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中國傳統(tǒng)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


作者:林毓生     整理日期:2017-02-19 22:30:39


  本書林毓生先生文集,臺版原名《思想與人物》,大陸增訂版改名為《中國傳統(tǒng)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

作者簡介:
  林毓生,1934年生于沈陽(原籍山東省龍口)。七歲時移居北京(當時稱作北平),先后畢業(yè)于北師附小、北師附中。14歲時隨家人遷入臺灣,1958年獲臺灣大學歷史系文學士。1960年赴美深造,芝加哥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哲學博士,1969年至1970年在哈佛大學東亞研究中心做博士后研究。1970年開始執(zhí)教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qū)歷史學系,主講中國思想史,于2004年退休,改任該系榮譽教授。
  林毓生教授的著作主要有:
  The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 Radical Antitraditionalism in the May Fourth Era(1986),(該書中譯本《中國意識的危機》于1988出版)、《中國傳統(tǒng)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1988)、《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1989)、《殷海光·林毓生書信錄》(合著,1994)、《從公民社會談起》(預定2007年出版)等。

目錄:

目錄
  自序
  中國人文的重建
  什么是理性
  論自由與權威的關系
  再論自由與權威的關系
  論民主與法治的關系
  兩種關于如何構成政治秩序的觀念
  ――兼論容忍與自由
  五四式反傳統(tǒng)思想與中國意識的危機
  ――兼論五四精神、五四目標與五四思想
  五四時代的激烈反傳統(tǒng)思想與中國自由主義的前途
  論梁巨川先生的自殺
  ――一一個道德保守主義含混性的實例
  “開放心靈”的認識與了解
  ――一對“五四”中西文化接觸的反省
  一些關于中國文化與文學的意見
  超越那沒有生機的兩極
  民初“科學主義”的興起與含意
  ――對“科學與玄學”之爭的研究
  不以考據(jù)為中心目的之人文研究
  民主自由與中國的創(chuàng)造轉化
  一個培育博士的獨特機構:“芝加哥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
  ――兼論為什么要精讀原典?
  四殷海光先生一生奮斗的永恒意義
  在轉型的時代中一個知識分子的沉思與建議
  ――為紀念先師殷海光先生逝世十周年而作
  海耶克教授
  學術工作者的兩個類型
  五鐘理和、《原鄉(xiāng)人》與中國人文精神
  黃春明的小說在思想上的意義
  如何做個政治家?
  ――為祝賀新生代臺北市議員當選而作
  面對未來的關懷
  索引





上一本:唯一的規(guī)則 下一本:出發(fā),和每個人談一次夢想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中國傳統(tǒng)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的作者是林毓生,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