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整理 1 《文心雕龍校注》 中華國學文庫 龍學泰斗畢生研究《文心雕龍》的集大成之作 點書影進入京東購買本書 點此進入當當購買本書 [南朝梁]劉勰 著[清]黃叔琳 注 [清]李詳 補注楊明照 校注 簡體橫排32開 精裝978-7-101-15770-388.00元 《文心雕龍》是我國古代一部系統(tǒng)完整的文學理論巨著,是研究文學、美學與文藝學等必讀的經(jīng)典作品!段男牡颀垺返墓抛,學界向來都認為清代黃叔琳《文心雕龍輯注》較好,后經(jīng)李詳補注,征事數(shù)典,又有了新的補充。楊明照先生素稱“龍學泰斗”,其《文心雕龍校注》先全錄清人黃叔琳的輯注和李詳?shù)难a注;后為楊先生自己的校注,廣泛校勘傳世諸本,判定是非,并補前修注釋不到之處,終集大成。楊先生取得了許多凌越前賢的成就,是當代學人研治《文心雕龍》的杰出代表。本書對、、分別施加注碼,以便讀者閱讀查檢。 2 《歲時廣記(簡體字本)》 古代歲時民俗的百科全書 點書影進入京東購買本書 點此進入當當購買本書 [宋]陳元靚 撰 許逸民 點校 簡體橫排32開 平裝978-7-101-15779-688.00元 《歲時廣記》,南宋陳元靚撰。陳元靚,南宋末年出生,自署廣寒仙裔。全書以類書的方式編撰,共四十二卷。書前有首卷、 圖說,后有末卷、總載。正文在結構上按春夏秋冬四季次序,以元旦、立春、人日、上元、正月晦、中和節(jié)、二社日、寒食、清明、上巳、佛日、端午、朝節(jié)、三伏節(jié)、立秋、七夕、中元、重九、小春、下元、冬至、臘日、交年節(jié)、歲除等立條目。全書以節(jié)令為綱,以時俗為目,舉凡農(nóng)事生產(chǎn)、日常生活、祭祀祈禱、服飾飲饌、游樂詩賦、養(yǎng)生診療,乃至歷史故實、神話傳說,莫不征引,蔚為大觀。 該書被譽為歲時風俗方面的集大成者,對研究歲時民俗現(xiàn)象的發(fā)展演變,以及當時的社會習俗,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加之該書成于宋末,書中所引用的文獻,很多在后世已散佚,亦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 3 《大唐創(chuàng)業(yè)起居注箋證 (附壺關錄)》 中國史學基本典籍叢刊 親歷者記錄的大唐王朝開國歷史 仇鹿鳴教授精心箋證 點書影進入京東購買本書 點此進入當當購買本書 [唐]溫大雅 [唐]韓昱 撰 仇鹿鳴 箋證 繁體豎排 32開 平裝 978-7-101-15841-0 36.00元 本唐溫大雅撰《大唐創(chuàng)業(yè)起居注》三卷,是目前存世最早的起居注,記載了李淵隋大業(yè)十三年(617)五月從太原起兵到義寧二年(618)正式受禪建唐三百五十七日的歷史經(jīng)過。溫大雅曾任李淵大將軍府記室參軍,多預機密,其所撰《大唐創(chuàng)業(yè)起居注》不但詳細記錄了李淵起兵經(jīng)過,還包含了起兵、稱帝時的祥瑞符讖、與李密、突厥的交涉,以及禪讓前后的表章詔書等,是目前關于李唐建國最重要的第一手史料。 《壺關錄》,唐韓昱撰,是記載李密事跡的雜史,保存了李密、祖君彥、徐鴻客等人的事跡,以及以李密名義發(fā)布的檄州郡文、與唐高祖往來書信等文字多篇,內容與《大唐創(chuàng)業(yè)起居注》多可相互發(fā)明。 復旦大學歷史系仇鹿鳴教授整理《大唐創(chuàng)業(yè)起居注》,以《秘冊匯函》本為底本,通!秾W津討原》本、善耕顧氏文房抄本、黃丕烈校本、吳翌鳳抄本、《藕香零拾》本,參!锻ㄨb考異》引《創(chuàng)業(yè)注》,并參考《隋書》、《舊唐書》、《冊府元龜》等史籍,箋證中注釋人物、地理、史事。點校《壺關錄》以張宗祥?毯覙恰墩f郛》一百卷本為底本,校以國圖藏明弘治十三年抄本《說郛》,并利用多種文獻作他校和輯佚。 4 《周易折中》 易學典籍選刊 易學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 李光地等五十人參與編纂或校對 吸收了歷代218種易學研究成果 具有巨大的史料價值與學術價值 點書影進入京東購買本書 點此進入當當購買本書 [清]李光地 撰 楊軍 點校 繁體豎排 32開 平裝 978-7-101-15803-8 158.00元 《周易折中》又稱《康熙御纂周易折中》,凡二十二卷,由康熙皇帝敕李光地主持撰寫。李氏釋《易》,極為推崇朱熹、程頤,認為朱熹《周易本義》“獨得《易》之本義”,而程氏《易傳》詮釋“《易》之義理為詳”,故解經(jīng)思路,首列《本義》,次及《程傳》,而后輔以“集說”“附錄”“總論”及“案”語等,于程朱之外,輯錄各家之說,講論象數(shù)義理,抉發(fā)哲理奧義,有助于今人研讀。此次整理,以康熙五十四年內府刻本為底本,以同治六年浙江書局本、《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本為校本。 5 《鹖冠子》 中華經(jīng)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 先秦道家典籍,除了《道德經(jīng)》《莊子》還有這本《鹖冠子》一本古代“人間清醒”寶藏書知己,知人,知天地,幫助你消除精神內耗。 點書影進入京東購買本書 點此進入當當購買本書 章偉文 譯注 簡體橫排 32開 精裝 978-7-101-15798-7 26.00元 《鹖冠子》十九篇,其作者雖隱居幽山、衣敝履穿,卻有著強烈的經(jīng)世、濟民之志,其學以道家黃老思想為宗,兼及刑名道法、陰陽數(shù)術、兵家等說,其文博辨、宏肆。書中所談論政治、軍事、人情、法令等內容皆有戰(zhàn)國時代的色彩,所存鹖冠子與龐煖、趙卓(悼)襄王與龐煖、趙武靈王與龐煥(或謂即龐煖)等對話、問答,亦多涉及戰(zhàn)國時代之事,故一般以其為先秦文獻。其內容與先秦儒、道、墨、名、法、陰陽、兵、農(nóng)、醫(yī)等家思想常相交織,故可與先秦諸子之書相互參證,堪稱子部之瑰寶!端膸烊珪偰俊贩Q《鹖冠子》一書“雖雜刑名,而大旨本原于道德,其文亦博辨宏肆”,頗得其實。 6 《禮記集解》 中華國學文庫 《禮記》是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必讀書目而《禮記集解》能讓你讀懂《禮記》 點書影進入京東購買本書 點此進入當當購買本書 [清]孫希旦 撰 沈嘯寰、王星賢 點校 簡體橫排 32開 精裝 978-7-101-15752-9 158.00元 本書是清人研究《禮記》的代表作。本書在鄭玄《禮記注》和孔穎達《禮記正義》的基礎上,博采宋、元以來各家之說,不僅對字句進行充分詮釋,而且對典章、名物、制度詳加考證,還對宋代理學有所闡發(fā),為想要了解和研究中國古代政治、經(jīng)濟、哲學、文教及禮儀制度的讀者提供了方便。 7 《淮南鴻烈集解》 中華國學文庫 “牢籠天地,博極古今”的“絕代奇書”博采眾長、注釋精當?shù)摹痘茨献印芳怏w著作 點書影進入京東購買本書 點此進入當當購買本書 劉文典 撰 馮逸、喬華點校 簡體橫排 32開 精裝 978-7-101-15758-1 98.00元 《淮南鴻烈》即《淮南子》,共21卷,是西漢時期淮南王劉安招致賓客集體編寫而成,后由劉向、劉歆父子校訂成書的一部著作。它對西漢前期道家思想進行了系統(tǒng)而詳盡的總結,為研究黃老思想提供了極其寶貴而豐富的資料。劉文典所撰《淮南鴻烈集解》,以莊逵吉校本為底本,全面而系統(tǒng)地吸收了王念孫、孫詒讓、俞樾、王引之、錢大昕、顧炎武、郝懿行等20余家之說的研究成果,并遍引唐宋大型類書作為佐證,對《淮南子》各篇疑難字詞、典章名物、思想奧義等加以闡發(fā)注釋,條理分明,采擇精當,見解獨到。此次整理,除點校《集解》原文外,書后還附錄了《淮南子校補》、《淮南子逸文》、《淮南天文訓補注》。本書的出版對于讀者閱讀利用《淮南子》一書,有極重要的參考價值。 大眾普及 8 《椿樹峁》 李敬澤、梁曉聲、梁永安、施戰(zhàn)軍、梁鴻鷹、劉瓊 聯(lián)袂推薦黃土高原、山中日月,鐫刻上他們的情感 苦情的日子、遭罪的生活,改變他們對人生的認知 點書影進入當當購買本書 謝侯之 著 簡體橫排 32開 平裝 978-7-101-15818-2 46.00元 五十多年前的一個冬天,大風將塵土和幾個中學畢業(yè)生,卷到黃土高原的椿樹峁。在這里,他們掏地,開荒,修梯田,辦鄉(xiāng)學,給娃娃們講“古朝”,借衣服給后生娶婆姨;他們學會了炒洋芋,做酸湯,愛上了喝燒酒,吃臊子面;他們在雨里讀巴爾扎克,在窯洞中研討物理假說……這些經(jīng)歷給他們饑餓、寒冷、迷茫的苦難歲月以慰藉和希望。鄉(xiāng)民的善良真樸,打動了懷揣不同夢想的知識青年;知識青年也在對高原的敬畏中,理解了渺小與永存。 作者運用了純正地道的陜北方言,既顯示了與那一方水土無法割舍的情感關聯(lián),也很好地再現(xiàn)了陜北地區(qū)的風情生活畫卷。 “中華經(jīng)典通識”系列 9 《〈資治通鑒〉通識》 中華經(jīng)典通識 通古今之變,識興衰之原 跟著張國剛教授讀通《資治通鑒》 點書影進入京東購買本書 點此進入當當購買本書 張國剛 著 簡體橫排 32開 平裝 978-7-101-15743-7 49.00元 《資治通鑒》被稱為帝王的教科書和讀書人的“不可不讀之書”,其中記載自戰(zhàn)國至五代1362年的歷史興衰經(jīng)驗,是中華民族的智慧寶庫,也是中國人修身齊家、管理治理的指導之道。了解中華優(yōu)秀的歷史文化,必須要了解《資治通鑒》。 本書作者張國剛教授立足“通識”,以貫通古今的宏闊視野、積淀四十余年的學術研究和六十余年知人閱世的體悟,以“大家小書”講透《資治通鑒》到底是一部什么樣的書——為何編撰這部書、其架構如何、精華內容是什么、歷史上的評價有哪些、《通鑒》大家族是如何組成的、其對中華文化和世界文明的影響有哪些,深入淺出,一氣呵成,讓人讀起來欲罷不能,在體驗閱讀的酣暢淋漓后,提升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和中華文化的自信。 10 《〈老子〉通識》 中華經(jīng)典通識 通天地萬物,識大道易行 跟著郭永秉教授讀通《老子》 點書影進入京東購買本書 點此進入當當購買本書 郭永秉 著 簡體橫排 32開 平裝 978-7-101-15749-9 49.00元 《老子》,又名《道德經(jīng)》或《德道經(jīng)》等,是先秦時代極為重要的一部典籍,后成為道家學派的經(jīng)典文獻。在流傳過程中,從老子其人到《老子》其書都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的演化過程,對中國哲學的發(fā)展具有深刻影響。《老子》五千言,言約旨遠,意蘊深刻,想要讀懂讀通并非易事。 復旦大學中文系郭永秉教授所撰寫的《〈老子〉通識》,用淺近的學術語言,充分利用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多版本互補互證,在此基礎上從老子其人,《老子》其書的性質、要義要語,今天的讀者應該如何閱讀《老子》,以及《老子》對古代政治文化的影響,面對復雜傳本我們應該如何選擇等諸多方面,層分縷析,引領大眾讀者走入奇異玄妙的《老子》。 11 《〈莊子〉通識》 中華經(jīng)典通識 通天地人,識物我心 跟著陳引馳教授讀通《莊子》 點書影進入京東購買本書 點此進入當當購買本書 陳引馳 著 簡體橫排 32開 平裝 978-7-101-15734-5 49.00元 道家是中國文化的重要思想資源,而《莊子》是道家的根本典籍之一,了解《莊子》這部經(jīng)典,才能對道家思想乃至中國文化精神獲得初步的認識。對于現(xiàn)代讀者來說,閱讀《莊子》原典并進而理解莊子思想,有著一定的門檻和難度,這就需要一位合適的導讀者。 復旦大學陳引馳教授研究《莊子》和道家文學數(shù)十年,已經(jīng)出版關于《莊子》的書籍多種。這部《〈莊子〉通識》,作者更加有的放矢,針對有志于了解并閱讀《莊子》的讀者,既講《莊子》這部書,也講莊子思想的源流,更有對中國文化的解讀,引領讀者在《莊子》的世界中逍遙,在中國文化的海洋中遨游。 12 《〈西游記〉通識》 中華經(jīng)典通識 通天地精氣,識人世真諦 跟著竺洪波教授讀通《西游記》 點書影進入京東購買本書 點此進入當當購買本書 竺洪波 著 簡體橫排 32開 平裝 978-7-101-15732-1 49.00元 《西游記》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瑰寶,是名震寰宇的古典文學名著,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影響到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和語言表達。無疑,《西游記》中的人物和故事是讓人感到熟悉的。不過,《西游記》經(jīng)歷了漫長的形成過程,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有其民間文學的特點,不容易讀通讀透。 本書是《西游記》研究名家竺洪波教授的最新力作,融入了他三十年的研究成果和講授經(jīng)驗,在所敘內容上力求新鮮有趣,文風流暢清麗。本書先解釋《西游記》為什么會成為不朽的經(jīng)典,然后從神話世界、文化寶典、藝術精神和文學暢想四個方面揭示《西游記》的恒久魅力,最后講述《西游記》的作者和版本問題,并提出整本閱讀《西游記》的方法,為了解《西游記》及其文化意蘊提供了一幅完整的認知地圖。 13 《〈紅樓夢〉通識》 中華經(jīng)典通識 通天地靈性,識世間真情 跟著詹丹教授讀通《紅樓夢》 點書影進入京東購買本書 點此進入當當購買本書 詹丹 著 簡體橫排 32開 平裝 978-7-101-15728-4 49.00元 《紅樓夢》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百科全書,是中國人不可不讀的經(jīng)典之作。然而,“當代青年十大死活讀不下去的書”,《紅樓夢》名列榜首。如何消弭這一悖論? 本書是當代名家講解《紅樓夢》的通識之作,將真知灼見寓于深入淺出、趣味盎然的文字中。作者貼近青年讀者,以深厚的學識、細節(jié)的描摹、精妙的分析,講述《紅樓夢》的思想與藝術、版本與價值、作者家族、續(xù)寫與再創(chuàng)造、跨文化傳播、“紅學”隊伍,讓讀者一書在手即可讀通悟透《紅樓夢》。作者深刻地揭示出《紅樓夢》如何通過小說方式回應了中國傳統(tǒng)禮儀文化的一個危機:當維系人與人之間的禮儀日漸虛假時,怎樣通過真情的充實或者重構,重新建立起適宜的人際關系。 14 《陽明學十講》 閱讀王陽明的非凡人生經(jīng)歷 體悟陽明學的知行合一之道 點書影進入京東購買本書 點此進入當當購買本書 周志文 著 簡體橫排 32開 精裝 978-7-101-15730-7 48.00元 “陽明整個人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是個‘異類’”,自小不受繩墨約束,不喜“儒家四平八穩(wěn)的那套”,喜兵法韜略,有經(jīng)略四方之志,后又對道教、佛教感興趣。然真正“折節(jié)”做起正統(tǒng)儒家學問來,沖突、波折不斷,困頓、挫折接連,好奇和懷疑促使他不斷思考,最終構筑起以“致良知”“知行合一”為核心的陽明學。 《陽明學十講》是著名學者周志文先生基于講稿整理而成的新作。作者有著深厚的學養(yǎng),秉持“有一分證據(jù)才能說一分話”的態(tài)度,通過對陽明學之前儒學歷史的溯源、陽明學出現(xiàn)的背景分析、陽明人生與學術的精到論述、王門后學的發(fā)展以及對后世的深遠影響,使讀者能夠在平易而有力的話語中,深切感受到王陽明“不世出之天姿”,“冠絕當代,卓立千古”的道德、功業(yè)與文章。 15 《譚其驤歷史地理十講》 中國歷史地理學主要奠基人和開創(chuàng)者譚其驤,代表作精選精編 點書影進入京東購買本書 點此進入當當購買本書 譚其驤 著 葛劍雄、孟剛 選編 簡體橫排 32開 精裝 978-7-101-15777-2 68.00元 都說巍巍漢唐,漢朝、唐朝的版圖究竟有多大?歷史上的中國范圍如何劃定、依據(jù)什么標準?七大古都是哪七個,它們憑什么成為首都?黃河以經(jīng)常泛濫聞名,為什么在東漢至唐朝會有八百年安流?《楚辭》中浪漫的云夢澤到底在哪里?上海又是怎么從一片灘涂變成堅實陸地并逐漸繁盛的?…… 葛劍雄教授從譚其驤先生的學術成果中,精選出最重要且具代表性的篇章,匯為《譚其驤歷史地理十講》,其中還包括中國歷史與文化、中國歷代政區(qū)、兩千多年前的馬王堆地圖等精彩內容,更有譚先生作為中國歷史地理學科奠基人、《中國歷史地圖集》主編,對這一學科所做的根本性定位與思考。書前設導言“為什么要學習歷史地理學”,書后附錄“歷代疆域政區(qū)概述”,各朝代政區(qū)一目了然。全書精心編排,充分體現(xiàn)了嚴謹性、可讀性與實用性。 16 《敦煌守望四十天》 四十天親歷現(xiàn)場,百余圖完美再現(xiàn) 跟隨“守望者”遇見夢想中的敦煌 點書影進入京東購買本書 點此進入當當購買本書 蔣理 著 簡體橫排 32開 平裝 978-7-101-15738-3 58.00元 作者以四十天守望敦煌的獨特經(jīng)歷、超出一般旅行者的深廣視角,深入淺出地展示了璀璨、多元、神秘,但又與你我相關聯(lián)的敦煌。在此文化之旅中,我們得以窺見壁畫和彩塑背后那些神佛、帝王、英雄、凡人的故事,揭開眾多洞窟的神秘面紗,領略窟頂治沙、洞窟數(shù)字化采集、壁畫修復等絕技,感受莫高窟無與倫比的藝術魅力,真正學會欣賞敦煌之美。 17 《茶道入門——識茶篇(修訂本)》 點書影進入京東購買本書 點此進入當當購買本書 蔡榮章 著 簡體橫排 32開 平裝 978-7-101-15794-9 69.00元 如何制造出好茶?怎樣增強品茗能力?看懂了茶,我們才知道應該怎么對鮮葉進行加工才算是一款好茶;看懂了茶,我們才知道要不要進這一款茶來賣;看懂了茶,我們才知道要不要以這個價格買這款茶;看懂了茶,我們才知道要不要泡這款茶來喝;即使不知道手中的是什么品種什么名稱的茶,只是憑著眼前所看到的茶況,我們也能運用看茶泡茶的知識,設法把茶湯泡到當下的“最好”。 學術研究 18 《眾里尋他千百度:淑章談古詩詞》 點書影進入京東購買本書 點此進入當當購買本書 李淑章 著簡體橫排 32開 精裝 978-7-101-15807-6 68.00元 本書以作者近幾年發(fā)表在內蒙古《北方新報》“淑章談古詩詞”欄目的一百篇古詩詞閱讀作為主體內容,以“古典詩詞的大眾化閱讀”為目標,意在通過古典詩詞這一媒介,引導讀者透過詩詞接觸傳統(tǒng)文化、理解傳統(tǒng)文化。 其選詩對象,既包含古典詩詞的匯編文集,又包含歷代名家名篇;求“精”不求“全”的選詩原則,意在通過古典詩詞的發(fā)展曲線,幫助讀者特別是青少年學生以及教師群體提供典型性的古典詩詞閱讀訓練素材。 19 《〈詩經(jīng)〉的創(chuàng)制歷程》 從宗廟的集體歌舞唱詞 到回顧歷史、發(fā)現(xiàn)生活,再到個體抒情 《詩經(jīng)》創(chuàng)作五百年間文學的變化和民族精神的建構朗然在目。 點書影進入京東購買本書 點此進入當當購買本書 李山 著簡體橫排 32開 精裝 978-7-101-15781-9 88.00元 本書主要關注兩個問題,即《詩經(jīng)》作品的斷代以及建立在斷代認識之上的《詩經(jīng)》創(chuàng)作演進過程的討論!对娊(jīng)》作品的斷代研究,一直是學界關注的熱點,本書綜合采用傳世文獻考證、詩旨探討、金文等出土文獻語料辨析等各種方法,對斷代問題進行全面梳理,構建了《詩經(jīng)》篇章的創(chuàng)作與斷代的整體體系,并在此基礎上試圖恢復詩篇與當時歷史情景之間固有的關聯(lián),動態(tài)、立體地展示西周禮樂文明的建構歷程。 20 《地域文化與唐詩之路》 唐詩之路研究叢書 點書影進入京東購買本書 戴偉華 著 簡體橫排 32開 精裝 978-7-101-15784-0 118.00元 戴偉華教授在《地域文化與唐詩之路》一書中采用文學地理學的理論與方法來建構唐代詩歌創(chuàng)作的動態(tài)結構,嘗試從文化或文學發(fā)生學的角度去探討唐詩體式和題材的演變,進而呈現(xiàn)唐詩之路的部分面貌。作者對唐詩創(chuàng)作分布格局及其意義的分析突破了原有的研究框架,提出了中心平衡和轉移的觀點;論述了詩人和歷史傳統(tǒng)的認同、斷續(xù)和相斥的多種形態(tài),揭示出詩人生存狀況和思想的聯(lián)系和沖突;引入弱勢文化的理論,對貶謫詩和邊塞詩進行更高理論層面上的闡釋。 21 《宋代家禮》 點書影進入當當購買本書 陸敏珍 著 簡體橫排 32開 精裝 978-7-101-15780-2 78.00元 《宋代家禮》一書將宋代家禮作為一種集體寫作規(guī)范的歷史場景來觀察,探討了這一時期書寫者在家禮文本中的自我設定與書寫時的立意、取徑,敘述了宋代家禮文本的書寫概況,分析了文本產(chǎn)生的歷史語境、不同家禮文本的續(xù)寫、更新與知識類型的變化,并以朱子《家禮》為個案,勾畫了宋代以后家禮文本的經(jīng)典化與知識的通俗化過程,以此說明后世對整個宋代書寫者所創(chuàng)造的家禮知識的檢驗與實踐。研究中結合了知識史、文化史、社會史等方法,既有對文字記載的精細分析,又有對圖像的解讀與闡釋,為家禮研究提供了新的范例。 22 《從演揲兒法中拯救歷史——元代宮廷藏傳密教史研究》 用語文學的方法還原真實的元代宮廷藏傳密教史 點書影進入京東購買本書 沈衛(wèi)榮、安海燕 著 繁體橫排 32開 精裝 978-7-101-13703-3 68.00元 13世紀初蒙古的崛起及其對歐亞廣大地區(qū)的征服和統(tǒng)治,一方面改變了世界,另一方面也使蒙古民族脫離了自身原先的薩滿信仰,皈依藏傳佛教。然而長久以來,藏傳佛教在元朝宮廷內外傳播的詳情卻鮮為人知。由于種種歷史原因,傳統(tǒng)漢族士人既對藏傳密教缺乏基本了解,同時又熱衷將其情色/色情化,甚至相信野史,在正史中將藏傳密教塑造為一種類似于房中術的“妖術”和“鬼教”。這種將藏傳佛教乃至整個藏族社會嚴重薩滿化、色情化的傾向一直延續(xù)到當代,甚至影響到西方世界。 本書利用近年發(fā)現(xiàn)的大量漢譯藏傳密教文獻,通過將其與相應的藏文、西夏文、畏兀兒文等民族語言文獻進行文本對勘和深入研究,試圖將“演揲兒法”等藏傳佛教詞匯置于其本來的語言、歷史、文化和宗教語境中來理解,恢復元朝宮廷所傳藏傳密教儀軌的真實面貌,最終揭開藏傳佛教在元代中國傳播歷史的真相。 23 《祥麟日記》 中國近代人物日記叢書 清末戍守邊疆的大臣們 日常工作生活和喜怒哀樂的生動記錄 點書影進入京東購買本書 [清]祥麟 撰 張劍、易愛華 整理 簡體橫排 32開 平裝 978-7-101-15755-0 180.00元 祥麟(1848—?),字仁趾,滿洲正黃旗人。同治十三年(1874)中翻譯進士,光緒十年二月任哈密幫辦大臣,光緒十一年十一月調任烏里雅蘇臺參贊大臣,光緒二十二年十一月授察哈爾都統(tǒng)。祥麟日記巨細靡遺地記述了他在哈密、烏里雅蘇臺、察哈爾三地任職期間的行程記錄、日常公務、人際交往、家庭瑣事等,為西北邊疆史、中俄關系史和晚清社會生活史研究等提供了鮮活的資料。 本次整理,匯集所知存世的所有祥麟日記,按照時間順序排列,加以釋讀、校點,并編制祥麟年譜、日記所涉人名、地名索引,以便讀者使用。 此外,本書附錄還收錄了140余通《祥麟日記》相關奏折,道光十年、十一年烏里雅蘇臺將軍彥德《定邊日記》以及《光緒朝烏里雅蘇臺、庫倫、科布多、察哈爾職官年表》為研究《祥麟日記》提供參考。 24 《高鳳池日記》 商務印書館創(chuàng)業(yè)元老之一高鳳池的“生活日記” 點書影進入當當購買本書 葉新 整理 簡體橫排 32開 精裝 978-7-101-15769-7 65.00元 在近現(xiàn)代出版史上,高鳳池是一個被遮蔽的重要人物。本書整理其僅存的日記文獻,呈現(xiàn)高氏的平生志業(yè)與人格情操,是商務印書館研究不可忽視的重要史料,亦展現(xiàn)了近代上海的社會圖景。 25 《啟蒙·生意·政治:開明書店史論(1926—1953)》 用史料說話 從啟蒙、生意、政治三重視角 完整呈現(xiàn)開明書店二十七年的嬗變之路 點書影進入京東購買本書 邱雪松 著 簡體橫排 32開 精裝 978-7-101-15646-1 65.00元 作為民國五大出版社之一的開明書店,在中國現(xiàn)代出版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它在新文學出版、古籍整理、中小學教科書以及青少年讀物等領域貢獻巨大,因其作風嚴正,旨在創(chuàng)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倡導新式思想和生活潮流,扶植新生作家,逐漸贏得了出版界和讀者的廣泛好評。 《啟蒙·生意·政治:開明書店史論(1926—1953)》聚焦開明書店,充分利用各地檔案館、各出版社所藏檔案,當事人的日記、書信,報刊新聞時評,以及政府法令條文、開明人訪談等一手資料,采用敘事史的筆法,為我們再現(xiàn)了開明書店從1926年創(chuàng)辦,到1953年與青年出版社合并而成為中國青年出版社的這一段歷時二十七年的嬗變歷程,為我們了解新中國出版體制的建立提供了細致而微的個案,“出版”本身豐富而復雜的歷史面相也在其中得到清晰的呈現(xiàn)。 26 《〈唐詩別裁集〉與唐詩經(jīng)典化》 點書影進入當當購買本書 王宏林 著 簡體橫排 32開 精裝 978-7-101-15797-0 78.00元 唐詩經(jīng)典的建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是眾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作品自身較高的藝術價值是基本前提,社會的審美風尚及官方意識形態(tài)是經(jīng)典生成的土壤,發(fā)現(xiàn)人則是經(jīng)典走向讀者的主要媒介和關鍵因素。而發(fā)現(xiàn)人對唐詩經(jīng)典的篩選主要通過選本來完成。選本大多流行較廣,在標舉典范的同時又兼有指導初學者創(chuàng)作的功用,成為唐詩經(jīng)典體系建構的最重要途徑。 本書即選擇沈德潛《唐詩別裁集》為依據(jù)來考察唐詩的經(jīng)典化,沈德潛《唐詩別裁集》充分吸收前代研究成果,又有所突破,帶有鮮明的官方色彩和時代特征,代表了傳統(tǒng)詩學主流觀念對唐詩的定位,具有巨大影響力和生命力,以此選為基礎,本書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唐詩經(jīng)典生成與演化的過程。 27 《王陽明致良知之教》 點書影進入京東購買本書 郝永 著 簡體橫排 32開 精裝 978-7-101-15806-9 98.00元 明代哲學家王陽明提出的“致良知”觀點,是陽明學的一個最為核心的命題,形成了“致良知”心學哲學體系。王陽的“致良知”哲學,不僅是純粹的理性思辨,還是感性的詩意棲居;不僅是形而上的靜態(tài)理論,還是形而下的動態(tài)教傳,是為其“致良知”之教。本書對王陽明“致良知”哲學和“致良知”之教,不唯從《傳習錄》入手,還通過對大量文篇的文本細讀、對文獻本身的細致鉤沉,對王陽明的“致良知”之教做了全面、系統(tǒng)、深入的研究,全面介紹了“致良知”之教的內容,以及這一命題產(chǎn)生、演變、發(fā)展的過程,嘗試對陽明后學做一全面觀照,從而加深對宋明理學這一學術思潮的理解。 28 《西漢經(jīng)學與災異思潮》 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點書影進入當當購買本書 馮鵬 著 簡體橫排 16開 平裝 978-7-101-15808-3 98.00元 全書以災異思想為切入點,以西漢經(jīng)學災異思想與思潮為中心,結合先秦至西漢間的時代背景與思想氛圍,在細致考察與解讀相關文本的基礎上,對西漢經(jīng)學災異思想的觀念來源與理論先導、創(chuàng)立過程與時代特色、理論形態(tài)與建構方法,以及災異思潮與現(xiàn)實政治的互動等問題,進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對于經(jīng)學災異思想何以會在西漢建立、經(jīng)學災異思潮緣何會在西漢爆發(fā)、經(jīng)學災異論造成了怎樣的歷史影響,以及如何評價災異論氛圍中的西漢儒學與儒生群體等問題,本書也進行了系統(tǒng)的反思,并提出了一系列見解。 29 《道家文化研究(第三十四輯)》 點書影進入京東購買本書 陳鼓應 主編 繁體橫排 32開 平裝 978-7-101-15816-8 78.00元 儒、道兩家乃是中國思想史上最為重要、影響最為深遠的兩大學派。中國思想發(fā)展至當代,針對儒、道兩家的專題研究和比較研究層見疊出,呈現(xiàn)一派欣欣向榮的氣象。然而,較為遺憾的是,目前所見的研究多留意于儒、道的相異之處,而較少關注兩者的會通之際;谶@樣的研究狀況,《道家文化研究》第三十四輯以“儒道會通”為主題,試圖呈現(xiàn)儒、道兩家的思想相通之處。針對這一主題,我們收到了國際與國內不少學者的精彩稿件,內容涉及從先秦至明代的儒道交流與會通。例如,中國臺灣學者曾春海教授、林明照教授、中國社會院盧國龍教授、山西大學王玉彬副教授等立足于《莊子》,從不同方向探析了《莊子》文本中呈現(xiàn)的儒道會通;臺灣師范大學陳麗桂教授、復旦大學林志鵬教授、湖南大學陳之斌等討論了黃老道家哲學中的儒道會通;另外也有學者探析魏晉時期與明代文獻中的儒道思想對話?傊瑖@這一主題,學者們進行了新穎深入而又饒有趣味的研究與寫作,《道家文化研究》樂見其成。 另外,本輯另外開設“道家與道教”、“簡帛研究”兩個專欄,以呈現(xiàn)近期關于上述兩個主題的優(yōu)秀學術成果。值得一提的是,在“道家與道教”研究專欄中,我們將發(fā)表國際知名道教學者柏夷教授關于《真誥》譯文的研究;在“簡帛研究”中,我們以去年新發(fā)布的清華簡為契機,收錄了陳鼓應先生關于清華簡《心是謂中》的研究與討論。 30 《國學研究(第四十七卷)》 點書影進入當當購買本書 袁行霈 主編 繁體橫排 16開 平裝 978-7-101-15725-3 88.00元 本書為袁行霈先生主編、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主辦之輯刊,每年兩卷,此為第47卷。本期共收錄相關領域論文十六篇,涵蓋經(jīng)學、歷史、文學、哲學、文獻學等各領域,所收錄論文均經(jīng)過編委會及外審專家嚴格地審定,為各自領域內之佼佼者。 本卷設“易學研究專欄”,共收錄易學文章8篇,其余文章則涉及語言文字學、史學、文獻學等。 31 《春華集——中華書局員工文選(2021年)》 親愛的讀者朋友 這是了解中華書局員工精神風貌的一扇窗 歡迎您打開 點書影進入京東購買本書 中華書局 編 簡體橫排 32開 精裝 978-7-101-15747-5 60.00元 中華書局員工文選取名《春華集》,源自《后漢書》卷五十二《崔骃列傳》中的“春發(fā)其華,秋收其實,有始有極,爰登其質”。2021年的《春華集》約20萬字,共收錄32位中華書局員工于2021年度撰寫的文章,分為編輯手記、書里書外、學林散葉、百川學海、藝文類聚、特稿六部分,共計42篇。“編輯手記”部分有熊瑞敏《全景展現(xiàn)蘇東坡的多彩人生——〈蘇東坡全集〉編輯手記》等;“書里書外”部分有歐陽紅《閱讀革命家書 弘揚光榮傳統(tǒng)》等;“學林散葉”部分有柴劍虹《啟功先生與中華書局》等;“百川學!辈糠钟袑O文穎、李勉《唯一完整傳世的陳代史籍〈陳書〉修訂本出版》等;“藝文類聚”部分有劉冬雪《尺素情深:〈長津湖〉背后“最可愛的人”更可愛的一面》等;特稿為徐俊《燦然書屋重張開業(yè)暨〈翠微卻顧集〉新書首發(fā)致辭》。 。ńy(tǒng)籌:一北;編輯:白昕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