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錫珊著的這本《商號店鋪(北京夢華錄)(精)》介紹了,老北京的許多名店鋪戶、商館戲樓在廳堂的陳設(shè)和店面的裝飾上是頗具民族特色的。特別是在建筑技藝上,除了宮廷廟宇、園林民居之外,殿堂樓苑可算是民間建筑藝術(shù)的“露天博物館了”。 老北京的市容,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店面。除了城池和街口的牌樓外,如果沒有店面,簡直就不成其為街道了。假如大柵欄沒有店面,還能成為知名天下的一條大街嗎?大柵欄和王府井代表著不同年代、不同經(jīng)濟(jì)背景下形成的兩種不同格局的市面。一個好的、不朽的藝術(shù),必須是民族的、時代的、有個性的作品,古今中外無不例外。比如齊白石的畫,放在數(shù)百幅作品之中,眾里尋他也很耀眼。老北京的店面藝術(shù)也是如此,它是民族的,是我們中國的;它是時代的,既不是漢唐宋元的,也不是當(dāng)代新北京的。它是有個性特色的,既不同于廟宇,也不同于民居,其店面之中又各具自己的特色。如點心鋪的特色在于朝天欄桿、金漆紅幌、黑匾金字;而煙鋪和香臘鋪多是牌坊式的,有重檐或三檐的,黑柱金飾、雕龍?zhí)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