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明一代,《詩經》學著作留存至今,所可稱道者不過二三十種,郝氏《毛詩原解》,至今尚無整理本。郝敬說《詩》,或采舊說,或以史證詩,雖喜攻朱熹之說,然兼采漢宋,說解通俗易懂,與高文典冊的繁瑣注疏大異其趣。徐澄宇《詩經學纂要》稱:“郝敬《毛詩原解》折中漢宋,而尤喜攻朱,嘉言勝誼,往往間出!焙檎亢睢对娊泴W史》稱:“自元以來,《詩》學皆以朱子為宗,此書一反常態(tài),專力攻朱,未嘗非學風逆轉之信號,作為研究《詩》學發(fā)展之史料,當不為無助云! 《毛詩原解 毛詩序說》,明郝敬撰,向輝點校。其中《毛詩原解》三十六卷,《毛詩序說》八卷。郝敬(1558-1639),字仲輿,號楚望,湖北京山人,萬歷十七年進士,曾任戶部給事中、漢陰縣知縣。黃宗羲稱“明代窮經之士,先生實為巨擘”!睹娫狻访科琢小对娊洝方浳模螢椤豆判颉贰睹颉,次為朱子說,如朱子說與毛傳不同,則予以辨說,闡述本篇大意,分章逐一說解。今以萬歷丙辰(1616)年京山郝氏刊刻本為底本,予以標點整理。郝敬晚年,在《毛詩原解》基礎上,撰定《毛詩序說》八卷,逐篇辨析毛序與朱子說解之異同,對《詩經》正文則不再作分析。今附于《毛詩原解》之后,一并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