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區(qū)域自治是中國解決民族問題的一項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qū)域自治的實施,使中國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qū)在政治、經濟和社會事業(yè)諸方面都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實踐證明,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適合中國國情,順應中國歷史發(fā)展要求,體現了各民族的共同愿望。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族自治地方發(fā)生丁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特別是“十一五”期間,民族自治地方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fā)的有利時機,乘勢而上,在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等各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民族自治地方由于各種原因,還存在很多問題和困難,與全國相比.特別是與發(fā)達地區(qū)相比,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這種差距甚至還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因此如何客觀地分析民族自治地方‘‘十一五”時期取得的成就,發(fā)現規(guī)律,總結經驗;如何科學評估“十一五’,時期民族自治地方發(fā)展的綜合水平,并深入剖析民族自治地方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以及揭示存在這些問題和困難的主客觀原因和深層次根源,并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和建議,對進一步加快推進民族自治地方“十二五”時期乃至長遠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要理論和現實意義。國家民委民族理論政策研究室作為國家民委黨組決策的咨詢、參謀和助手,為做好“三個”服務,聯合中南民族大學的專家隊伍,對“十一五”時期中國民族自治地方進行了全方位的評估,特別是科學地設計了評估我國自治區(qū)、自治州、自治縣的評價指標體系,并運用國內外通用的計量經濟學方法,進行了縱向和橫向對比分析,不僅對自治區(qū)、州、縣的自身發(fā)展進行了分析和排序,還對自治區(qū)、州、縣和全國平均水平,以及相對應的省、市、縣進行了對比分析。從縱向對比分析中,客觀地總結了取得成就的經驗,從橫向對比分析中,客觀地找出了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存在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對策和建議,努力做到數據真實、方法科學、結論客觀,力求突出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研究和對策相結合。對各級政府決策,以及有關科研院所研究民族問題,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