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年正月,明熹宗天啟七年。大明王朝這艘巨船已經完全千瘡百孔、到了風雨飄搖、隨時傾覆的時代。 對內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不僅殘酷地排除異己,而且加深了對百姓的盤剝,搞得民不聊生,政治極度黑暗。其時,國內土地兼并劇烈,苛捐雜稅繁重,各種社會矛盾激化,這必然導致了人民的反抗。天啟元年(1621年),白蓮教在山東揭竿而起,奢崇明、安邦彥起事于西南。天啟七年,國內還爆發(fā)了山東的徐鴻儒起義和陜西的王二之起義。 大明朝不但面臨內憂,還有外患。山海關外,后金政權步步進逼,沈陽、遼陽等地相繼淪陷,進逼寧遠(今遼寧興城),遼東局勢日趨嚴峻。在閹黨策劃下,堅持正確抗金方略的遼東經略熊廷弼又被明熹宗朱由校殺害。抗擊女真的力量被嚴重削弱,遼東巡撫袁崇煥大人還在苦苦支撐。 各方勢力紛紛粉墨登場,農民義軍、閹黨、后金女真,都想及早消滅對方,掌控時局。沒想到一場席卷中國的特大瘟疫和一個小人物的無意攪局,徹底改變了天下大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