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力求用一種力量,將讀者從感性世界不斷地引向超感性世界里。所以它對讀者來說應該很具吸引力和震憾力。作者起碼能夠認識到,自己對著手的這項振奮人心的工作是一種榮耀。如果說作者在完成這項工作是艱苦的,那么讀者起先即定目標的那份熱情恐怕就會消失,開頭用以選定目的的那種熱情往往會消失,而作者在已經(jīng)完成這項工作之后,讀者反而會認為在這件事情上受到不公正的對待,而出現(xiàn)不該有的危機。 總的說來,作者的目的是不是可以達到,只能由這本書對為之而寫的讀者所產(chǎn)生的影響來判斷,作者自己對這個問題上是沒有發(fā)言權的。 本書是費希特在柏林大學任教時期的重要著作之一。作品通過“關于懷疑”“知識對話”“信仰本質”三個方面的闡述,展示了哲學家堅持思維與存在同一的觀點,并斷言知識的形式和知識的實質都來自意識主體。費希特把一切知識和一切實在的共同根源叫作“自我”。這個“自我”,不是人的有限經(jīng)驗的自我,而是絕對的無限的自我,并將“面向自我、反思自我、想象自我”作為自我的純粹的精神性活動。這是一本為普通公眾而不是為哲學家而寫的哲學著作,每個讀者都能從中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