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道真契約文書三百七十四件。契約文書的整理和編排,或按契約的內(nèi)容分類編排,或按文書的年代先后分期整理。兩種方式各有利弊。本書按契約文書的年代先后分期整理,依次分為“乾隆年間契約文書”(?件)、·“道光年間契約文書”(26件)、“咸豐年間契約文書”(32件)、“同治年間契約文書”(60件)、“光緒年間契約文書”(?43件)、“宣統(tǒng)年間契約文書”(9件)、“民國時期契約文書”(了5件)、“解放后契約文書”(31件),另有“時間不詳契約文書”(25件),凡三百七十四件。 二、本書整理道真契約文書,分以下幾部分內(nèi)容:一是對契約文書原件進行掃描影印;二是對契約文書進行編號和標題;三是違錄契約文書之原文;四是對契約文書進行必要的校正和注釋。 三、掃描契約文書原件,采用高清設備掃描,力求保持文書原貌。影印契約文書,或正立,或側(cè)放,視文書原尺寸之大小和文字之多寡而定。原尺寸較大且文字較多者,皆側(cè)放,雖不便觀覽,但利于放大文字,以便勘對;反之,則正立,且將違錄文字和校注文字置于下端,以省篇幅。契約文書影印圖片上皆鈐有“貴州民族大學圖書館”水印,以明文書原件所在和標示館藏所有。 四、對契約文書進行編號,是為方便查對。編號由/幀序號和館藏號兩部分構(gòu)成。如“001--d014190'’,前者為/幀序號,后者為館藏號。對契約文書進行標題,撮要其基本內(nèi)容置于題中,是為方便檢索,或可彌補按年代編排而不按內(nèi)容編排之局限。 五、違錄契約文書之原文,在文字上力求忠實原文,為存原貌,即使明顯的錯字、別字、漏字,亦不作更改和補充。于契約文書本身的物理損壞而造成部分殘缺或無法辨識的文字,一律用“13'’符號替代。于契約文書中的批注、加添部分,視其內(nèi)容或情境,或酌情補入正文中,或置于文末。契約文書末署人名后之花押,則一律略去不錄。契約文書原為豎寫,違錄采用橫排,為求美觀,以便整齊劃一,故在格式上多有變動,但均不影響文意。 六、整理契約文書,或為現(xiàn)代人閱讀便利,往往有對文本作斷句處理者。嚴格忠實于原文之意對古文作斷句處理,本是難事。于契約文書言,其執(zhí)筆撰寫者皆是略有文化但層次不甚高的鄉(xiāng)村先生,其文句不通之處尤多,故力求忠實原文之意而對之作斷句處理,更是難事。鑒于本書非為大眾提供的普及讀物,乃為專家提供的研究材料,為避免編者因主觀臆斷而導致誤解,不如照實多錄原文以讓專家自行點斷。故本書不作斷句處理。 本書收錄道真契約文書三百七十四件, 對迻錄的契約文書文本作校正和注釋。對此批契約文書進行了全面的解讀和深度的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