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致力于說明“孔子哲學傳統(tǒng)”作為基礎哲學,乃是人性之根、社會之本!叭收,人也”,“人能弘道”是作者確立的孔子哲學的核心。作者嘗試脫離中國與西方二分、中體與西用二分的思維方式,擺脫近世以來自西方傳入的意識形態(tài)糾結,不落入歷史限制中來考慮人類走向現(xiàn)代化之前景,而轉而依據(jù)扎根于人的理性之本性的哲學,以確立道德的預告的人類史,并以之揭示一種向公義及永久和平而趨的現(xiàn)代化之原型。 隨著現(xiàn)代物質文明的高速發(fā)展,其弊端也在不斷顯現(xiàn),金融風暴、核能威脅、環(huán)境污染、資源爭奪、恐怖活動……奠基于“純?nèi)粋體主義”、“放于利而行”的錯誤原則之上的思想,時至今日顯見已百孔千瘡。人放失本心良知之天理,道德和真正的宗教 (即純粹理性的道德的宗教) 失去其根基而崩壞。當此之時,回歸孔子創(chuàng)發(fā)的理性文明傳統(tǒng)有其精神上的意義與光輝。 1、盧雪崑,牟宗三先生嫡傳弟子,香港新亞研究所專任教授,汲汲遑遑,奔走于大陸的土地上,以康德觀照孔子,致力于弘揚孔子哲學傳統(tǒng)。 2、我們十三億多華夏子孫要恢復每個人本有的人格尊嚴,除了遵循孔子“仁者,人也”,以自我教化,還有別的方法可行嗎?要尋回我們民族生命中本有的理性光明,除了遵循孔子“人能弘道”,難道還有別的道路可行嗎?——盧雪崑 3、作者寫給每一位讀者的話,以及熱切之期許: 孔子哲學承接三代古文明而確立了一個傳統(tǒng),這個傳統(tǒng)以“仁者人也”、“人能弘道”為根基,以成就人為道德者并實現(xiàn)世界大同之終極目的為“天命”。孔子傳統(tǒng)之模式孕育于中華民族的血脈中,然而它作為根于人心之仁而顯發(fā)的理性文明,就不限于一時一地,甚至也不止于一個特定民族,而是對一切人,于一切時、一切地而有效。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從孔子哲學中學會正當?shù)恼軐W思維,以此懷有開闊的宇宙視野,讓自已的生命充實典雅而有光輝;我們的社會因著每一個人成為孔子之徒而健旺向上。因之,我們可稱孔子哲學為人類的大憲章,名孔子之教為大成教。 美國的史學家列文森 (joseph r. levenson)引用李約瑟的話,說:“西方給予中國的是改變了它的語言!倍覀円灶A告人類史的目光宣告:一切從西方輸出而流行全球的意識形態(tài) (左的或右的) 之災禍都泛濫過后,中華民族必定要回到孔子的哲學傳統(tǒng),我們的語言不但重獲意義,并必定能配合時代之步伐而zui終取得上升的維度。我們必將以孔子哲學語言書寫歷史,不僅是中國史,同時還是世界史。 今日,中華民族正處于現(xiàn)代化的十字路口,每一個人都面對歷史所提交的重任。我們民族有著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士弘道”的傳統(tǒng),惟賴此,人類諸文明中,唯獨華夏文明之命脈數(shù)千年不斷延綿至今,F(xiàn)在,我們的文明正經(jīng)歷又一個重大考驗,讀書人 (今總稱為學者) 無可逃遁地要對時代有所擔當,我們的一言一行必將寫入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