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實體與形式: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Z卷研究


作者:聶敏里     整理日期:2017-02-19 09:54:43


  本書是已經(jīng)出版的《存在與實體———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Z卷研究 (Z 1 9)》(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的姊妹篇!洞嬖谂c實體》是對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Z卷前9章的一個研究,但是,也擴及《范疇篇》第1~5章,《形而上學》Δ 7—8、Γ 1—3、E 1,以及《物理學》A卷。它是對亞里士多德的實體理論循著存在問題線索的一個處理,表明體現(xiàn)在Z卷中的實體理論是對亞里士多德的存在問題研究的合乎邏輯的進展和深化,它將存在問題的解決確定為實際上是對首要的、核心的存在亦即實體問題的研究和解決。

作者簡介:
  聶敏里,1971年生,山西萬榮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理事,國際前蘇格拉底研究學會(IAPS)成員。1996-1999年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師從我國著名古希臘哲學專家、亞里士多德研究專家苗力田先生攻讀博士學位。2005-2006年獲希臘奧納西斯基金會資助訪學于希臘克里特大學。2011年獲希臘駐華大使館頒發(fā)“傳播希臘文化貢獻獎”。2013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學術(shù)專著《存在與實體——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Z卷研究(Z 1-9)》先后獲得2014年北京市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二等獎,2015年教育部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主要學術(shù)譯著有《20世紀亞里士多德研究文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前蘇格拉底哲學家——原文精選的批評史》(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目錄:
  引論:Ζ 1017的論證主題和論證結(jié)構(gòu)
  第一部分Ζ 1012研究
  第一篇Ζ 10研究
  第一章問題的提出及其理論意義
  第二章部分的多種意義和質(zhì)料部分的被排除
  第三章“形式先于整體”原理的闡明
  第二篇Ζ 1112研究
  第四章作為形式的實體和作為質(zhì)形合成物的實體之區(qū)別與聯(lián)系的再闡明(Ζ 11)
  第五章余論(Ζ 11, 1037a111037b7)
  第六章Ζ 12的插入問題(Ζ 12[上])
  第七章對定義統(tǒng)一性的形而上學闡明(Ζ 12[下])
  第二部分Ζ 1316研究
  第一篇Ζ 13研究
  第八章一些預先的問題的說明和澄清
  第九章“普遍者不是實體”的證明(上)
  第十章“普遍者不是實體”的證明(中)
  第十一章“普遍者不是實體”的證明(下)
  第二篇Ζ 1416研究
  第十二章柏拉圖式的普遍者理念不是實體(Ζ 14)
  第十三章在本體論上對定義知識的闡明(Ζ 15)
  第十四章對實體的質(zhì)料的部分和形式的邏輯的部分的存在論地位的確定(Ζ 16)
  第三部分Ζ 17研究
  引言
  第一篇預備的研究
  第十五章τι' ε?στιν和το` διο'τι內(nèi)在一致性的揭示(《后分析篇》第二卷第1~2章)
  第十六章定義知識和證明知識區(qū)別與聯(lián)系的闡明 (《后分析篇》第二卷第3~7章)
  第十七章“是什么”作為原因的闡明(《后分析篇》第二卷第8~10章)
  第二篇正式的研究
  第十八章將《后分析篇》第二卷第1~10章的理論引入Ζ 17中的必要性
  第十九章對實體如何作為原因的闡明
  附錄
  附錄一《形而上學》Ζ 1017
  附錄二《后分析篇》第二卷第1~10章
  附錄三柏拉圖《巴門尼德篇》(127D133A)
  參考文獻
  中、希、英主要哲學術(shù)語對照表
  索引
  后記





上一本:保羅政治神學 下一本:評歌德的《親合力》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實體與形式: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Z卷研究的作者是聶敏里,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