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東正教圣像史


作者:徐鳳林     整理日期:2017-02-19 10:54:29


  基督教內(nèi)部分為東正教、天主教和新教三大派系。圣像是在基督教會中對基督、圣母、圣徒、天使和教會節(jié)日等畫像的稱呼。圣像作為東正教禮拜和神學的組成部分,在基督教文化和藝術(shù)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書是關(guān)于東正教圣像研究的第一部中文著作,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系統(tǒng)介紹和解釋了東正教圣像的歷史起源、神學含義、宗教功能、藝術(shù)特點、基本類型以及從拜占庭到俄羅斯的圣像藝術(shù)發(fā)展歷程。
  該書是由中國學者首次撰寫的東正教圣像藝術(shù)專著,它圖文并茂,五彩繽紛,敘述言簡意賅,樸實而深沉,將使讀者,特別是愛好繪畫藝術(shù)的讀者感到新穎和喜愛,享受到圣像畫藝術(shù)的魅力!獦贩澹ㄖ袊缈圃簴|正教著名權(quán)威學者,《俄國宗教史》作者。)

作者簡介
  徐鳳林
  1964年生,黑龍江省青岡縣人,哲學博士,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及北京大學外國哲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lǐng)域為俄羅斯哲學、東正教及基督教哲學。發(fā)表著作《索洛維約夫》(1995年)、《俄羅斯宗教哲學》(2006年)、《復活事業(yè)的哲學》(2010)及譯著《雅典和耶路撒冷》(2000年)、《東正教》(2001年)等。

目錄:
  前言:圣像與藝術(shù) ………………………………………………
  第一章 東正教會的圣像學說
  第一節(jié)從早期基督教藝術(shù)到圣像
  第二節(jié)圣像破壞運動及其根據(jù)
  第三節(jié)東正教會的圣像“傳說”
  第四節(jié)圣像學說的確立
  第二章 圣像的內(nèi)涵與特點
  第一節(jié) 圣像的定義
  第二節(jié) 圣像的表現(xiàn)手法
  第三節(jié) 圣像與繪畫的區(qū)別
  第四節(jié) 圣像意義的現(xiàn)代詮釋
  第三章 東正教基督像的起源和類型
  第一節(jié) 基督像的起源
  第二節(jié) 《天成救主像》
  第三節(jié) 《全能者基督像》及《有權(quán)力的救主像》
  第四節(jié) 基督圣像的其他類型
  第四章 東正教圣母像的起源和類型
  第一節(jié) 東正教圣母像的起源
  第二節(jié) 東正教圣母像的類型
  第三節(jié) 俄羅斯圣母像的神跡
  第五章 東正教堂和圣像壁的圣像
  第一節(jié) 東正教堂結(jié)構(gòu)與圣像
  第二節(jié) 東正教堂中的圣像壁
  第六章 圣三位一體像
  第一節(jié) 拜占庭的圣三位一體像
  第二節(jié) 俄羅斯的圣三位一體像
  第三節(jié) 新約三位一體像
  第七章 東正教圣徒像
  第一節(jié)使徒彼得和保羅像
  第二節(jié)圣尼古拉像
  第三節(jié)圣喬治像
  第四節(jié)拉多涅日的圣謝爾蓋像
  第五節(jié)薩羅夫的圣色拉芬像
  第八章 東正教節(jié)日及其圣像
  第一節(jié) 紀念基督的節(jié)日
  第二節(jié) 紀念圣母的節(jié)日
  第九章 拜占庭東正教圣像
  第一節(jié) 6至11世紀的拜占庭圣像
  第二節(jié)12至13世紀的拜占庭圣像
  第三節(jié) 14至15世紀的拜占庭圣像
  第十章 拜占庭之后的希臘圣像
  第一節(jié) 15世紀下半期至16世紀的克里特畫家
  第二節(jié) 17至19世紀阿托斯山的圣像畫
  第三節(jié) 20世紀的希臘圣像
  第十一章 俄羅斯東正教圣像
  第一節(jié) 10至13世紀的俄羅斯圣像
  第二節(jié) 13世紀下半期至15世紀的地方畫派
  第三節(jié) 14至15世紀的莫斯科三大圣像畫家
  第四節(jié) 16至17世紀的俄羅斯圣像
  第五節(jié) 18至19世紀上半期的俄羅斯圣像
  第六節(jié) 19世紀下半期至20世紀初的俄羅斯宗教繪畫
  第十二章 20世紀的東正教圣像
  第一節(jié) 20-70年代的圣像畫家
  第二節(jié) 80年代以后的俄羅斯圣像
  第三節(jié) 當代俄羅斯的圣像教育





上一本:神是宇航員 下一本:印度教概論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東正教圣像史的作者是徐鳳林,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