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內(nèi)傳六卷(每卷分上下,實十二卷),明遺民王夫之撰。王夫之,湖南衡陽人,字而農(nóng),號薑齋。他曾居湘西 石船山,故以船山先生名世。船山生於明 萬曆四十七年,卒於清 康熙三十一年(公元一六一九年至一六九二年)。自晚清以來,船山以“明末三大家”之一而為士人所推崇,其思想對近代影響巨大。崇禎十六年(公元一六四三年),張獻忠攻陷衡州,逼迫船山的父親王朝聘入輔。船山為救父而自殘肢體面皮,示以不屈,後經(jīng)友人營救得脫。一六四四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自縊;緊接著,清軍入關(guān)。三年時間內(nèi),南明先後有福王、潞王、唐王等幾個政權(quán)旋立即滅。桂王政權(quán)在肇慶建立後,船山曾往效力,後來因為姦臣當?shù),船山回到家鄉(xiāng)隱居,躲避清軍追索。政治生涯的終結(jié),正是學術(shù)生命的新開始。在四十歲前後的二十年內(nèi),船山作了周易外傳、老子衍、尚書引義、讀四書大全說、春秋家說、春秋世論、詩廣傳、禮記章句等。晚年,又有四書訓義、張子正蒙注(庚午重訂)、周易內(nèi)傳、讀通鑒論、宋論等。周易內(nèi)傳依經(jīng)立注,具有以下特點:1.乾坤并建與錯綜合一;2.彖爻一致與四聖一揆;3.即占即學,得失吉兇一道。周易內(nèi)傳的主要版本,有鈔本以及幾個船山全書的本子。注本方面,郭嵩燾曾經(jīng)有一個注本,十分簡明,類似於感想。蕭漢明的船山易學研究附有周易內(nèi)傳發(fā)例的注解,比較平實可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