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薩默賽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年1月25日生于巴黎,中學畢業(yè)后在德國海德堡大學肄業(yè)。1892年至1897年在倫敦學醫(yī),并取得外科醫(yī)師資格。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蘭貝斯的麗莎》(1897)即根據(jù)他作為貝可醫(yī)生在貧民區(qū)為產(chǎn)婦接生時的見聞用自由主義寫法寫成。1903-1933年,他創(chuàng)作了近30部劇本,深受觀眾歡迎。1908年,倫敦有4家劇院同時演出他的4部劇作,在英國形成空前盛況。他的喜劇受五爾德的影響較深,一般以家庭、婚姻、愛情中的波折為主題,其中最著名的劇本《圈子》(1921)。毛姆主要成就是小說創(chuàng)作。他的作品除在英美暢銷外,還譯成多種外文。1952年,牛津大學授予他名譽博士學位。1954年,英王授予他“榮譽侍從”的稱號。1965年12月16日毛姆在法國病逝。
主要作品有: ·《刀鋒》 小說寫一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美國青年飛行員拉里·達雷爾。在軍隊中,拉里結(jié)識了一個愛爾蘭好友:這人平時是那樣一個生龍活虎般的置生死于度外的飛行員,但在一次遭遇戰(zhàn)中,因趨救拉里而中彈犧牲。拉里因此對人生感到迷惘,弄不懂世界上為什么有惡和不幸,拉里開始了他令人匪夷所思的轉(zhuǎn)變…… ·《月亮和六便士》 《月亮和便士》的情節(jié)取材于法國后印象派畫家高更的生平,主人公原是位證券經(jīng)紀人,人屆中年后突然響應內(nèi)心的呼喚,舍棄一切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與土著人一起生活,獲得靈感,創(chuàng)作出許多藝術杰作。毛姆在小說中探入探討了生活和藝術兩者的矛盾和相互作用!对铝梁土闶俊肥峭·薩默賽特·毛姆的三大長篇力作之一,完成于1919年。 ·《人生的枷鎖(世網(wǎng)、塵網(wǎng))》 小說主人公菲利普·凱里自幼父母雙亡,不幸又先天殘疾,在冷漠而陌生的環(huán)境中度過了童年,性格因此孤僻而敏感。在寄宿學校度過的歲月讓他飽受了不合理的學校制度的摧殘,而當他走入社會后,又在愛情上經(jīng)歷了傷痛。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他每跨一步,都要付出艱辛的掙扎,但思想和個性都獨立不羈的凱里,一直努力掙脫宗教和小市民意識這兩條禁錮自己精神的桎梏,力圖在混沌紛擾的生活漩流中,尋求人生的真諦。 ·《劇院風情》 朱莉婭·蘭伯特正值盛年,英格蘭一代紅伶。臺上,她是拿捏情感的行家里手;臺下,她卻厭倦了她的丈夫,不服克制她的行為。她先是為一個羞澀又野心勃勃的年輕戲迷的殷勤而歡欣,又因其執(zhí)著而激顫,狂熱而危險地陷入愛河,最終卻被年輕的情人拋棄而陷入痛苦的深淵…… ·《面紗》 容貌嬌美而又愛慕虛榮的英國女子凱蒂,為了避免自己變成一位老姑娘,接受了生性孤僻的醫(yī)生瓦爾特·費恩的求婚。她離開了上世紀20年代倫敦浮華而空虛的社交圈,隨瓦爾特遠赴神秘的東方殖民地———香港。對婚姻感到不滿和無趣,凱蒂開始悄悄與令她芳心搖動的香港助理布政司查理·唐生偷情。瓦爾特發(fā)現(xiàn)妻子的不忠后,孤注一擲,開始了他奇特而可怕的報復計劃:凱蒂必須隨他前往遙遠的中國內(nèi)地,去平息一場正值瘋狂流行的霍亂瘟疫。 ·《書與你》 閱讀應當是一種享受。當然,有時候,為了通過考試,或獲得資料,有許多書人們不得不讀。不過,讀這類書是為了受教育,而并非享受,我們充其量只希望讀畢全書而不覺得沉悶。讀這些書,是由于不得不讀,而不是為了樂趣。但這并不是我所要談的"閱讀"。下文中提到的那些書,既不能幫助你獲得學位,也不能指導你如何謀生,不去教你駕駛船舶的技巧,也不告訴你如何維修一輛出了故障的機車。然而,只要你們能真正享受這些書,它們將使你的生活更豐富,更充實而圓滿,使你更加感到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