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8篇論文大多是作者在前輩時賢已有研究成果基礎(chǔ)上更新史料,擴大視野而取得的新進展。明清之際天主教傳教士人華后,在推動西方科學知識傳播方面扮演過重要角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韓琦的《康熙時代的歷算活動:基于檔案資料的新研究》,利用珍藏于中西檔案機構(gòu)的中文檔案史料,研究了《律歷淵源》的編纂經(jīng)過,闡述康熙時代歷算活動的背景以及耶穌會士在清代前期科學活動中的作用。文章指出,科學近代化曾經(jīng)是康熙時代的一個重要話題,但最終卻以偃旗息鼓而告終,其原因關(guān)乎傳播與接受兩方面。首先,作為傳播方的來華耶穌會士是以傳播宗教而非科學為首務;其次,作為接受方的清前期統(tǒng)治者對傳教士懷抱戒心以及政治高層間的權(quán)力傾軋,影響了西方科學在華的傳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