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高爾基作品集


作者:高爾基     整理日期:2017-09-13 16:53:54


  馬克西姆·高爾基,蘇聯(lián)作家,原名阿列克謝·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高爾基是他的筆名。高爾基是“無產(chǎn)階級藝術(shù)最偉大的代表者”、“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文學奠基人”、“無產(chǎn)階級革命文學導(dǎo)師”。1868年3月28日生于下諾夫哥羅德(曾名高爾基城)。1936年6月18日2點30分,高爾基離開人世,享年70歲。

主要作品有:
《母親》
  19世紀末俄國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領(lǐng)導(dǎo)的工農(nóng)革命,改變了人類的發(fā)展進程。高爾基的長篇小說《母親》在文學史上最早表現(xiàn)了這種革命,這在世界文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赌赣H》一出版,立刻受到俄國與全世界革命人民的歡迎。反動當局驚恐萬狀,下令逮捕高爾基。伏羅希洛夫?qū)Ω郀柣f:“好幾代的俄羅斯無產(chǎn)者受到了您的文學作品的教育。”小說很快譯成德、法、英、意、西班牙、丹麥、瑞典、保加利亞等文,對世界發(fā)生了重大影響。對中國革命與中國文學的影響尤深。

《在人間》
  《在人間》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小說描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1871年到1884年的生活。這段時期為了生活,他與外祖母摘野果出賣糊口,當過繪圖師的學徒,在一艘船上當過洗碗工,當過圣像作坊徒工。在人生的道路上,他歷盡坎坷,與社會底層形形色色的人們打交道,他有機會閱讀大量書籍。生活閱歷和大量的閱讀擴展了阿廖沙的視野,他決心“要做一個堅強的人,不要為環(huán)境所屈服”。他懷著這樣的堅定信念,離開家鄉(xiāng)奔赴喀山。

《童年》
  《童年》與其續(xù)篇《在人間》、《我的大學》共同構(gòu)成了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童年》是首篇。在這部小說中,描寫的是作者10歲以前的童年時代的生活。記敘了主人公成長、生活的歷程,描寫了那令人窒息的、充滿可怕景象的狹小天地。阿廖沙四歲時,父親就死了,于是跟著外祖父、外祖母過著貧寒、艱苦的生活。外祖父有著矛盾復(fù)雜的性格,他的內(nèi)心有善良的一面,但貪婪金錢腐蝕了他的靈魂。在這冷冰冰的世界里,只有外祖母庇護、關(guān)心著他,給予他無限的溫情和鐘愛,并對他進行了有益的教導(dǎo)。

《我的大學》
  小說敘述了飽嘗人間辛酸的阿廖沙,抱著進大學讀書的理想來到喀山,過了不久就參加了秘密的革命活動。貧苦的生活使他在伏爾加河流浪,和搬運工人、小偷、乞丐生活在一起。后來,他在面包店找到工作,向工人們傳播革命理想,參加了大學生的秘密組織,鼓勵工人罷工。俄國的腐朽和個人的困境使他自殺未遂而受傷。傷愈后,他帶著新生的力量,離開喀山,重新走上流浪的道路。

《伊則吉爾老婆子》
  這些故事我是在比薩拉比亞阿克曼城附近的海邊上聽到的。有一天夜晚,當把白天采葡萄的工作做完了的時候,那一群和我在一塊兒工作的摩爾達維亞人都到海邊去了。只有我和伊澤吉爾老太婆仍留在葡萄藤的濃蔭底下,躺在地面上,靜靜地望著那些到海邊去的人們的背影怎樣消失在深藍的夜色之中。

《馬卡爾·丘德拉的故事》
  本篇小說最初發(fā)表在1892年9月12日至24日的《高加索報》上,是高爾基的處女作。 經(jīng)典散文:《海燕》
  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云。在烏云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的飛翔。一會兒翅膀碰著波浪,一會兒箭一般地直沖向烏云,它叫喊著,——就在這鳥兒勇敢的叫喊聲里,烏云聽出了歡樂。在這叫喊聲里——充滿著對暴風雨的渴望!在這叫喊聲里,烏云聽出了憤怒的力量、熱情的火焰和勝利的信心。





上一本:吳俁陽作品集 下一本:保羅·福塞爾作品集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高爾基作品集的作者是高爾基,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