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稿分三部分。部分討論儒家倫理與杜威的倫理學對西方個人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挑戰(zhàn)。安樂哲教授從愛默生、詹姆斯、米德等人的思想切入對自我的本質的討論,并進入對杜威自我觀念的探究。第二部門討論了杜威和孔子在宗教方面的思想。安樂哲教授提及杜威的母親是位虔誠的基督徒,而杜威則在35歲時停止了去教堂。杜威以自己的方式來理解宗教和上帝這類概念,他拒絕將對宗教和上帝的定義權交給教會。安樂哲教授指出,盡管中哲中有“天”這樣的超驗性的概念,但用葛蘭言的話說,“中國智慧不需要‘上帝’的理念”。仁和禮都應在在個體在一個群體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個體與他人之間的關系來理解,儒家的“宗教”是以人為中心的。在這一點上,杜威和儒家的思想又發(fā)生了共振。第三部分的主題是杜威與以唐君毅為代表的現代儒家民主觀的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