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有什么好的兒童心理學書籍-5本書讀懂兒童心理


作者:著名作家     整理日期:2022-11-12 02:36:29

  想要讀懂孩子的行為語言,避免教育誤區(qū),
  家長都應該了解一些兒童心理成長的規(guī)律和特點。
  今天分享5本影響無數(shù)家庭的兒童心理學書籍,
  經(jīng)典、實用,
  幫助我們理解兒童心理,培養(yǎng)身心健康的孩子,收獲理想親子關系。
  孩子在不同年齡段,都有相應的發(fā)展特點。
  這本書是世界著名發(fā)展心理學大師費爾德曼代表作,
  被哈佛大學等200多所美國高校作為教材使用。
  全書按年齡劃分,對胚胎期到青春期5個階段的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特點,做了全面介紹。
  科學權(quán)威,內(nèi)容豐富,知識性很強。
  比如什么是客體永恒性認識?
  書中用通俗易懂的例子做了介紹:
  孩子在6個月的時候,媽媽和他玩球,
  如果用白紙擋住了,孩子看不見球,就會認為球消失了,沒有進一步反應。
  而到了9個月的時候,他開始會移開白紙,找到小球。
  因為當他開始理解球是永恒時,即使擋上白紙,他也知道球在那里。
  這個發(fā)展一般會發(fā)生在8-12個月之間,
  當我們明白了這點,可以在這個時期多跟孩子玩找東西的游戲,
  同時也更好理解,為什么媽媽離開的時候,敏感的孩子會傷心大哭?
  不是孩子嬌氣不懂事,而是他很害怕你消失。
  讀完這本書,普通家長也能成為半個兒童專家。
  性成長是兒童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的重要部分。
  要想給孩子科學健康的引導,我們要有正確的心態(tài)和認知。
  這是美國著名兒童精神分析專家,塞爾瑪?弗雷伯格的代表作。
  全書主要關注0-6歲兒童的精神發(fā)展。
  雖然僅200多頁,但可讀性很強,受到很多家長的好評。
  其中最吸引小豬媽的是關于性心理的部分。
  對于2-3歲的幼兒而言,當眾觸摸生殖器等動作,不是性自慰,也不是早熟,只是一種很正常的對身體的探索,
  家長不應有過激的反應。
  但如果年齡較大的兒童仍出現(xiàn)這個現(xiàn)象,需要引起重視,
  因為這暗示著孩子出現(xiàn)了某種心理的焦慮。
  我們應該關注孩子遇到了什么事情,解決根本問題;
  不可指責和謾罵,
  這樣做會讓孩子產(chǎn)生性羞恥的心理,甚至厭惡自己,影響一生的身心健康。
  性教育不僅僅是性知識,
  更深遠的意義在于坦誠接受自己的身體和性別,懂得愛護自己,尊重他人。
  讀這本書,相信你也會有自己的收獲。
  每個不可理喻的行為背后,都有一定的原因。
  當我們理解了原因,就能找到真正解決問題的辦法。
  這本書是20世紀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的經(jīng)典代表作,被翻譯成數(shù)十種語言,
  尤其是兒童敏感期、內(nèi)在秩序等觀點,影響深遠。
  秩序敏感期中的兒童,內(nèi)外秩序的穩(wěn)定能帶來安全感。
  例如外套是要穿身上的,如果搭在胳膊上,孩子會哭鬧不止;
  平時都是奶奶接送,忽然換成媽媽了,就不肯出門等等,
  這些都是秩序敏感的表現(xiàn)。
  這時如果大人不理解,野蠻制止或嚴厲批評,
  都會打破他的秩序感,給他帶來焦慮,甚至痛苦和傷害。
  此外還有關于精神胚胎、兒童的“主導本能”等論述,都給小豬媽帶來很大啟發(fā)。
  當我們意識到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學會從孩子的視角去看問題,
  我們的心態(tài)也會變得平和起來,
  才可能養(yǎng)育出一個不被壓抑、充滿活力的孩子。
  當熊孩子不聽話時,很多父母恨不得揍一頓。
  但是暴力并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反而可能激化矛盾,導致越演越烈。
  如何更好地與孩子溝通?特別推薦這本書!
  這是全球暢銷家教書系作者、美國杰出教育專家法伯和瑪茲麗施的經(jīng)典著作。
  書中基于兒童心理特點,圍繞幫助孩子面對自己的感受、鼓勵合作、恰當贊賞等6個方面,
  提供了30個切實可行的技巧,讓孩子心甘情愿地接受大人的建議。
  比如對于孩子無理要求,我們可以這么做。
  
  1、全神貫注地聽。
2、用簡單的詞語回應他們的感受。比如:“哦……”、“嗯……”、“這樣!……”來回應他們的感受。
3、說出他們此刻的感受。比如:這件事讓你很灰心。
4、用幻想的方式實現(xiàn)他們的愿望,而不是用邏輯上的解釋為什么不可以。比如:真希望我能立刻把香蕉變熟了給你吃!
  這些方法小豬媽屢試不爽。
  當孩子感到自己被理解,就會放下對抗,更樂意配合。
  從小學會這種共情方式的孩子,也會受益終生。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這句話出自本書作者,著名精神病學家、心理學家,現(xiàn)代個體心理學之父阿德勒。
  這本書也是他的經(jīng)典代表作之一, 為許多現(xiàn)代教育方法提供了理論基礎。
  書中以幫助兒童建立健全人格為出發(fā)點,
  對說謊、打架、懶惰等各種問題產(chǎn)生的心理原因,和不良教育方式的影響,做了深刻剖析。
  阿德勒認為,人生來就有“追求卓越,超越自卑”的心理需求,
  當孩子的需求不能被正確引導,就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行為。
  比如,孩子經(jīng)常用打架、不完成作業(yè),來證明自己與眾不同,獲得存在感,
  這是因為缺乏被關注和認同;
  只是一味的夸獎,會讓孩子錯誤地將獲得表揚當成做事的目的,甚至撒謊;
  孩子在4-5歲的時候還不會說話,因為大人包辦了一切,削弱了他的說話需要……
  讀這本書,能讓我們在更好地理解兒童心理的同時,
  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提高自我覺察,避免走進教育誤區(qū)。





上一本:兒童冒險類書籍-5本頗具冒險精神繪本 下一本:小孩子喜歡說屁屎尿怎么引導-推薦5本“屎尿屁”主題的繪本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有什么好的兒童心理學書籍-5本書讀懂兒童心理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