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中國人物名畫


作者:潛堂     整理日期:2018-11-17 12:21:22


  藏書之事,其來久遠追溯三代,綿邈難尋,商周以降,始著文字秦人燔書,經(jīng)籍散亂,漢收余燼,方復舊觀 自此以來,麟閣虎觀,石渠金馬,藏書為之一盛,學術為之一振魏晉以來迄于清末,雖兵燹時有,禍亂相仍然而上至帝王,下至庶人,耽游藏書之室,流連忘返,鑒賞珍本之奇,餐眠斯忘 五千余年,流風不息時至今日,國富民強,家有藏書,氣象不凡,人樂誦讀,精神煥發(fā)值此之時,編撰精華,稗益學人,真幸事也 是以藏書閣者,誠國學乏秘府,文苑之新葩,萃四庫之精華,融百家之妙諦,剪裁精當,生面別開,論說謹嚴,心裁獨出 繼承傳統(tǒng)圖書裝幀形式,結合現(xiàn)代印刷工藝,繼往開來,煥彩揚芬 一冊在手,如晤圣賢,一函插架,如臨嫏嬛,設使有明窗凈幾,煮茗焚香,對此簡冊,悠然羲皇上人,足以領略風流,涵養(yǎng)儒雅,洗盡凡塵,脫去浮俗此則讀書之大樂,養(yǎng)性之良方。
  在遠古時期,先民們對自身狀況及周圍的世界都無法理解,故創(chuàng)造了神的形象,企圖用神的力量與自然力量相抗衡,于是神話與神畫誕生了。人對自身的關注及對神的擬人化,是中國人物畫產(chǎn)生的源頭。
  直到漢代,中國人物畫才開始脫離神的羈絆,并漸漸走實用的道路,人物畫進入到了畫像的階段,F(xiàn)存于漢代墓室中的壁畫不僅證實了漢代人物畫方面的成就,也表明了漢代人物畫所涉獵到的廣闊的社會生活層面。
  魏晉六朝時期人物畫注重對人性情和神情的表現(xiàn),由此奠定了中國人物畫的審美基調,并成了千古不移的準則。人們對形而上的神的關注遠遠超過了一般意義上的形。這一時期現(xiàn)存的作品主要有顧愷之《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以及各石窟壁畫。這一時期提出的“形神”“氣韻”等繪畫審美概念也是該階段人物畫成就的概括。
  唐代經(jīng)濟高度發(fā)達,繪畫也得到了超越性的發(fā)展,尤其是人物畫,形成了一種鮮明的時代風格。






上一本:宋詞三百首全解詳注 下一本:嶺南中醫(yī)藥名家鐘耀奎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中國人物名畫的作者是潛堂,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