奴隸制等歷史話題,也有關于現(xiàn)實、文學、科學等社會話題,一起來看看介紹吧~ 虛構類書籍 我們曾經(jīng)多么美麗 How Beautiful We Were By Imbolo Mbue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繼2016年的處女作《看追夢者》(Beholdthe Dreamers)之后,Mbue氣勢磅礴而又令人隱隱悲傷的第二部小說始于1980年一個虛構的非洲村莊——科薩瓦。 美國石油公司造成的環(huán)境惡化使人們生活在恐懼之中:管道泄漏使農(nóng)田變得貧瘠、兒童因飲用有毒水而死亡、清理和經(jīng)濟賠償?shù)某兄Z遭到無視……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小澤的人民決定反擊。 這是一個關于權力與腐敗的寓言故事,跨度長達數(shù)十年,通過科薩瓦老少的眼睛,Mbue構建了一次細致入微的探索:關于利己主義,也關于在資本主義和殖民主義的時代,擁有渴望意味著什么。 親密 Intimacies By Katie Kitamura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主角是一位未透露姓名的海牙法庭翻譯,她從紐約逃到海牙,她的任務是密切關注戰(zhàn)犯的聲音和故事,只有她才能與他們交流;與此同時,她陷入了與一個男人的情感糾葛之中。 本書的特點在于作者打破了語法慣例,以一種新的敘事方式關注了親密關系之間的痛苦邊界——尤其是真誠與強迫之間的邊界。 《親密》審視了身邊人的可知性,以此去觀察中產(chǎn)階級化、殖民主義、女權主義等重大社會問題。 這本書似乎在說,一個人的生命穿過這個世界的道路,其最大的意義在于對他人的影響。 W·E·B·杜·波依斯的情歌 The Love Songs of W.E.B. Du Bois By Honoree Fanonne Jeffers 本書是備受贊譽的詩人杰弗斯創(chuàng)作而成的第一部小說,包含了一個動人的成長傳奇,對種族的審視,以及對美國歷史的挖掘。 偉大的學者W·E·B·杜·波依斯曾經(jīng)寫過關于美國的種族問題,以及他所謂的“雙重意識”,這是每個非裔美國人為了生存所擁有的敏感性。 另一邊,20世紀末成長的黑人女孩艾莉·珀爾·加菲爾德和她的祖先——生活在美國成型時期的原住民和被奴役的非裔美國人——肩負著波依斯問題。 隨著他們的故事交匯在一起,本書創(chuàng)造了一幅令人難忘的黑人生活畫卷,揭示了過去的種種故事在今天依然回響。 無人談及 No One Is Talking About This By PatriciaLockwood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洛克伍德首次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獲得贊譽是以詩人的身份,在2017年出版的回憶錄《神父老爸》中,她講述了自己在中西部教區(qū)長大的故事。 本書是洛克伍德的處女作小說,受到多方推薦,曾入圍2021布克獎。她在書中提煉了生活在網(wǎng)絡和現(xiàn)實互動之間的樂趣和匱乏,將這種不協(xié)調(diào)轉(zhuǎn)化為藝術。 這本書讀起來就像一首散文詩,時而崇高,時而世俗,時而親切,時而哲學,時而滑稽,最終又深深打動人心。 當我們不再理解世界 When We Cease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By Benjamin Labatut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拉巴圖特將20世紀最偉大的思想者的故事巧妙地拼接在一起,在數(shù)學家亞歷山大·格倫迪克、物理學家維爾納·海森堡和化學家弗里茨·哈伯等人的指引下,探索科學突破帶來的狂喜和痛苦:給社會帶來的巨大收益,以及給人類帶來的慘重代價。 本書曾入選2021國際布克獎,將我們帶入現(xiàn)實與虛構、進步與毀滅、天才與瘋狂之間的令人振奮的領域,當我們讀得越深,事實與寓言之間的界限就越模糊。 非虛構類書籍 哥本哈根三部曲—— 童年;青春;依賴 The Copenhagen Trilogy: Childhood; Youth; Dependency By Tove Ditlevsen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迪特萊維森被譽為二十世紀丹麥文學中最重要和最獨特的聲音之一,20歲出頭就成為了著名詩人,《哥本哈根三部曲》是她公認的杰作,于1960、70年代在丹麥首次出版。 《童年》講述了一個不合群的孩子一心一意要成為詩人的故事,《青春》描述了她早期的性、工作和獨立的經(jīng)歷,《依賴》開始了她第一次婚姻失敗后同一個精神病醫(yī)生結(jié)婚,到了30多歲時又絕望地依賴藥物。 這本精彩的回憶錄詳細描述了她如何為調(diào)和藝術與生活而進行的斗爭。這三本書不僅揭示了世界的嚴酷現(xiàn)實,還揭示了人類隱秘自我中難以解釋的沖動。 詞語的傳承—— 對美國奴隸制歷史的反思 How the Word Is Passed By Clint Smith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詩人兼記者史密斯參觀了關于奴隸制歷史及其當代遺產(chǎn)的重要地點,包括: 托馬斯·杰斐遜的蒙蒂塞洛故居:托馬斯·杰斐遜在這里一邊寫信宣揚自由,一邊堅守奴隸制; 惠特尼種植園:唯一一個致力于保存奴隸經(jīng)歷的種植園; 路易斯安那州監(jiān)獄安哥拉: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的由種植園改造而成的最高戒備監(jiān)獄,里面滿是黑人,他們在18000英畝的土地上無償工作; 邦聯(lián)公墓:一個成千上萬的邦聯(lián)士兵最后安息的地方。 史密斯沿途采訪他遇到的游客、導游、活動人士和當?shù)貧v史學家,在書中穿插了對學術研究的仔細解讀和深刻的個人反思,為美國當下與過去之間充滿矛盾的關系樹立了一面鏡子。 看不見的孩子—— 美國城市中的貧困、生存與希望 InvisibleChild By Andrea Elliott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2013年,艾利奧特撰寫了關于無家可歸的紐約女學生達薩尼·科茨及其家人的故事系列,追溯他們的祖先從奴隸到北方大遷徙的歷程。 隨著達薩尼成年,紐約市的無家可歸危機隨著貧富差距的加深而爆發(fā),達薩尼必須帶領她的兄弟姐妹在這個充斥著饑餓、暴力、毒癮、無家可歸和兒童保護服務監(jiān)控的城市里生活。 當她最終逃離城市生活進入寄宿學校時,她面臨著一個不可能的問題:如果脫離貧困就意味著拋棄你的家庭和你自己呢? 艾略特基于近十年的報道,通過一個非凡女孩的生活揭示了當代美國一些最關鍵的問題,尖銳地描述了一個家庭在這座城市乃至這個國家是如何與貧困、無家可歸和成癮進行斗爭,而這座城市以及這個國家卻未能以效率或同情來解決這些問題。 關于六月節(jié) OnJuneteenth ByAnnette Gordon-Reed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六月節(jié)”是美國新設立的聯(lián)邦假日,目的是紀念美國奴隸制的終結(jié),本書由普利策獎得主、德克薩斯本地人戈登-里德講述,一個關于六月節(jié)對美國歷史影響的故事。 作為歷史的一部分——她是第一個進入東得克薩斯學校的黑人孩子,有幾次,她發(fā)現(xiàn)白人和黑人都回避她,所以她從小就認識到,打破膚色界限會對兩個種族都造成威脅。 戈登-里德在她的家鄉(xiāng)得克薩斯州探索種族和社會的復雜性,以更微妙的眼光看待歷史,有力地證明以奴隸和種族為基礎的經(jīng)濟不僅定義了得克薩斯州獨立的動蕩時代,而且促成了美墨戰(zhàn)爭,甚至是南北戰(zhàn)爭本身。 紅色彗星: 西爾維婭·普拉斯短暫的一生與熾熱的藝術 Red Comet By Heather Clark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西爾維婭·普拉斯是繼艾米莉·狄金森和伊麗莎白·畢肖普之后最重要的美國女詩人。這位頗受爭議的女詩人因其富于激情和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詩篇留名于世,又因其與另一位英國詩人休斯情感變故自殺的戲劇化人生而成為英美文學界一個長久的話題。 本書是由英國詩歌教授克拉克所著的普拉斯傳記,長達1000多頁,引用了眾多她的信件、日記、詩歌和散文。 她將這位詩人從“注定毀滅的瘋女人”這種被簡單描繪的形象中拯救出來,“將她重新定位為20世紀最重要的美國作家之一”。 - END- 往期 回 顧 歡迎關注公眾號「瀾瑞外文Lanree」 了解更多原版書資訊 點贊還是在看,你選一個吧,我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