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和諧共生


作者:任起順     整理日期:2021-12-14 09:31:39


  中華思想的“和諧共生”思想是全面的,是系統(tǒng)的,是整體的。從兩千五百年以前的先秦時期對諸子百家思想的文字記載中就比較集中,比較正確地反映在十個字的內涵中。這十個字是:人、道、易、利、仁、義、誠、禮、智、學。
  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之際,中華民族率先走上堅持“和平發(fā)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道路。這不僅體現(xiàn)了當代人類的主流思想,更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主體思想。本書引證部分先秦時期典籍中的古文,是十個字內涵對“和諧共生”思想所作的表述。書中還試圖用現(xiàn)代思想加以簡要的點評。主要是想證明中華民族走上“和平發(fā)展”、“和諧社會”的道路,是中國歷史的必然選擇,更是中華民族思想的必然選擇。
  中華思想是中華民族共同的思想,歷史久遠,博大精深。中華思想從始以來,正確與錯誤、科學與迷信、先進與落后是共生共存的。
  中華思想中正確、科學、先進的理念、觀點、原則是中華思想主流,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生存和發(fā)展的實踐中總結出的真知、真理。其主體是為了和服務于人類與萬物的“和諧共生”。從而實現(xiàn)人類長期的生存和發(fā)展。因此,其具有永恒強大的生命內力和與時俱進的適應活力。中華思想的“和諧共生”思想,奠定了中華文化的基石,鑄造了中華民族的靈魂。
  中華思想的“和諧共生”思想是全面的,是系統(tǒng)的,是整體的。從兩千五百年以前的先秦時期對諸子百家思想的文字記載中就比較集中,比較正確地反映在十個字的內涵中。這十個字是:人、道、易、利、仁、義、誠、禮、智、學。
  這十個字內涵,在指導人類實現(xiàn)“和諧共生”中,每個字所揭示的規(guī)律是各有基點,各有側重,各有導向。這就是:
  “人”的“物人為一”指明了“和諧共生”要遵循的人道宗旨。
  “道”的“道法自然”指明了“和諧共生”要遵循的規(guī)律法則。
  “易”的“允執(zhí)厥中”指明了“和諧共生”要遵循的思維定律。
  “利”的“利用安身”指明了“和諧共生”要遵循的價值觀念。
  “仁”的“愛人利物”指明了“和諧共生”要遵循的人性信念。
  “義”的“居仁由義”指明了“和諧共生”要遵循的行為總綱。
  “誠”的“誠實守信”指明了“和諧共生”要遵循的做人原則。
  “禮”的“謙讓求和”指明了“和諧共生”要遵循的公德基準。
  “智”的“遵理載公”指明了“和諧共生”要遵循的智力關鍵。
  “學”的“學而成圣”指明了“和諧共生”要遵循的成長道路。
  中華思想的“和諧共生”思想,其十個字內涵所表達的都是樸實、明白、適用的道理。正如孔子所說“道不遠人”。如果現(xiàn)代人一味故作玄奧、高推圣境,反而又如孔子所說“人之為道而遠人”。因此,對十個字中“和諧共生”思想的理解,現(xiàn)代人應注重其現(xiàn)實的實踐和適用價值。在先秦時期僅有的典籍中,十個字內涵對“和諧共生”思想在表述上雖然是有限的,而且多為語錄式、判斷式、結論式;但是,都是著眼于人類共同的長遠利益的實現(xiàn),立足于人類共同的實踐活動的指導,決不是權宜之計,更不是空泛議論。因而,其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價值是無限的,F(xiàn)代人要做到,以古為今用,啟迪心智為目的,以正確思維,現(xiàn)代觀念作詮釋。這樣或許能夠更接近原旨意思,更體現(xiàn)時代發(fā)展,更有利于指導現(xiàn)實。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之際,中華民族率先走上堅持“和平發(fā)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道路。這不僅體現(xiàn)了當代人類的主流思想,更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主體思想。本書引證部分先秦時期典籍中的古文,是十個字內涵對“和諧共生”思想所作的表述。書中還試圖用現(xiàn)代思想加以簡要的點評。主要是想證明中華民族走上“和平發(fā)展”、“和諧社會”的道路,是中國歷史的必然選擇,更是中華民族思想的必然選擇。





上一本:老子發(fā)微 下一本: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和諧共生的作者是任起順,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