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政要》為唐朝名史家吳兢所輯纂,分為十卷,廣泛地記載了唐太宗君臣的言論,主要是一部語錄體的書,內(nèi)容包括了政治、制度、人事、教誡子弟、研討做人做事的道理、探究學術(shù)、討論國防軍事,乃至私生活等問題。這部書也和驥先前所編撰的《資治通鑒》一樣,為后代帝王常讀之書。與今比較,則《貞觀政要》的課讀如同大學生修三民主義課程,而《資治通鑒》則如修中國通史課程,皆為帝王的“共同必修科”。 本書約在第8世紀初期唐玄宗開元間(713~741)輯成,距離唐太宗之死不過數(shù)十年。這時史料未佚,書籍豐富,所以吳兢能夠采擷輯錄。正因如此,本書不僅是中國傳統(tǒng)論政的寶典。也是研究初唐歷史的基本史料。你要知道“貞觀之治”如何達成,此書是非讀不可的。 《貞觀政要》為唐朝名史家吳兢所輯纂,分為十卷,廣泛地記載了唐太宗君臣的言論,主要是一部語錄體的書,內(nèi)容包括了政治、制度、人事、教誡子弟、研討做人做事的道理、探究學術(shù)、討論國防軍事,乃至私生活等問題。這部書也和驥先前所編撰的《資治通鑒》一樣,為后代帝王常讀之書。與今比較,則《貞觀政要》的課讀如同大學生修三民主義課程,而《資治通鑒》則如修中國通史課程,皆為帝王的“共同必修科”。 本書約在第8世紀初期唐玄宗開元間(713~741)輯成,距離唐太宗之死不過數(shù)十年。這時史料未佚,書籍豐富,所以吳兢能夠采擷輯錄。正因如此,本書不僅是中國傳統(tǒng)論政的寶典。也是研究初唐歷史的基本史料。你要知道“貞觀之治”如何達成,此書是非讀不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