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史蒂芬·朗著的《上帝之善(神學教會與社會秩序)/經典與文明》提出關于善的各類問題,并從哲學、社會學、倫理學、神學多角度加以回答,思路新穎,闡釋邏輯性強且生動。本書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偏重“理論”,涉及關于善的哲學和神學傳統(tǒng)。它從倫理學角度來闡釋“善”的含義,認為倫理學是對善的追求和對惡的規(guī)避。作者通過援引來自哲學、小說、神學及圣經中的各種資源,遵循圣奧古斯丁、阿奎那、康德、尼采等偉大思想家的思路,認為善與惡之間并不存在一種必然的聯(lián)系,善比惡更加基本,因為上帝的創(chuàng)造本身是善的,而惡就似一個無理數(shù),荒謬而無法解釋;與惡相比較,于我們的存在而言,善是基本的,惡至多是善的喪失狀態(tài)。但是,僅僅通過倫理學這門哲學學科,我們不能夠解釋善所具有的迷人的魅力,而神學則考慮這種神秘的、迷人的善呼喚我們去追尋它,而不是某種單單通過我們的意志努力而去實現(xiàn)、定義、創(chuàng)造或解釋的善;浇躺駥W將這個善稱為“上帝”。第二部分闡述了第一部分所提出的那些思考的實踐意義。在解釋了具有一種超越時空限制的過程之后,既提出了傳統(tǒng)以來基督教對于社會秩序問題的各種回應,也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案例,如家庭、種族、戰(zhàn)爭與和平、經濟、警務等,以此闡釋教會與其他社會組織的關系。有些問題可能只限于美國,有些卻是國際范圍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