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固體的,現實是動態(tài)的。用我們今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詮釋古人的情感世界、認知標準和思想結晶,會存有一定的難點和理解上的偏歧。所以廖超編著的《解讀素書》在“解讀”過程中原則上采取就史論史,目的就是力所能及地還原作品原意,避免與作品“治國理政”的主旨思想相悖,同時也能消除因“對號入座”發(fā)生不必要的紛爭。 《素書》問世于公元前約230年秦末漢初,而真正流傳開來則是公元317年-419年的東晉年間。 《素書》與《論語》《老子》《孟子》《墨子》《孫子》等古籍經典一樣,都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園中的瑰寶。 《素書》是一部治國理政的專著,全書文字不多,總共只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大部采用看似通俗簡易而內涵又十分精深的格言警語,對執(zhí)政者如何治理國家,如何執(zhí)政為民,如何修身養(yǎng)性,如何善始善終等,無所不包,無所不有,故世人稱之為“奇書”。 作者在對《素書》的解讀過程中,不遺余力地引經據典,旁證博引,逐字逐句,深耕細作,耐心細致地進行挖掘,竭力恢復原作原意。 通過解讀,作者再次掀開了《素書》研究的幕幔,對廣大讀者,以及《素書》研究者正確理解、深入研究、廣泛應用《素書》內容,或許能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 廖超編著的《解讀素書》深入淺出,文字順暢,史實充足,通俗易懂,融知識性、實用性于一體,是一部值得所有從政者,以及熱愛歷史研究者閱讀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