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開平裝,總達1868頁,中國書店出版社出版 ★ 書前有清乾隆戊戌年(四十三年,1778年)御制序,序言首頁框欄處鈐“乾隆御覽”之璽 ★ 各硯之正、背、側(cè)面由宮廷畫師門應兆奉敕描繪,凡有御題、御銘、御璽及前人款識、印記等,也由宮中專事篆、隸書法之人摹寫 ★ 硯譜卷一至卷六所載皆屬陶硯,卷七至卷二十一所載皆屬石硯,以上硯臺共計200枚,圖464幅;卷二十二至卷二十四為附錄,所載諸硯41枚,圖108幅,皆系松花、紫金、駝基、紅絲諸品及仿制澄泥各硯等 ★ 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著錄,彌補了以往硯譜中只有述說而沒有圖繪之不足,為研究我國古硯史提供了極為形象與翔實的寶貴資料《西清硯譜》是清乾隆年間記載皇家收藏的硯史著錄,也是清代第壹部官修硯譜。西清,指王宮內(nèi)游宴之處,而清代乾清宮南書房,亦稱西清,是故取此題名。書中收錄乾隆皇帝鑒藏的各類硯品240件,由門應兆等人繪圖,于敏中、梁國治等八人撰寫圖說。來源據(jù)乾隆自序:“內(nèi)府硯頗夥,或傳自勝朝,或棄自國初”,內(nèi)容大致可以分兩個部分:一部分是作為文物珍藏的自漢唐至宋元的硯,第二部分是明或清初的鐫品。其內(nèi)容翔實,所有硯的圖形用工筆手繪,從各個方位來展示說明,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著錄,彌補了以往硯譜中只有述說而沒有圖繪之不足,為研究我國古硯史提供了極為形象與翔實的寶貴資料,是了解清宮所藏歷代名硯概況及其流傳經(jīng)過的一部重要的硯史圖譜。 硯譜卷一至卷六所載皆屬陶硯,上起漢未央宮東閣瓦硯,下至明舊澄泥四直硯;卷七至卷二十一所載皆屬石硯,上起晉王廞璧水暖硯,下至清朱彝尊井田硯。以上硯臺共計200枚,圖464幅。卷二十二至卷二十四為附錄,所載諸硯41枚,圖108幅,皆系松花、紫金、駝基、紅絲諸品及仿制澄泥各硯等。全書以圖系說,硯圖之后詳細描述其尺寸、材質(zhì)、形制、出處及收藏鑒賞者的姓名,核其紀年、署款、公私印記,歷朝史傳所記載亦細加考證。前人銘跋附于宸章之后,臣工奉敕題名。各硯之正、背、側(cè)面由宮廷畫師門應兆奉敕描繪,凡有御題、御銘、御璽及前人款識、印記等,也由宮中專事篆、隸書法之人摹寫。圖文并茂,勾摹具精。書成之后,乾隆帝賜名《西清硯譜》,并冠序于卷首。 至今,《西清硯譜》所著錄的硯仍有大部分傳世,分別珍藏于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等處,也有流散于海內(nèi)外及民間者。因此,此書對于硯品與現(xiàn)存實物的比較研究、對今天傳世硯的定名、材質(zhì)和時代等方面的科學認定等都有著重要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