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王章句上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yuǎn)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茍為后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譯 文 孟子去拜見梁惠王。梁惠王說:“老先生!您不遠(yuǎn)千里而來,能帶給我國什么好處呢?” 孟子回答:“大王!為什么一定要有好處呢?有仁義就可以了。如果大王說:‘能帶給我國什么好處呢?’大夫說:‘能帶給我封地什么好處呢?’士人和百姓說:‘能帶給我自己什么好處呢?’這樣,上上下下追逐私利,國家就危險了。在一個有萬輛戰(zhàn)車的國家里,殺害國君的,一定是有千輛戰(zhàn)車的大夫;在一個有千輛戰(zhàn)車的國家里,殺害國君的,一定是有百輛戰(zhàn)車的大夫。萬乘之國中,大夫有千輛戰(zhàn)車,千乘之國中,大夫有百輛戰(zhàn)車,不能說不多。如果把正義排在私利之后,那么大夫不爭奪到國君的產(chǎn)業(yè),就不會罷休的。沒有善良之人會遺棄親人,沒有正義之士會怠慢君王。大王您只要講仁義就行了,為何一定要有好處呢?” 孟子見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顧鴻雁麋鹿,曰:“賢者亦樂此乎?” 孟子對曰:“賢者而后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对姟吩疲‘經(jīng)始靈臺,經(jīng)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jīng)始勿亟,庶民子來。王在靈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鳥鶴鶴。王在靈沼,於牣魚躍。’文王以民力為臺為沼,而民歡樂之,謂其臺曰靈臺,謂其沼曰靈沼,樂其有麋鹿魚鱉。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稖摹吩唬‘時日害喪,予及女偕亡。’民欲與之偕亡,雖有臺池鳥獸,豈能獨樂哉?” 譯 文 孟子拜見梁惠王。梁惠王站在池塘邊,一面看著鴻雁麋鹿,一面說:“有德者也有這種閑情嗎?” 孟子回答:“只有先成為有德者,才能享受此等樂趣,無德者就算有這些東西,也得不到快樂。《詩經(jīng)》說:‘準(zhǔn)備建造靈臺,精心設(shè)計安排,百姓齊心協(xié)力,幾天就建造完成。王說不要著急,百姓愈發(fā)賣力。文王游覽鹿苑,母鹿伏在草叢,母鹿毛光且肥,白鳥潔凈豐滿。文王游覽靈沼,魚兒歡呼跳躍。’周文王雖然用了民力來修建高臺深池,但百姓非常高興,稱呼那個臺叫‘靈臺’,稱呼那個池叫‘靈沼’,并因為里面有麋鹿魚鱉等珍禽異獸而快樂。周文王與民同樂,所以能真正地快樂!稖摹氛f:‘太陽何時毀滅,我寧愿與你一起滅亡!’百姓竟然想要與夏桀一起滅亡,即使有臺池鳥獸,難道他能獨享其樂嗎?”P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