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
作者:王守常,張翼星,陳岸瑛,李菱 整理日期:2021-11-18 20:13:41
從各國文化發(fā)展的歷史來看,文化的發(fā)展大體上是通過“認同”與“離異”兩個不同的階段來進行的!罢J同”表現(xiàn)為與主流文化的一致和闡釋,“離異”則表現(xiàn)為對原有主流文化的批判和揚棄!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史》叢書希望能把這一百年來中國哲學在西方哲學的沖擊下,如何創(chuàng)立、沖突、發(fā)展以及其走向作一較客觀的(當然也會帶有各位作者主觀性)的描述、評論和展望。本叢書共14卷,首卷為導論,其余13卷,大體按傳人時間先后,每卷描述和評論了一種具有代表性的西方哲學派別在中國發(fā)展的歷史。 《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由王守常、張翼星、陳岸瑛、李菱編著,是“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史”叢書之一,簡要介紹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作為一種學說,在中國傳播、發(fā)展的百年歷程。 《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由王守常、張翼星、陳岸瑛、李菱編著,是“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史”叢書之一。 《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簡要介紹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作為一種學說,在中國傳播、發(fā)展的百年歷程。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于清末民初傳入中國,在“五四”時期廣為流播而被先進的知識分子所接受,并逐漸成為中國民族民主革命的指導思想。20世紀50年代后,作為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形態(tài)的毛澤東思想,在指導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實踐中經歷了成功與失誤。在改革開放的時代,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開始了新的反思,對“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研究也得到重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