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衍一生潛心治史,尤嗜《通鑒》,沉潛既久,漸發(fā)覺《通鑒》之不足,認為宋代司馬光因側重于“資治”而略于其他史實,遂與學生談允厚為《通鑒》作補。一則正《通鑒》之誤,如系年舛訛;再則補史事之缺;三則為大量人物增補簡明小傳,要言不煩,渾然一體。態(tài)度審慎,實事求是。 本書《四庫全書》未收,賴有錢大昕推崇,始漸為世人所重。其后有江夏童和豫、武進思補樓刻本,但刊刻匆促,未能詳加校正。近代學者王伯祥亦重視此書,曾兩次校讀全書,不僅對文字施以句讀,還對書中之缺漏、訛誤等進行補正。王伯祥之子王湜華又與中華書局標點本《資治通鑒》核校一過,對缺漏或模糊處予以補正或描修,而成今本。 《資治通鑒》是中國古代基本典籍,本書是對《資治通鑒》的補正,具有極高史料價值。 本書為王伯祥先生斷句本,也是diyi個斷句本。王伯祥先生斷句為紅色印刷,明朗大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