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學十五講》系既注意知識的相對穩(wěn)定性,重點突出,通俗易懂,又能適當接觸學科前沿,弓l發(fā)跨學科的思考和學習的興趣。 《西方哲學十五講》系大都采用學術講座的風格,有意保留講課的口氣和生動的文風,有"講"的現(xiàn)場感,比較親切、有趣!段鞣秸軐W十五講》系的擬想讀者主要是青年,適合社會上一般讀者作為提高文化素養(yǎng)的普及性讀物;如果用作大學通識課教材,教員上課時可以參照其框架和基本內容,再加補充發(fā)揮;或者預先指定學生閱讀某些章節(jié),上課時組織學生討論;也可以把《西方哲學十五講》系作為參考教材。有兩種事物,征服了整個精神的歷史,我們愈是思索,就愈難以抑制贊嘆和敬畏頭上的星空和心靈的法則,從很早以前,到很久以后,這種愛將牢固地支配著一類智慧,就是哲學!段鞣秸軐W十五講》系的內容設計充分照顧到社會上一般青年讀者的閱讀選擇,適合自學;同時又能滿足大學通識課教學的需要。每一種書都有一定的知識系統(tǒng),有相對獨立的學科范圍和專業(yè)性,但又不同于專業(yè)教科書,不是專業(yè)課的壓縮或簡化。重要的是能適合本專業(yè)之外的一般大學生和讀者,深入淺出地傳授相關學科的知識,擴展學術的胸襟和眼光,進而增進學生的人格素養(yǎng)。《西方哲學十五講》系每一種選題都在努力做到入乎其內,出乎其外,把學問真正做活了,并能加以普及,因此對這套書作者的要求很高。 海報: 作者簡介 張志偉,1956年生于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哲學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外國哲學史浫常務理事、副秘書長。研究方向為德國哲學。學術作品有《康德的道德世界觀》、《生與死》、《西方哲學問題研究》(合著,教育部推薦研究生教材)、《西方哲學智慧》(合著,教育部十五規(guī)劃教材)、《西方哲學史》(合著,九五國家教委重點教材)等。
目錄: 第一講 智慧的痛苦 第二講 哲學的誕生 第三講 蘇格拉底的問題 第四講 柏拉圖的“洞穴” 第五講 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 第六講 晚期希臘哲學 第七講 信仰的時代 第八講 人的發(fā)現(xiàn) 第九講 主體性的覺醒 第十講 大陸理性主義 第十一講 英國經(jīng)驗主義 第十二講 社會政治理論 第十三講 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第十四講 費希特和謝林 第十五講 黑格爾的絕對唯心論 后記
|