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十大虐心催淚國產(chǎn)電影-高評分國產(chǎn)催淚電影


作者:著名作家     整理日期:2022-11-16 12:39:52

  高分虐心催淚電影有《天堂回信》、《城南舊事》、《魯冰花》、《我們天上見》、《我們倆》、《那山那人那狗》、《阿郎的故事》、《秋天的童話》、《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媽媽再愛我一次》。
  一、《天堂回信》 1992年 豆瓣評分9.1
  看《天堂回信》之前,一定要選好時間和地點,因為這是一部會讓人哭到抽搐的影片。
  說它刻意煽情也好,說它故意催淚也罷,總之,看過它的觀眾,大都會哭到連媽都不認(rèn)識。
  鮮少有國產(chǎn)兒童電影,能在講述祖孫親情的同時,展現(xiàn)出如此深刻的死亡命題。
  所以,與其說它是一部兒童電影,還不如說,它是一部兼具溫情和深度的哲思影片。
  除此之外,作為一部92年的國產(chǎn)老片,《天堂回信》恰到好處地把當(dāng)時的年代背景融入其中。
  不管是爺爺代表的本土鄉(xiāng)情,還是母親隱喻的外國文明,抑或是孫子象征的中外交融,都讓這部影片多了幾分時代印記。
  出演這部電影的時候,在片中扮演孫子的石晨年僅五歲。雖然沒有成熟的演技加持,但他還是憑借純真的本色出演,擊垮了無數(shù)觀眾的心理防線。
  尤其是看到他哭著跟爺爺說:左上衣口袋,急救盒,舌下含服一片。
  任你有多么堅強(qiáng),眼淚也會一秒破防。
  二、《城南舊事》 1983年 豆瓣評分9.0
  《城南舊事》是中國電影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無數(shù)國內(nèi)影迷的心頭好。
  它的存在,讓很多觀眾相信,電影的抒情效果,不亞于任何一種藝術(shù)形式。
  吳貽弓先生用循環(huán)往復(fù)的電影鏡頭,把林海音筆下千回百轉(zhuǎn)的愁緒,展露無遺。
  看過它的觀眾,懷戀童年的同時,也會連聲驚嘆,原來一部電影,真的可以不動聲色地告訴世人,它源自何處。
  這是導(dǎo)演的功力,也是中國電影的魅力。
  這部關(guān)于逝去的影片,沒有大起大落的起承轉(zhuǎn)合,也沒有奔流不息的情感宣泄。
  它通篇都彌漫著淡淡的憂思,溫婉地述說著人物的童年舊事。
  初看不懂影中事,再看已是影中人。
  當(dāng)《送別》的歌聲再次響起,人們飽經(jīng)世事的雙眼,早已開始淚光點點。
  三、《魯冰花》 1989年 豆瓣評分8.8
  掐指一算,1989年上映的《魯冰花》,距今已經(jīng)過去了32年。
  但重溫之后不得不感嘆,它的批判力度,可比如今的某些現(xiàn)實主義題材影片強(qiáng)太多了。
  從刻板的教育制度,到虛偽的官僚主義,再到貧富對立的階級差異,它都不留余力地做了辛辣諷刺。
  影片前后兩段的基調(diào)完全不同,前半段你笑的有多開心,后半段你哭的就有多傷心。
  但是這種哭泣的成分里,沒有酣暢淋漓,有的只是無限的憋屈。讓人為個體的無助感到壓抑的同時,也會替生命的渺小感到不值。
  “夜夜想起媽媽的話,閃閃的淚光魯冰花”,相比于影片的寂寂無名,和它同名的歌曲《魯冰花》,知名度要高出許多。
  經(jīng)由春晚發(fā)酵之后,這首歌更是成了幾代人的記憶。
  但看完這部影片再去聽這首歌,才能深切地理解,為什么每天夜里想到媽媽的話,孩子的眼里總會泛出點點淚花。
  四、《我們天上見》 2009年 豆瓣評分8.7
  演員出身的蔣雯麗,以自己小時候的經(jīng)歷為藍(lán)本,自導(dǎo)自演了《我們天上見》。
  影片主要講述了,“留守女孩”蔣曉蘭與姥爺之間深沉的情感故事,很多在祖輩身邊長大的人看過之后,都會產(chǎn)生強(qiáng)烈的共鳴。
  和大多數(shù)父母不在身邊的小孩一樣,曉蘭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和父母見面。
  但個人的命運會很輕易地被時代的洪流裹挾,這是她年幼的時候,所不能理解的。
  為了維護(hù)她心中的希望,姥爺一直在制造一個溫暖的謊言,曉蘭就是在姥爺?shù)膬A心照顧下,悄然長大。
  親情感人,可歲月無情。
  影片最后,奄奄一息的姥爺強(qiáng)打著精神,為無聲哭泣的曉蘭扮演猴臉的樣子,幾乎可以承包所有觀眾的淚點。
  影片涉及的演員不多,可現(xiàn)在看來,陣容卻是相當(dāng)亮眼。
  不管是初出茅廬的馬思純,還是嶄露頭角的劉燁,抑或是年近八十的朱旭,都在片中有著極為驚艷的亮相。
  五、《我們倆》 2005年 豆瓣評分8.7
  房東和租戶的關(guān)系,很容易因為一些瑣碎的小事而變得劍拔弩張。
  即便她們彼此的社會身份,是一個垂垂老矣的老太婆和一個昂揚向上的女大學(xué)生,也不例外。
  只不過在導(dǎo)演的粉飾之下,這兩個一老一少的女人,終究還是在老舊的四合院里,上演了一場層層遞進(jìn)的溫情故事。
  表面上看,影片講述的是兩個陌生人之間日久生情的故事,可實際上,這部影片關(guān)乎孤單和陪伴,也關(guān)乎年輕和衰老。
  當(dāng)觀眾得知,整日重復(fù)著單調(diào)乏味生活的老太太,年輕時當(dāng)過兵、騎過馬、救過傷員、抽過大煙的時候。
  就很難不去想象,如今活力四射的女大學(xué)生,也會有老去的那一天。
  作為一部低成本的文藝片,《我們倆》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也沒有引人注目的視聽。但它依然能夠憑借樸實溫暖的風(fēng)格,抓住觀眾的眼球,直擊觀眾的心扉。
  如果你心有淤堵,看過它之后,或許會酣暢淋漓地哭一哭。
  六、《那山那人那狗》 1999年 豆瓣評分8.7
  很難會有人不喜歡《那山那人那狗》,畢竟它里面描述的親子關(guān)系,是很多中國家庭的真實寫照:
  孩子不理解大人的心酸和無奈,大人無視孩子的苦惱和迷茫。
  作為國內(nèi)少有的郵政題材影片,《那山那人那狗》打著家庭倫理片的旗號,借一條山間郵路,展現(xiàn)了湘西美景,頌揚了平凡人的敬業(yè)事跡,也消除了一對父子間的心理隔閡。
  它通篇沒有任何贊美和說教的意味,卻有許多,讓觀眾不經(jīng)意間就會潸然淚下的瞬間。
  老一輩們感嘆歲月流逝的時候,經(jīng)常會說:背得動父親的時候,兒子就長大了。
  這句話聽似歡愉,實則無奈,因為父親需要兒子背的時候,往往都已經(jīng)不可挽回地老去了。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觀眾看完影片之后,都會清楚地記得,兒子背起父親的那一刻。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影片是劉燁的處女作。
  憑借片中出色的表演,他甫一出道,就獲得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提名。
  七、《阿郎的故事》 1989年 豆瓣評分8.6
  如果要選一部電影,來教會男人成長,那么《阿郎的故事》必然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看完它,觀眾會真切地明白,什么是“浪子回頭金不換”。
  也會忍不住地嘆息,為什么浪子決意改過自新的時候,往往都會留下追悔莫及的遺憾。
  這部電影之所以好哭,是因為很多觀眾看完之后,都會想起年少輕狂時犯下的錯誤。
  也會恍然大悟,原來命運的饋贈,早就在暗中標(biāo)好了價格。
  周潤發(fā)在影片中的演技,很值得贊嘆。
  不管是年輕時的痞和渣,身為人父后的暴躁和付出,還是痛改前非時的自卑和悔過,都被他詮釋地深入人心。
  看慣了杜琪峰黑色的暴力美學(xué),再來看這部無限雜糅的《阿郎的故事》。
  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他會讓人在并不漫長的117分鐘里,盡情地體會一段短暫又快意的人生憾事。
  八、《秋天的童話》 1987年 豆瓣評分8.5
  在秋天來臨的時候,重溫一下《秋天的童話》,可以打從心底驅(qū)散秋日里自帶的微涼寒意。
  它會讓人暢快地流淚,也會讓人重拾對美好愛情的無限憧憬。
  初看這部影片的時候,百思不得其解,為什么美麗又性感的紅姑,在影片中的身份只是一個平凡且又受盡無限委屈的留學(xué)生。
  再看這部影片,才如夢初醒。
  或許只有這樣的角色設(shè)置,才會意味深長地告訴我們,生活里的瑣碎現(xiàn)實,會把愛情的童話消解的蕩然無存。
  影片中有一句臺詞:“有一種男人,你很喜歡跟他在一起,但是要你嫁給他,你又不會。如果有一天發(fā)現(xiàn)彼此合不來而要分開,我們都會受不了”。
  這句話,戳中了很多觀眾的內(nèi)心。
  看來,友情以上,戀人未滿的感情,總會讓人無限神傷。
  雖然影片一直在打造一個關(guān)于愛情的童話,可最讓人無限回味的,卻是鐘楚紅在異國他鄉(xiāng)的街頭,收到陌生老人玫瑰的那個瞬間。
  九、《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 2002年 豆瓣評分8.4
  可能是因為女導(dǎo)演有著與生俱來的母性,所以格外容易拍出一些感人的影片。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和《我們倆》的導(dǎo)演同屬一人,都是女導(dǎo)演中的翹楚馬儷文。
  如果說,《我們倆》讓你看到了陌生人之間的溫情,那么,《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勢必會讓你看到親人之間的悲情。
  這部影片,把“我們把最差的脾氣都留給了最愛的那個人”這句話,詮釋地淋漓盡致。
  不同于一般母女情深的影片,會故意弱化個體的缺點、大肆美化母女情的溫暖,斯琴高娃在片中飾演的女作家,和母親之間的關(guān)系,純屬相愛相殺。
  如果你深愛著自己的母親,卻沒有那么喜歡她,請慎重觀看這部影片。因為它對你的威力,不亞于任何一顆催淚彈。
  十、《媽媽再愛我一次》 1988年 豆瓣評分8.3
  《媽媽再愛我一次》堪稱國產(chǎn)催淚神片的鼻祖,不管男女老少,在它的猛烈攻勢之下,淚點都會變得很低。
  正因如此,它一度被譽(yù)為中國最佳催淚神片。
  即便多年以后,觀眾早就忘了片中的具體細(xì)節(jié),依然不會忘記,這部影片就是“催淚”的代名詞。
  它的插曲《世上只有媽媽好》,更是無數(shù)國人都會哼唱幾句的歌謠。
  由此可見,它的傳播有多么廣泛。
  但它于1988年在中國臺灣上映的時候,并沒有受到重視,放映沒幾天就下架了。
  直到兩年之后在內(nèi)地公映,它的光芒才被大家發(fā)現(xiàn)。
  在那個電影票最高不超過三塊錢的年代,它收獲了上億的票房。
  除了感人至深的母子情之外,這部影片中富家公子和窮家女的愛情悲劇,也戳中了很多觀眾的淚點。
  但在偉大母愛的襯托之下,愛情似乎成了不值一提的敗筆。





上一本:經(jīng)典高分懸疑電影-10部頂級高分懸疑電影 下一本:2022電影排名前十名-2022年十大必看電影排行榜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十大虐心催淚國產(chǎn)電影-高評分國產(chǎn)催淚電影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