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一書為清蘅塘退士編,成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是書選得七十七家、唐詩名篇三百一十首,其中五言古詩33首,樂府46首,七言古詩28首,七言律詩50首,五言絕句29首,七言絕句51首,諸詩配有注釋和評點。書中按詩的體裁分卷,卷中復(fù)按作者的年代編次。所選數(shù)量、難易程度較為適中,故一經(jīng)刊刻,即得流行,成為家弦戶誦的初學(xué)唐詩的定本。在眾多唐詩選本中,《唐詩三百首》流傳zui廣、影響zui大,風(fēng)行海內(nèi),老幼皆宜,雅俗共賞,成為屢印不止的zui經(jīng)典的選本之一。本書采用宣紙影印,是高檔的收藏佳品。 《唐詩三百首》選入的多為膾炙人口的名作,題材則是包羅萬象。舉凡抒情、寫景、敘事、詠史、詠物、贈答、行旅、隱逸等等,可謂應(yīng)有盡有,展示了唐代社會生活的廣闊畫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