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就要酣暢淋漓 有一段時間,朋友圈被一個九十四歲的時尚老太太刷屏。她就是混搭鼻祖艾瑞斯·阿普菲爾。第一次看到她的照片,我就被她的銀發(fā)紅唇、衣著之鮮艷所震撼。她整個人那么閃耀,沒有“逆生長”,臉上布滿毫不掩飾的皺紋,但是這絲毫無法遮住她身上閃爍的光芒。鮮艷的衣服和各種夸張的首飾,在她身上毫無違和感。她自信的笑容以及渾身上下透出的那種明媚,完全駕馭得了各種明亮的色彩。甚至應該說,多么鮮艷的色彩,在她散發(fā)出的光芒面前都黯淡了幾分。 我全然忽略了她九十四歲的高齡,甚至覺得用“老太太”這樣的稱謂顯得有些褻瀆了。這樣明媚的一個女子,何曾老過?除了她的照片,我對她的了解僅停留在那些簡短的文字介紹上,并不多也并不深刻,可是卻讓我深深地感覺到這是一位活得酣暢淋漓的女子。她活得那么酣暢淋漓,以至于她不曾衰老,只是“這世界上年紀最大的青少年”,她的每一個現(xiàn)在都是她最美好的時光。 她必是一個執(zhí)著、大膽的女子吧,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被世俗的條條框框所限制,每一分一秒都追求著自己的閃亮。她必是一個追求細節(jié)、對自己的人生充滿耐心的女子吧?夸張的圓形大眼鏡,各不相同的飾品和服裝,都是親自去觸摸、選購。她必是一個勇往直前、不左顧右盼的女子吧?不曾停止工作,不期望成為明星,但是每一分一毫的努力都在使自己成為更好的那個自己。生活并沒有多給予她些什么,只是回應了她的酣暢淋漓。 活著,就應該這樣酣暢淋漓,在有限的生命里,基于自我做最大程度的無限追求。哪管烈焰紅唇與銀發(fā)蒼蒼閃了別人的眼,哪管逆風飛翔缺少了同伴,著最亮的衫,開懷大笑,每一刻都做自己想做的,只管做不一樣的煙火,閃爍不一樣的光芒。 想起那么一個熟人,實實在在地低調(diào)到了塵埃里,自己讓自己活出了委屈的模樣,舒展不開。二十幾歲的年齡,普通卻不乏優(yōu)秀,但是無論何時都是一副怕驚擾了花花草草的低調(diào)模樣。長得非傾國傾城,卻也清秀無比,但是她從來不讓自己著看起來更閃亮的衣裝,長年是灰黑顏色武裝自我。 在工作場合,凡是需要發(fā)表意見的時候,她從來都是沉默不語。哪怕自己在大腦中已經(jīng)展開了大規(guī)模的“自我頭腦風暴模式”,而且有非常精辟的見解,她都生生咽回肚子里,就怕萬一與別人意見相左,傷了和氣。 大家一行人出去唱歌,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她從來不主動點歌。她不是五音不全,也有清亮的嗓音。但她不主動開口,她總是擔心蓋了別人的風頭,或者一不小心走調(diào)被別人嘲笑。所以,每次唱K結(jié)束,別人都是一副酣暢淋漓又意猶未盡的興奮感,她卻是一副委屈的小媳婦模樣。 私底下,她也不止一次地和朋友表示懊惱,覺得自己活成了自己不想要的模樣。事無巨細,她擔心和糾結(jié)的事情那么多,都是與別人有關,即使那些糾結(jié)和擔心別人絲毫不在意也不關心。但她卻唯獨不問自己,活得是否痛快,是否活出了自己想要的風采。二十幾歲的可人兒,愣是把自己活成了“裝在套子里的人”,前怕狼后怕虎,畏手畏腳,怯怯懦懦。 由此,我想起了從央視辭職的張泉靈那句“如果,人生停留在這里我并不遺憾”。這是怎樣厚重的人生積淀和酣暢淋漓地奔跑,才能換來的自信和心平氣和!張泉靈說,美國著名的投資人格雷厄姆認為,最適合創(chuàng)業(yè)的年齡在25歲。然而,這個說法之于張泉靈,這也只是“他說”而已。P3-5 蕭蕭依凡說:人生只有一次。我想,是的,尤其是在你還能飛翔的青春歲月里。去折騰地活著,去用熱血點燃這個世界吧!畢竟,人只有一次生活的機會,就該暢快地活好每一天!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作者李尚龍 每個年輕人都注定會經(jīng)歷迷茫,蕭蕭依凡在用自己的切身經(jīng)驗與思考,努力破除迷障。 ————《中國新聞周刊》主筆楊時腸 常常會覺得喝膩了純雞湯,那就在蕭蕭依幾平實而有溫度的文字里,在一個個真實而鮮活的故事中,感受酣暢淋漓的活法。 ————《你若不傷,愛就無恙》作者李愛玲 讀蕭蕭依凡的文字,就像是打開了另外一個新世界。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不辜負我們自己,沒有抱怨,捂緊傷痛,風中奔跑,唯有成長才是一場暢快淋漓。而精彩的人生,就是如此一樣一樣試出來的。 ————《美人的底氣》作者 王珣 后記 ————縱情奔跑,像不會跌倒那樣 大多數(shù)人的生活,其實都一樣,充滿著按部就班。按部就班地讀書、工作、生活,忙忙碌碌,有焦頭爛額的疲憊,也有充實的歡喜。情緒高昂時,世界等著我們?nèi)フ龋磺榫w低落時,生活一地雞毛,等著我們?nèi)ナ帐。我們就這樣被生活裹挾著,在人群中跌跌撞撞,一路隨波前行。 我亦如此。似乎,這樣的人生也并無不可,也無可厚非。但是,靜下來時,我會覺得生活缺乏波瀾,人生應該充滿更多其他的想象。至于,這個其他的可能性到底是什么,在我的心里也只是一個模糊的影子。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朋友圈有人分享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這個公眾號推送的文章,覺得內(nèi)心有了極大觸動?粗鴦e人的文,讀著別人的生活,我終于按捺不住,拿起了荒廢許久的筆。 然后,我在富蘭克林公眾號發(fā)表了第一篇文章《誰的職場不委屈》。后來,這篇文章以及《你的付出,時光不會辜負》等多篇文章被人民日報、十點讀書等大號轉(zhuǎn)載,也刷爆了朋友圈。 看到朋友圈里不時有朋友分享自己的文章,卻來自不同的公眾號,這是種很奇妙的感覺。自己手中的這支筆,不僅寫下了自己對生活的感悟,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這實屬人生一大幸事。很多年前,那個在帶鎖日記本上自說自話的安靜而孤獨,堅持而偏執(zhí)女孩,就這樣開始把身邊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在寫文的過程中,我認識了很多有趣的人。我與這些朋友,原本素不相識,原本毫無交集,卻因為文字相識相知。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公眾號的創(chuàng)始人陳師明,就是其中一個因文字而與我結(jié)緣的朋友。曾有報道稱,很少也很難有人像他那樣,一個人似一支隊伍,把公眾號做得這么精致,多年來堅持每日推送。堅持本身就很可貴,更何況把事情做得這么細致。 與師明比,我年長幾歲,但于我而言,他亦師亦友。他有著極其靈敏的嗅覺,選文精準。他每一句看似信手拈來的話語總是能輕易地讓人覺得醍醐灌頂。這是他這幾年來起早貪黑做公眾號,時光給予他的回報和獎勵。年齡從來不是睿智的代名詞,師明年紀輕輕,卻已然成為一個深邃的思考者。 除了師明,我還結(jié)識了很多其他的朋友,他們優(yōu)秀且有趣。比如李尚龍老師、王路老師、楊奇函老師等等。他們在寫文這條路上,有著深厚的積累。越是卓越的人,越是平易近人、樂于分享,這是我從他們身上學到的。他們給了我很多專業(yè)的指導,也感謝他們在百忙之中為我的新書寫的序言,感謝他們的不吝賜教和對后輩的關愛與支持,讓我能在自己愛的這條路上,越走越歡喜。 高曉松曾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于我的理解,“詩和遠方”并不是脫離現(xiàn)實的奔跑,而是腳踏現(xiàn)實的土壤,內(nèi)心保留一片純凈之地,始終以詩的姿態(tài)眺望未來。寫文這件事,這些讓我相識恨晚的朋友,都讓我看到了生活的另外一種可能。 生活并不是一副刻板的自畫像,一地雞毛的現(xiàn)在和自由翱翔的心從不矛盾。它從來不對任何人提出要求,這是它睿智的地方,卻同樣也是它冷酷的表現(xiàn)。于它而言,這個世界缺少了誰,一樣絢麗多姿。你不敢做的事情,它總是有無數(shù)的替補可以把世界描繪得更妖嬈多姿。 沒有了自己獨立內(nèi)心世界的人,就像黏在生活領口的一顆米粒子,死板而悲哀。遲早,這顆米粒子會被生活彈開,跌落到塵埃里。若有那一天,也從不是生活虧待于誰。這只是因為自己在人生里定錯了位、會錯了意、表錯了情。人活一道,最悲哀的,就是失了內(nèi)心對生活的那份勁頭。懂得自己內(nèi)心真正的渴望,寵溺自己的小情緒,這是一種不為人知的快樂。 所以,一旦洞悉了生活,你內(nèi)心就會生出無限激情和渴望,想擁有一個獨一無二、酣暢淋漓的人生。這也是潛藏在我每一篇文章里一個安靜且固執(zhí)的吶喊。一個酣暢淋漓的人生,無關功名利祿,但卻用力而痛快。這樣的人生里,有一顆火熱而靈動的心。這樣的人生,并不是只有喜樂,也同樣會有哀怒。只是,仰天長笑,含淚奔跑,揮灑汗水,每一樣都暢快。 這本書里,寫的都是身邊人的故事,一群普通人掙扎前行。或許,你也能從里面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別人的經(jīng)歷總會讓我們對自己的生活別有一番感悟,而經(jīng)歷和感悟又恰恰是最接地氣的生活導師。 愿每個看到此書的人,都能汲取一份前行的力量,這也是我寫這本書的初衷。力量這東西,總是需要適時補充的,沒有人能一直斗志昂揚。潛藏在別人人生中的一些道理,若看懂了,會打開另外一扇窗,生命也許從此會變得不一樣起來。 若真能起到這樣的效果,我心甚感欣慰。哪怕,只是有幸參與到支持和喜歡我的讀者偶爾失控的小情緒中,能帶給大家小小的撫慰,我也覺得不勝歡喜。文字的功能,無非就是精神的溝通和共鳴。我們之間隔著萬水干山,卻能因文字而心有戚戚,這是最隨緣的相知。 最后,感謝每一位幫助過我的朋友,也感謝每一個喜愛我的讀者,愿文字帶給我們不一樣的精神世界,在紛繁塵世,撥開迷霧見日出,鏗鏘前行,擁有一個無悔的暢快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