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按|2022年上半年,和往年似乎有太多不一樣。呆在家里的時間更多一些,讀書的時間應該也更多了一些。我照舊每個月選30本好書,盡管每一次都拖延很久,但也妥妥180本。這本六月選的30本好書。前面五個月的選書,請查看鏈接: 綠茶書情好書榜2022年1月選書30本 綠茶書情好書榜2022年2月選書30本 綠茶書情好書榜2022年3月選書30本 綠茶書情好書榜2022年4月選書30本 綠茶書情好書榜2022年5月選書30本 選書人 | 綠茶 《講了很久很久的中國妖怪故事》 張云 著 記號Mark |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2022年4月 書中的故事來源于《山海經(jīng)》《搜神記》《夷堅志》《子不語》《聊齋志異》等歷代經(jīng)典作品,重新打撈5000年歷史長河中散落的典籍,找尋被遺忘太久的中國傳統(tǒng)妖怪,精心選取適合閱讀的100個妖怪故事,并為每個妖怪配上獨立的形象插圖。中國的妖怪故事不僅形象充滿想象力、情節(jié)生動,而且蘊含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能夠讓讀者在欣賞妖怪故事的同時,接受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更能豐富知識、開闊眼界。 《南腔北調(diào):方言里的中國》 鄭子寧 著 后浪 | 海峽書局 2022年4月 “南腔北調(diào)”的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載體,維系了各民族的歷史記憶。語言達人鄭子寧先生將大眾熟悉的31個趣味話題分成八大版塊,解讀其內(nèi)在的語言學原理;又從每一個話題延展開來,闡明同一話題在不同方言的流變,鋪陳出一幅幅民族歷史文化的畫卷。讀者在收獲語言學知識的同時,更能從各自方言的角度找到共鳴,在方言里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中國。 《南藩;韬睢 王仁湘 著 三聯(lián)書店 2022年7月 考古學家王仁湘持續(xù)關注;韬钅沟陌l(fā)掘與成果發(fā)布,其研究將歷史文獻記載與出土文物相結合,將出土文物與歷史文化傳統(tǒng)相結合。既可以了解;韬罴捌渌畹奈鳚h中期的歷史,也可以通過出土文物了解中國古代的諸多物質文化傳統(tǒng)(玉器、青銅器、貨幣、飲食)以及古代中國人的信仰世界。海昏侯劉賀的個人經(jīng)歷貫穿在作者不同的研究單元中,他的種種生活細節(jié)通過考古發(fā)現(xiàn)也逐漸清晰呈現(xiàn)。 《借<搜神記>一用》 商震 著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2022年4月 詩人商震以當代人的眼光與立場,解讀被稱作中國歷史上“志怪小說”鼻祖的《搜神記》。他說:“人類從創(chuàng)造了鬼神那天起,就開始相信鬼神,并不斷地賦予鬼神各種力量。我一直堅信,所有精靈鬼怪的出場,都是為人的出場和命運發(fā)展做鋪墊或媒介的!彼褮v史、地理、政治、經(jīng)濟、民俗與儒學、道學、神學、玄學、經(jīng)學、文學等領域知識縱橫交織在一起,豐富中帶有風趣,寬闊中含著銳利。 《大唐之變》 袁燦興 著 岳麓書社 2022年6月 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亂”是中國歷史的標志性事件,它不僅讓大唐盛世戛然而止,直接導致唐帝國的衰落與亂亡;還深刻影響后世數(shù)百年的政局與歷史,成為中國歷史的分水嶺。歷史學者袁燦興圍繞此一巨變,基于大量史料,運用文學的結構和筆法,展現(xiàn)了這一歷史巨變的全過程,生動刻畫出這一歷史拐點中的一系列大人物與狠角色。 《憂患:邊事、黨爭與北宋政治》 林鵠 著 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2年5月 澶淵之盟后,宋遼實現(xiàn)了百年和平,到西夏叛宋、慶歷增幣與遼夏戰(zhàn)爭,驚破了宋人的太平幻夢,使其留下了深刻、持久的心理創(chuàng)傷。被認為趙匡胤之后最具英才的神宗皇帝,內(nèi)心一角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濃重陰影,不顧元老重臣集體反對,一意支持性格偏激的王安石推行變法。這場大變革,完全改變了北宋歷史,從此愈演愈烈的黨爭占據(jù)了政治舞臺的中心位置,成了宋朝最可怕的內(nèi)憂,直到女真南下,汴梁陷落,北宋滅亡。黨爭以外患始,又以外患終…… 《水村圖索隱》 個廠 著 商務印書館 2022年6月 趙孟頫《水村圖》是趙孟頫為隱居在汾湖的錢重鼎所繪,自元至清初三百年,流傳有序,名家題跋,累累可見,是國寶級的中國名畫,因而后世迭有以此為母題和藍本的摹、臨、仿作。本書所探討的《水村圖》,即是以包括趙孟頫《水村圖》在內(nèi)的以汾湖水村為描繪對象的作品,其形式為手卷,同時對歷代之摹本(形制不一)也稍作介紹,但不計幅數(shù)。本書沿著誰繪“水村第一圖”的疑問展開,通過對趙孟頫《水村圖》創(chuàng)造背景之考察、歷史遞藏之鉤索、揭裱重裝之探求、后世影響之梳理,并探討“水村”這一繪畫主題所體現(xiàn)的中國古代文人的人生追求與美學思想。 《活在洪武時代》 諶旭彬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2年6月 將洪武帝朱元璋在《大誥》中寫到的十二個案件抽絲剝繭,詳盡地闡述了在這些毫無法理、常識和邏輯的案件背后的來龍去脈。從明初的軍事、土地、政治、法制等政策制度入手,梳理涉案人員的行為動機,解讀洪武帝審案和判決的依據(jù)和目的,從而勾勒出洪武時代各色人物的荒誕命運以及可怖的生存狀態(tài),再現(xiàn)了洪武帝“重典之治”的本來面目。通過這些小人物如草芥般的命運,我們看到一個腦回路清奇的開國皇帝,是如何欺騙控制官員,如何監(jiān)視窺探民眾的。這些案件,讓我們看到了“洪武之治”的另一面。 《探索幽冥:乾嘉時期兩部志怪中的知識實踐》 王東杰 著 巴蜀書社 分析了清代學人與志怪小說之間的知識實踐。乾嘉時期是中國志怪集出版的高峰時期,也是傳統(tǒng)考據(jù)學的鼎盛時期,本書運用認知史的方法與視角,選取當時最有影響的兩部志怪作品集《閱微草堂筆記》和《子不語》,將之放入更為廣闊的時代心智氛圍,從“看法”的立場出發(fā),探討了作為重要知識來源和知識探索對象的幽冥故事,如何被士人獲取、辨析、研討和利用,借以重訪乾嘉時期的知識疆域,揭示其中某些隱而不彰的面相。 《榮祿與晚晴政局》 馬忠文 著 鳴沙 |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22年5月 1894年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到1904年立憲呼聲高漲,近代中國社會經(jīng)歷了一個關鍵的轉折時期。十年間內(nèi)憂外患頻仍,導致清廷朝局波動,政潮迭起,這個時期深受慈禧寵信的滿洲權貴榮祿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書中通過研究和剖析這個時期榮祿的復雜表現(xiàn),對了解清末政治的變遷和走向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理解晚晴那一段政局生態(tài),榮祿是一個繞不開的樣本。 《中西印哲學導論》 張祥龍 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22年5月 一個世紀以來,比較哲學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其中中國哲學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張祥龍教授多年來在比較哲學研究領域進行了卓越的探索,作為國內(nèi)和國際上多文明比較哲學的代表性學者,為深化哲學的理解、建構各文明哲學之間的對話,帶來了諸多啟發(fā)!吨形饔≌軐W導論》是一本帶有普及性的哲學導論,按照哲學領域中重要的一些主題闡發(fā)了中國、西方和印度三種哲學的觀點,在比照和互文中呈現(xiàn)不同文明的哲學特質。 《四十年藝壇回憶錄》 丁悚 著 丁夏 編 上海書店出版社 二十世紀前半葉的上海灘上,丁悚(1891一1969)是一個家喻戶曉的響亮的名字。他多才多藝,又融匯中外古今,博采眾長,在美術(包括漫畫、月份牌、廣告、插圖、美術編輯和教育等)、戲劇、電影、攝影乃至文學創(chuàng)作等眾多領域里都卓有建樹,影響深遠,是海派文化史上開一代風氣的不應被忽視的代表人物!端氖晁噳貞涗洝肥嵌°谖淖值氖状螀R集。對海上藝壇文苑的獨到觀察和認知,象他拍攝的珍貴照片一樣,真切而又生動,均頗具史料價值。 《徐鑄成日記》 徐鑄成 著 徐時霖 整理 微言 | 上海三聯(lián)書店 2022年6月 作為《大公報》《文匯報》的核心人物,徐鑄成先生是眾多歷史事件的親歷者、見證者。本卷日記忠實呈現(xiàn)了1947—1957中國歷史的五個非凡節(jié)點:風雨欲來的解放戰(zhàn)爭、至高榮光的開國大典、與志愿軍共生死的朝鮮戰(zhàn)場、心潮澎湃又嚴肅隆重的一屆人大,以及一路風塵且反思良多的蘇聯(lián)之行。其間諸多經(jīng)歷富有傳奇色彩,諸多事件驚險、振奮而鮮為人知,是一部獨具視角的社會生活實錄。 《尋找徐傳賢:從上海到北京》 十年砍柴 著 現(xiàn)代出版社 2022年4月 以徐傳賢先生從上海到北京的活動為主線,以徐傳賢先生之父徐熙春先生(中國紅十字會青浦分會創(chuàng)始人)的活動為副線,借以父子倆的人生經(jīng)歷來反映清末民初大變局中傳統(tǒng)家族的選擇和作用,從而認識到家庭和家族在中國社會轉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時,本書也反映了中國城市“雙子星座”——上海和北京過去一個半世紀以來的城市關系,而上海和北京的文化差異以及兩座城市的關系都投射在了徐傳賢先生的一生當中。 《金岳霖回憶錄》 金岳霖 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22年4月 哲學家金岳霖晚年親自撰寫的一部回憶錄。金先生“渾身散發(fā)著哲學家的味道”,然而他的內(nèi)在卻流淌著名士風流,一生籠罩在傳奇中。它回憶了自己在人生、情趣、交友三方面的經(jīng)歷,徹底顛覆了這位哲學家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還原了他真實的人生。它敘述了自己學術及學術之外的生活細節(jié),以小見大,以情感人,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的是生活中的大師級學者的人格與情趣。 《讀書·讀人·讀物:金克木編年錄》 黃德海 著 作家出版社 2022年6月 本書以時日為序,理出金克木一生線索,取其本人文字,佐以考證、參校所得,而撰成此自述為主、稽核為輔的獨特編年錄。全書作上中下三編,分別名為學習時代、為師時代、神游時代,寫實又傳神,勾勒出個人精進與時代激蕩交錯而成之“學人”的精神肖像。金克木的人生經(jīng)歷、交友游歷、冥想頓悟、獨對宇宙……面面俱到,但重點關涉其自學而成的方法,讀書、讀人、讀物的思想,使得本書另具成長小說與思想點化的神采。 《馮至文存》 馮至 著 領讀文化 |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22年4月 馮至文存收錄了馮至先生的主要代表作,有:《伍子胥》《山水》《昨日之歌》《十四行集》《馮至學術論著自選集》(上、下卷)等,馮至先生不僅是一位偉大的詩人,還是一位卓越的翻譯家,本文存收入馮至翻譯德國詩人海涅的作品《海涅詩選》《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馮至翻譯德國詩人里爾克寫給年輕人、塑造了無數(shù)青年心靈史的《給一個青年詩人的十封信》及《馮至譯里爾克詩18首》。 《從師記》 劉躍進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22年5月 古典文學專家劉躍進先生是1977年恢復高考后的首屆大學生,又先后師從著名學者姜亮夫、曹道衡等先生攻讀了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閱歷豐富,成就卓著,在新時期的學人中頗具典型性。在本書中,作者以樸素自然的筆墨,記述了數(shù)十年來個人求學與從師的經(jīng)歷,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fā)展和學術的進步?芍^是一部記憶之書,也是一部打開學術之門的啟蒙之書。 《空耳集》 黃集偉 著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22年4月 “語詞收藏家”黃集偉先生第八本新語詞筆記。全書共收錄150個語詞片段,皆以當下語言生活為觀察樣本。語詞激勵語詞,概念激發(fā)概念,比喻激活比喻。“語詞”成為定義時代的佐證,“流行”成為舉證時尚的標本,“語文”成為刻錄時間之舟的寶劍……哪怕墜劍之憾如影隨形、宛如宿命,作者仍像他喜愛的日本畫家谷口治郎那樣,徜徉于語詞的街頭巷尾,自得其樂。 《書里畫外》 劉檸 著 啟真館 |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22年7月 劉檸常年遍訪書肆、美術館、文學館和博物館,基于對歷史與文化積淀,本書以書話的形式,不落窠臼,并在書話背后,生發(fā)出對書業(yè) 和出版的關懷。抄錄我為該書寫的一段推薦語:多年來讀劉檸兄著作,如《東京文藝散策》《竹久夢二的世界》《藤田嗣治:巴黎畫派中的黃皮膚》諸作,最愛其“書文畫論”之筆法!稌锂嬐狻犯恰皶摹迸c“畫論”之結合,自是得心應手,妙筆生花,為讀者帶來在積讀與藏書之間的妙趣和快慰。 《中日短長書》 劉檸 著 斯文 |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22年4月 作者認為,觀察日本,有歷史、現(xiàn)實、文化三個維度,而健全的認知必建構于對日本的全方位了解之上。種種跡象表明,一種基于兩國國民之間深度文化交流互動的關系正在形成。對此種現(xiàn)象的觀察,促使作者近年來寫下了這組為中國讀者介紹日本歷史文化的長短書評以作回應。過眼的書目題材各異,內(nèi)容跨度頗大,雖說未能“一網(wǎng)打盡”,卻有著相當精準的投射?芍^一次出版與媒介的有機鏈接。 《家住六朝煙水間》 薛冰 著 后浪 | 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 2022年7月 全書以時間為經(jīng),兩千年的城市發(fā)展進程和約五百年的建都史,從東吳肈建到辛亥定都,經(jīng)東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南唐、明、太平天國、中華民國,六朝古都、十代都會,以空間為緯,從秦淮文化到鐘山文化再到清涼山文化,細致梳理南京的人脈、文脈、史脈、地脈,構建南京的城市靈魂。薛冰先生集四十年南京史、志、地理、文化研究與寫作的經(jīng)驗,將南京的山川形勢、人物風流、名勝古跡化作篇篇優(yōu)美的史話,娓娓道來一座滄桑古城的前世今生。 《又又和雙雙》 陳小齊 著 樂府文化 | 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 2022年6月 又又、雙雙、媽媽、爸爸。這是千萬人中間普普通通的一家四口!队钟趾碗p雙》是媽媽陳小齊即時記錄下的兩個孩子——又又和雙雙——從2013年到2020年這8年來日常生活中的童言童語、點點滴滴,父母給予孩子渴望成長的鼓勵、獨立意志的寬容、愛與親情的流動,有幽默,有浪漫,有傷感,笑中帶淚,盡在其中。在陪伴又又、雙雙成長的同時,身為父母的小齊和張維軍,也重新經(jīng)歷了唯有童年才有的快樂。 《走過兩遍的路:我研究中國歷史的旅程》 [美]柯文 著 劉楠楠 譯 甲骨文 |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22年5月 美國學者柯文在中國史研究領域聲名卓著,其專著《在中國發(fā)現(xiàn)歷史》《歷史三調(diào)》等受到中國學者的廣泛關注。這部柯文先生治學中國歷史六十載的回憶錄,生動講述了這位近90歲高齡學者的學術生涯及學術思想的發(fā)展之徑,其間還穿插了他與導師費正清、史華慈及美國和中國學界同行的交流,以及出版專著時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當初親身經(jīng)歷的歷史,與后來重構的歷史迥然不同,這正是柯文先生“走過兩遍的路”的意義所在。 《暗影中的人》 [德]娜塔莎·沃丁 著 趙飄 譯 新星出版社 2022年4月 繼《她來自馬里烏波爾》大獲成功之后,娜塔莎·沃丁開啟了尋蹤父親的旅程,講述了1956年母親自盡之后的故事。作者渴望過正常的生活,極力想擺脫自己的流離失所者出身、融入德國社會、逃離俄國血統(tǒng),父親卻將她監(jiān)禁起來,禁止她穿紅鞋子,打她,想盡辦法讓她遠離德國人的世界。為什么對自己在俄國的前四十年生涯緘口不提?穿過所有沉默,在暗影中的某處,是一段顛沛流離、駭人聽聞的歷史。在試圖尋找理解的鑰匙過程中,娜塔莎借無家可歸又無處可去的經(jīng)歷,書寫了父親的沉默,也書寫了畸形父女關系的矛盾和掙扎。 《啟蒙與書籍》 [美]理查德?B.謝爾 著 啟蒙編譯所 譯 商務印書館 2022年4月 以115位蘇格蘭作家以及他們的360部主要作品的故事,闡釋了書籍出版對蘇格蘭啟蒙運動的決定性作用。其論說語境不同于一般的文學史、文字史和學術史,討論的核心不單是書籍作者和文本價值帶來的影響,而是在從文本到形成書籍的過程中作者與書商之間的豐富活動。本書不僅展現(xiàn)了書籍出版翔實的細節(jié),并且多層次鮮活地描述了作者、書籍、出版商、印刷者及在書籍流通運程中其他各種對象的互動關系。 《納粹與書》 [瑞典]安德斯·萊德爾 著 朱慧穎 譯 商務印書館 在納粹黨執(zhí)政的十余年間,為了從思想上戰(zhàn)勝并毀滅“帝國敵人”,建構德意志帝國的正當性與不敗神話,一場組織縝密的偷書計劃席卷了全歐洲——從大西洋岸到黑海邊,自阿姆斯特丹、巴黎、羅馬、塞薩洛尼基到維爾紐斯,所有文化、出版重鎮(zhèn)被洗劫一空。半個世紀后,記者、非虛構作家安德斯·萊德爾穿行歐洲大陸,追蹤這段鮮為人知的文化掠奪與殲滅行動,結合回歸行動者的證詞與歷史文獻,嘗試為我們揭露“二戰(zhàn)”中這樁懸而未決的罪行,還原那些被抹去、被竊取、被湮沒和被篡改的歷史記憶。 《民主雅典的精英與大眾》 [美]約西亞?奧博 著 何典 譯 漢唐陽光 | 鄭州大學出版社 2022年5月 將年鑒學派社會史的核心原則,與當代文學理論的主要洞見結合起來。得出的結果,是對一個古代城邦的政治發(fā)展做這樣的解讀:它更多的是與演說術、大眾意識形態(tài)而不是和政治制度、風云人物、派系斗爭或外交關系聯(lián)系在一起的。作者希望以此說明:雅典人并非完全理性但卻合乎邏輯的決策過程;有效的領導力與真正的人民主權的共存;存在著意識形態(tài)的霸權,但至關重要的是,這種霸權并非有閑階級的工具。 《神奇故事的歷史根源》 [俄]弗拉基米爾·雅可夫列維奇·普羅普 著 賈放 譯 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 2022年6月 在民間文學中,新事物出現(xiàn)的同時,舊事物并未消亡。或許,這些神奇故事的起源,并非隱藏在人類心理的某些特點中,也不在藝術創(chuàng)作的特殊性中,它隱藏在往昔的歷史現(xiàn)實里、那些業(yè)已消失的社會生活的痕跡里……如此難以解答的問題,終究會有答案。普羅普的博學罕有其匹,洋洋數(shù)十萬言, 旁征博引世界各地的民俗事象、地方性知識、方言故事以及著名人類學家、民俗學家的論述;學問功底相當扎實,在幾門學科中運轉自如,這一部《神奇故事的歷史根源》,正是以人類學方法研究民間故事的經(jīng)典。 《黑子日記》 [日] 澤野公 著 小蠻 譯 讀庫 | 新星出版社 2022年5月 日本作家、插畫家、出版人澤野公創(chuàng)作,是一本關于其愛犬“黑子”與家人共同生活十五載的溫暖故事集。這本雋永的“繪日記”以季節(jié)為章,分為春之丘、夏之云、秋之道、冬之坂四個部分。拉布拉多犬“黑子”也在這四季流轉中,鋪展著自己溫柔的生命。澤野先生以圖畫和文字,記錄著 一家人與黑子相處的點滴,故事雖圍繞狗展開,實際上是對十五年家庭生活的追憶,歷經(jīng)子女成人、離家、結婚生子、地震,最后是狗的病與死。 -END- 出版機構或作者來信來稿請發(fā)greencha@qq.com ID:greenteabooklist 綠茶書情|閱讀需要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