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4月花地月度薦書榜


作者:著名作家     整理日期:2022-07-16 23:46:51


  花地月度薦書榜的口號是:好書未必盡在此榜,凡在此榜必屬好書。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14年4月花地月度薦書榜。
《羅輯思維》(1、2)
   羅振宇著,長江文藝出版社
  “羅輯思維”原是在網絡上以視頻形式播出的知識脫口秀節(jié)目,廣受歡迎,這是節(jié)目的文字版本。其內容勝在思維活躍,能從現實中提煉出吸引眼球的問題,并能聯系廣泛的歷史事例,將問題引向深入。所涉及的知識范圍極為廣泛,從專業(yè)學術立場雖未盡可靠,但依憑其團隊,確實做了相當的功課。即使從文本立場,也算不錯的學術隨筆。
《重估價值:反思被遺忘的20世紀》
   [美]托尼·朱特著,林驤華譯,商務印書館
  作者以《戰(zhàn)后歐洲史》聞名,此書透過對若干西方知識分子及其著作的評論,反思二十世紀的歷史風云,分析有深度,所涉及的人物及透露的信息多是我們陌生的。此書被包裝為“反思20世紀”的專題論著,去年很受讀書界重視,但其實很大程度上只是一部書評集,也不必過分推崇。同期出版的[英]艾瑞克·霍布斯鮑姆《斷裂的年代:20世紀的文化與社會》(中信出版社),主題跟朱特此書也很接近,而且實質上也是一部被過度包裝的散論集。
《家國萬里:訪問旅美十二學人》
   李懷宇著,中華書局
  此書所采寫的人物自然是重要的,但采寫本身也相當出色,文筆曉暢可讀,勾勒人物生平時能夠突出關鍵的、生動的片斷。作者對受訪者多有長期的交往,有細節(jié),有情懷,非一般人物訪談可比。作者近年還出版有《訪問時代:十二位知識人的思想世界》(江蘇文藝出版社)、《知識人:臺灣文化十二家》(漓江出版社)等多種同類著作,但似乎以此書最為出彩。
《情感線索》
   周素子著,花城出版社
  作者在大學生時代被劃為“右派”,生平坎坷,此書記錄了她的“右派”同學和朋友們。這些人物,除了林希翎和個別畫家,多是我們覺得非常陌生的名字,恰顯示這些歷史失蹤者的命運,此書也成為關于右派的一部私人性的檔案。近期作者還出有一本《晦儂往事》(三聯書店),主題是生活方面的回憶。
《到芬蘭車站:歷史寫作及行動研究》
   [美]埃德蒙·威爾遜著,劉森堯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主題是社會主義思想由西(歐洲)向東(俄國)的傳播,屬于觀念史和政治史的范圍,但寫法是敘事性乃至故事性的,以具體的人物為中心,融入了個人的歷史思考,生動地呈現了近代革命思想史的翻云覆雨。作者是二十世紀美國最負盛名的批評家,其主業(yè)是文學,但博學多識,此書是他早期的代表作。
《忽必烈的挑戰(zhàn):蒙古帝國與世界歷史的大轉向》
   [日]杉山正明著,周俊宇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從現代人的角度,也潛在地從日本人的角度,對蒙古帝國的崛起作了一個積極的、肯定的重估。作者傾向于降低對蒙古人的野蠻性歷史批判,同時又突出蒙古帝國對世界歷史的影響,其思路既有啟發(fā)性,也有過猶不及的地方。寫法是普及性的,以論帶史,但從專業(yè)角度,其論證仍顯得不充分。近期還引入了作者的《游牧民的世界史》(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講談社中國史系列之八《疾馳的草原征服者:遼西夏金元》(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寫法也大同小異,都值得我們帶著批判性的眼光來參考。
《末法時代的聲與光:學者張暉別傳》
   張霖編,上海古籍出版社
  這是早逝的青年學人張暉的紀念文章合集,其意義不僅是對張暉個人的哀悼,也能由此觸發(fā)我們對學術與人生的反思。此書由張暉的妻子張霖編輯,書中收入了她的兩篇文章,一篇記述張暉之死,一篇記述張暉的治學,作為未亡人,其筆下有深情而未流于濫情,對亡者有清醒的認知,是很可貴的回憶文字。近期連續(xù)出版了張暉的遺著多種:《朝歌集》(浙江大學出版社)是其散論集,跟《無聲無光集》性質接近;《帝國的流亡:南明的詩歌與戰(zhàn)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最能體現其生命晚期的學術旨趣。
《陰陽師》系列五種(第一—第三卷、生成姬、瀧夜叉姬)
  [日]夢枕貘著,林青華、施小煒、汪正球、王維幸等譯,南海出版社
  《陰陽師》曾拍成電影,很受注目,但電影遠不能表現小說原著的情調和意境。此書前三卷包括眾多的短篇,不僅情節(jié)有想象力,對場景的刻畫也有意境,是高水準的類型文學,不妨視為當代日本文學的《聊齋志異》。





上一本:8月亞馬遜暢銷書排行榜 下一本:4月中國圖書評論學會大眾好書榜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4月花地月度薦書榜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