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宗羲《明儒學案》中有《北方王門學案》,專記北方王門后學穆孔暉、南大吉、尤時熙、張后覺、孟秋、孟化鯉、楊東明等七位學者,而事實上,北方王門后學尚有如劉魁、顏鑰、張信民、趙維新等一批信奉陽明**者,以及明末清初河北的鹿善繼、晚年講學河南輝縣的直隸孫奇逢及其后學等。他們積極探索陽明**中“心”之內(nèi)涵,重新認知和發(fā)展了“良知”學說;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陽明**重志節(jié)、重事功、重實踐的鮮明特點;極其重視教育事業(yè)和道德教化,或設立學堂,或創(chuàng)建書院,或舉辦講會,始終把教育當成興政之本和治國之策,把教化作為要務放在首要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